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政治方面的美文:《道德經》,無為自化,清靜自正。
《道德經》、《易經》和《論語》被認為是對華人影響最深遠的三部思想鉅著。《道德經》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是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譽為萬經之王。
《道德經》因成書年代久遠,語言古色濃重,讀來頗為艱澀難懂;又因其思想博大精深,後人註解闡釋,藉助註釋讀懂讀通。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四年多時間每週五晚上的和茶讀書會,堅持將《道德經》讀完。
《道德經》現傳的分為“道經”、“德經”上下兩篇共81章。《道德經》是被譯成外國文字釋出量最多的文學名著。老子是世界文化名人。《史記》說老子因別人請求而著書立說五千言,就是《道德經》,或稱為《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等,也尊稱為《道德真經》。
老子和《道德經》,最早記載在《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老子是楚華人,姓李氏,名耳,字聃[dān],是周朝管理圖書典籍的史官。史載孔子曾向老子請教“禮”,見面後孔子感慨說: “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意思是老子猶如人所難見的神龍,應該是指老子的神態氣度不凡、學識見解高深。
老子修道養壽,活了160歲(另記載200歲),《史記》說“李耳無為自化,清靜自正”,這是正面的高度評價。老子被道教尊為教祖,李唐皇帝自稱是老子後人並尊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宋代封老子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道德經》全部讀完,對老子的“治大國若烹小鮮”念念不忘,時時在腦海裡出現,這句話讓我拓展思維,禮讚先哲。
《道德經》第60章中的原文是:“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這裡的“治大國若烹小鮮”是打比方亮出看法,“小鮮”就是鮮美的小魚。按照文理,下文自然應該是對“烹小鮮”作點解說才順理。“以道蒞天下……故德交歸焉”,道是天理原則,德是治理的效果。以“道”治國,鬼不能變為神,而且神和聖人也不會傷人。
神有大能,鬼有陰力,聖人是人所仰望的超人,但在老子看來,神和聖人都有害人的一面,只有“道蒞天下”,方可抑制其害,才能“德交歸焉”。老子沒有解說“烹小鮮”,而是直接論“道”。這是行文的魅力所在,經典高深。
“治大國若烹小鮮”在當代亦是一句流傳廣泛便於記憶的治國名言,據說美國總統里根曾在其國情諮文中加以引用。臺灣佛學高人、著名學者南懷瑾先生曾經說,“治大國若烹小鮮”是告訴我們:處理大事要謹慎小心,要慢一步,不能匆忙大意……
前文化部部長、著名文學家王蒙先生認為,“治大國若烹小鮮”的合理解釋應該是“不折騰”,而不是說既然是小魚就要紅燒幾十條;不折騰,也就是不要窮折騰。
“治大國若烹小鮮”,後人的思維模式“烹小鮮”的要領類似治國之道。但烹的要領又各有各的認知,於是就有不同解說。《詩經•檜•匪風》有“誰能亨(烹)魚,溉之釜鬵(xín)”句,毛傳(《毛詩古訓傳》)說:“烹魚煩則碎,治民煩則散,知烹魚則知治民”,意思是烹飪小魚不能反覆的弄來弄去。毛詩(毛亨、毛萇)或毛傳在詩經學上地位顯赫,“炳如日星”。毛亨是戰國後期人,其學問傳人——侄子毛萇在漢初傳授《詩經》,史稱“小毛公”。漢初興黃老之學,毛傳對“烹魚”的解說明顯有道家“無為而治”的色彩。
韓非對“烹小鮮”也有類似的解說。《韓非子•解老》篇說:“事大眾而數搖之,則少成功;藏大器而數徙之,則多敗傷;烹小鮮而數撓之,則賊其澤;治大國而數變法,則民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貴靜,不重變法。”故曰:治大國者若烹小鮮。這個“撓”字就是攪動的意思,《說文解字》訓為“擾”,撓擾互訓,詞義都是翻弄或攪動,意思是烹小鮮不能翻來覆去的亂攪,否則魚就會爛碎,破壞了本來的味道。
