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魯南製藥

    從古至今,理性飲酒的問題一直就沒有太多的變化。

    也就是說,能否做到理性飲酒,一方面是看飲酒的人,另一方面也看場景和心情,這兩點,即使在現在,依然適用。

    中國古人講,君子之間淡如水,《莊子·山木》中說“謂賢者之交誼,平淡如水,不尚虛華。”

    可見,在中國古代那個崇尚德行的時代,人與人之間飲酒時不會像現代一樣有那麼嚴重的“勸酒”的問題的,但是,這種君子之間的情況在基層的民眾中會稍微少一些。

    在高階人士中,像李白這種本身好飲、酒量也不錯,又經常喝的酩酊大醉的人,是很少的。畢竟,李白是一個搞藝術的人,這種人一般比較浪漫,情懷一上來,就只能借酒抒發了,而且,酒喝的少了還不行,直到喝的不知東西南北了,那就是詩興大發,才有藝術靈感,這種情況,現在也有。

    但是,古人雖然不提倡酗酒,卻又離不開酒。

    賀知章有金龜換酒的經歷,雖然這事兒讓皇帝知道了之後很不爽,然也算是一段佳話。酒逢知己千杯少,抒發了君子的心態。像《水滸傳》裡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情況並不是社會的主流,舉個例子,林沖作為一名好漢中為數不多的符合中國儒家標準的“君子”,逢飯必飲酒,卻很少吃醉,當然,不是一次沒有,在夫人被高衙內欺負自己卻無能為力的時候確實喝高了一點,可見,借酒澆愁確實容易喝醉。

    其次,還是那句“酒逢知己千杯少”,要是現在的酒,估計古人早就醉死了。

    一方面,所謂的“千杯”也多半是虛數,並不一定是真的有一千杯;

    其次,古代的酒都是糧食或水果釀造的,度數很低,不像現在的中國白酒,都是高蒸餾度的酒,度數高。據考證,古代的酒度數最多也就是二十度左右。不管這個資料是不是科學,我們看現在的日本清酒就可以知道了,當時的酒,確實不容易喝醉。估計也就是一種飲料吧,類似於葡萄酒、果酒。

    但是,從古來講,喝酒傷身也確實一直存在。

    比如,第二代蒙古大汗、成吉思汗三子——窩闊臺,就是沉迷於葡萄酒,加之其他種種原因,最後早逝。水滸傳裡武松縱然武藝高強,喝多了酒也差點被老虎吃了,可見,喝酒還是很危險滴。

  • 2 # 益乾堂文化

    說到理性飲酒這個話題,我們任何人幾乎都能想到類似的話題加以詮釋,但是要講到古人的理性飲酒,就不得不提中國古代嚴格的禮法制度了。雖然都知道中國是個禮儀之邦但是就目前來看,古法制度早就被五四運動摧枯拉朽的完全破壞掉了,唯一遺留下來的一些禮節也多存在於江湖文化之中,上不得高堂大雅。還好現在有一大波人正在嘗試恢復這種禮制的教育工作者,希望他們能成功吧。

    從西周時代開始,中國就已建立了一套比較規範的飲酒禮儀,它成了那個禮制社會的重要禮法之一。西周飲酒禮儀可以概括為4個字:時、序、效、令。時,指嚴格掌握飲酒的時間,只能在冠禮、婚禮、喪禮、祭禮或喜慶典禮的場合下進飲,違時視為違禮。序,指在飲酒時,遵循先天、地、鬼、神,後長、幼、尊、卑的順序,違序也視為違禮。效,指在飲時不可發狂,適量而止,三爵即止,過量亦視為違禮。令,指在酒筵上要服從酒官意志,不能隨心所欲,不服也視為違禮。正式筵宴,尤其是御宴,都要設立專門監督飲酒儀節的酒官,有酒監、酒吏、酒令、明府之名。他們的職責,一般是糾察酒筵秩序,將那些違反禮儀者攆出宴會場合。不過有時他們的職責又是強勸人飲酒,反而要糾舉飲而不醉或醉而不飲的人,以酒令為軍令,甚至鬧出人命來。

    如《說苑》雲,戰國時魏文侯與大夫們飲酒,命公乘不仁為“觴政”,觴政即是酒令官。公乘不仁辦事非常認真,與君臣相約:“飲不觴者,浮以大白”,也就是說,誰要是杯中沒有飲盡,就要再罰他一大杯。沒想到魏文侯最先違反了這個規矩,飲而不盡,於是公乘不仁舉起大杯,要罰他的君上。魏文侯看著這杯酒,並不理睬。侍者在一旁說:“ 不仁還不快快退下,君上已經飲醉了。”公乘不仁不僅不退,還引經據典地說了一通為臣不易、為君也不易的道理,理直氣壯地說:“今天君上自己同意設了這樣的酒令,有令卻又不行,這能行嗎?”魏文侯聽了,說了聲“善”,端起杯子便一飲而盡,飲完還說“以公乘不仁為上客”,對他稱讚了一番。

    古人飲酒,倡導“溫克”,即是說雖然多飲,也要能自持,要保證不失言、不失態。教人不做“三爵不識”,狂飲不止的人。所謂“三爵不識”,指不懂以三爵為限的禮儀。《禮記·玉藻》提及三爵之禮雲:“君子之飲酒也,受一爵而色灑如也,二爵而言言斯,禮已三爵而油油,以退,退則坐。”就是說,正人君子飲酒,三爵而止,飲過三爵,就該自覺放下杯子,退出酒筵。所謂三爵,指的是適量,量足為止,這也就是《論語·鄉黨》所說的“惟酒無量不及亂”的意思。唐人飲酒,少有節制。大概從宋代開始,人們比較強調節飲和禮飲。至清代時,文人們著書將禮飲的規矩一條條陳述出來,約束自己,也勸誡世人,如:《酒箴》、《酒政》、《觴政》、《酒評》等。清人張晉壽《酒德》中有這樣的句子:量小隨意,客各盡歡,寬嚴並濟。各適其意,勿強所難。由此可以看到清代奉行的禮飲規範的具體內容。

    由此可見,中國各個朝代對飲酒是有著嚴格的自我約束意識的,不然就不是君子了。

  • 3 #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中國古人講,君子之間淡如水,《莊子·山木》中說“謂賢者之交誼,平淡如水,不尚虛華。”

    可見,在中國古代那個崇尚德行的時代,人與人之間飲酒時不會像現代一樣有那麼嚴重的“勸酒”的問題的,但是,這種君子之間的情況在基層的民眾中會稍微少一些。

    在高階人士中,像李白這種本身好飲、酒量也不錯,又經常喝的酩酊大醉的人,是很少的。畢竟,李白是一個搞藝術的人,這種人一般比較浪漫,情懷一上來,就只能借酒抒發了,而且,酒喝的少了還不行,直到喝的不知東西南北了,那就是詩興大發,才有藝術靈感,這種情況,現在也有。

  • 4 # 霸氣社群

    如果你有讀國學經典和歷史,你會發現君子一般不喝酒,喜歡酗酒的師兄一般是喝到盡興而歸,不存在理性喝酒的說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產糧大縣如何解決“豐收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