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佐一一的文字

    這首詩是李清照所寫,全詩如下:

    夏日絕句

    ——李清照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人在活著的時候,就要做其中的俊傑。人死以後,要當鬼裡的英雄。人們到現在都還在懷念項羽,寧死也不願偷生過江東。

    這首詩寫出了無懼生死的人生姿態,死並不可怕,與其苟且地活著,我寧願當死後的英雄。誰也不能折了我的脊樑。人活著,就要豎立高潔遠大的志向,有報國奉獻的精神。

    作者的詞一向婉約,清麗。而這首詩的詩風卻剛勁有力,氣勢高昂,直抒胸臆。作者追思項羽,欽佩他的精神和氣節,痛恨此時的宋朝,南宋當權者不思進取,苟且偷安。

    這是一種不輸於男兒的氣魄。活著就要建功立業,報效國家,即便死了,也絕不慫,這才是頂天立地的好男兒。

    王昌齡寫過“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Murano終不還”。

    李賀寫過“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戴叔倫寫過“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

    徐錫麟寫過“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

    陳毅寫過“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

    報著必死之心,做著忠國之事。壯烈激昂,死生不懼。筆墨酣暢淋漓,寫盡了作者心中的豪邁,強烈的愛國情懷。

    有國才有家,國富才能民強。我們的錦繡山河,是歷經了無數的磨難與滄桑,才走到了今天的繁榮富強。有多少人舍小家,顧大家,拋頭顱,灑熱血,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平安祥和。

    一個有骨氣的民族,才是打不垮的民族。生為人傑,死為鬼雄,生死都要守衛我們的國家。這才是一個人最高尚的情懷。

  • 2 # 依然讀書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我覺得更多的是一種態度,而不是人生高度,這個和金錢地位無關。嚴格來說,人生沒有什麼高度,只有更高。觀察這個世界的角度,很重要,冠軍不就是用來打破的嗎?

    這個問題,更多的是哲學方面的思考,是一個人對自身的一種認識。感覺人生可以參考中國的一句古話來形容快,我把他改良一下哈:“我是我,我不是我,我還是我”。

    1、我是我

    人生下來就是一個認識世界的過程,兒童時期或者青少年時,有一種不生兒童不怕虎的氣概,覺得這個世界沒有什麼我們做不到的。我們生下來就是要拯救世界的,我們都會有一個英雄夢。可能和接觸的一切有關,但總是一個共同的夢,這時候就是唯心主義,感覺什麼都能做到,有我想即我得的意味。這就是我是我的認識。

    2、我不是我

    這是一個重新認識自己的過程,中間的歷程非常痛苦,因為從我是我到我不是我是一個到處碰壁的過程,以前心中的父親無所不能,現在在我們心中破碎了,原來父親也只是一個普通的人。原來覺得我什麼都行,結果被現實衝擊的頭破血流。

    再認識自己是痛苦的,卻是成長中必不可少。這時我們經常帶著批判的眼光看待事物,就像大腦的兩個半球,一個理性,一個感性,這時是理性佔上風。很多時候感覺自己很無助,自我懷疑。這時就是我不是我的狀態。

    3、我還是我

    經歷了那麼多人生起伏,我們對自身有更清醒的認識,知道自己的能力侷限。能幹什麼,不能幹什麼,可是大部分人看不透。這是生物的侷限,大腦的結構決定了我們跳脫物種的限制看待問題很難。但是還是有一部分人偶爾能做到。比如黑猩猩能理解我們蓋的高樓大廈嗎,在他們的認知中這個本來就存在,是天然的。往更高一個層面講,我們和黑猩猩差不多。

  • 3 # 此岸

    你好!我來試著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這句詩句是出自宋代婉約派詞人李清照的《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短短20個字,用了三個典故:“人傑”是指人中豪傑。漢高祖皇帝曾稱張良、蕭何、韓信為人傑。“鬼雄”指的是鬼中的英雄。屈原《國殤》有,魂魄毅兮為鬼雄。“江東”指項羽隨其叔父項梁起兵時的地方。

    據記載公元1127年,金兵入侵中原,宋王朝開始南逃,這首五絕是南渡以後的作品,李清照夫婦行至烏江,李清照面對急流的江水,感慨萬分,吟就此詩。而身後的趙明誠聽了,也為曾經的瀆職而羞愧,不久急病發作而亡。

    同時期,她還寫了其它一些渴望恢復中原的詩詞,心情都是比較沉痛的。如,“南渡衣冠思王導,北來訊息少劉琨。”

    《夏日絕句》這首詩,李清照明確的表明了自己的政治立場,主戰!絕不能苟且偷生,人活著要活出個樣來,寧為玉碎,不為瓦全。這首詩像一把刀,直擊趙構,黃潛善一群膽小的,南渡逃跑派的要害。從中我們也可以讀出李清照的浩然丈夫氣,豪氣。

  • 4 # 青木文藝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這句詩出自李清照的《夏日絕句》,全詩如下: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李清照的這首詩,是紀念項羽的一首輓歌。項羽一生征戰無數,從不言敗。即使最後被圍困在垓下,即使最後只剩下二十八個人,他依舊臨危不亂,指揮這二十八個人左衝右突,成功突圍了好幾次。最後他被追堵到烏江邊,有一個漁夫要渡他過江,可是他拒絕了。當年從江東帶來的萬千將士,現在一個不剩, 他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自刎而死。

    生是西楚霸王,死後也定是鬼域英雄,這就是項羽,一個一生都不服輸的豪傑。

    李清照一個弱女子,為何寫出這樣一首豪氣干雲的詩篇?恐怕跟南宋當時的統治者有關。南宋王朝一心苟且偷安,無心北上恢復中原,任憑金人踐踏萬里河山,這如何不讓李清照憤恨不已?可是她只是一個弱女子,無法上陣殺敵,只能發出無盡感嘆:朝中為何沒有像項羽這樣的血性男兒?

    那時候,南宋奉行逃跑政策,普通官員也遇事退縮。就連李清照的丈夫趙明誠,也曾幹過棄城逃跑的不恥之事,這讓李清照傷透了心。她絕望了,絕望地發出了吶喊:“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做了腹腔鏡後要注意什麼?不能吃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