毛傳和《韓非子》的解說最早也最權威,魏晉玄學家王弼說“治大國若烹小鮮,不撓也,躁而多害,靜則全真。故其國彌大,而其主彌靜,然後乃能廣得眾心矣”。靜之於治國,就是無為。唐玄宗說:“烹小鮮者,不可撓,治大國者不可煩,煩則傷人,撓則魚爛矣。” 宋徽宗說:“事大眾而數搖之,則少成功……烹小鮮而數撓之,則潰;治大國而數變法,則惑。”明清帝王或學者也有解釋,大體因襲舊說,沒有原則性的超越。
老子是一位智者,《道德經》一書博大精深,司馬遷《史記》說老子是主管圖書典籍的史官,應該是造詣頗深的超級學問智者。很難想象,這樣的一位學問智者,還有餘暇顧及廚藝如烹小鮮了。在老子看來,小鮮或許也是美味,但烹小鮮對廚師而言應該不是複雜的難事。
前人解說烹小鮮是要“不撓”,不要來回翻動,與老子的“清靜無為”思想一致。清靜無為的要領就是化繁為簡,儘量不要干預,讓老百姓自我調節,最終無為而治。
老子的“治大國如烹小鮮”是非常自信的,是對道家學說的理論自信。治理大國是小菜一碟,“以道蒞天下”,鬼怪不能成神,壞人不能橫行成氣候,神和聖人不能害人,拒絕神靈和聖人的權威,社會就沒有紛爭和纏鬥,如此一來,天下清靜,社會和諧順治(德交歸焉)。用大“道”治理天下,壞蛋不能搗亂,害人的東西瓦解,美“德”交相呈現,“治大國若烹小鮮”,小菜一碟!
“治大國如烹小鮮”是個比喻,是對治大國的感知和看法,也是老子治理大國的理論自信。比喻引申到我們的管理公司、治家,也是同理相融,“不撓”“不煩”“不折騰”,公司、家庭也會天下清靜,和諧順治。
“治大國如烹小鮮”對我的啟發很大,讓人的思維定勢改變,那就是無為自化,清靜自正,斷舍離。《道德經》是“生命的大智慧”,修德悟道,超越如同“白馬過隙”般短暫和有限的自然生命,在無限的時空中建構人的道德生命,實現“死而不亡”、與道合真的理想,從無知的“失道”狀態中覺醒,珍愛生命,善待生命,讓自然生命和道德生命更為精彩!
關於政治方面的美文:《道德經》,無為自化,清靜自正。
《道德經》、《易經》和《論語》被認為是對華人影響最深遠的三部思想鉅著。《道德經》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是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譽為萬經之王。
《道德經》因成書年代久遠,語言古色濃重,讀來頗為艱澀難懂;又因其思想博大精深,後人註解闡釋,藉助註釋讀懂讀通。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四年多時間每週五晚上的和茶讀書會,堅持將《道德經》讀完。
《道德經》現傳的分為“道經”、“德經”上下兩篇共81章。《道德經》是被譯成外國文字釋出量最多的文學名著。老子是世界文化名人。《史記》說老子因別人請求而著書立說五千言,就是《道德經》,或稱為《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等,也尊稱為《道德真經》。
老子和《道德經》,最早記載在《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老子是楚華人,姓李氏,名耳,字聃[dān],是周朝管理圖書典籍的史官。史載孔子曾向老子請教“禮”,見面後孔子感慨說: “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意思是老子猶如人所難見的神龍,應該是指老子的神態氣度不凡、學識見解高深。
老子修道養壽,活了160歲(另記載200歲),《史記》說“李耳無為自化,清靜自正”,這是正面的高度評價。老子被道教尊為教祖,李唐皇帝自稱是老子後人並尊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宋代封老子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道德經》全部讀完,對老子的“治大國若烹小鮮”念念不忘,時時在腦海裡出現,這句話讓我拓展思維,禮讚先哲。
《道德經》第60章中的原文是:“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這裡的“治大國若烹小鮮”是打比方亮出看法,“小鮮”就是鮮美的小魚。按照文理,下文自然應該是對“烹小鮮”作點解說才順理。“以道蒞天下……故德交歸焉”,道是天理原則,德是治理的效果。以“道”治國,鬼不能變為神,而且神和聖人也不會傷人。
神有大能,鬼有陰力,聖人是人所仰望的超人,但在老子看來,神和聖人都有害人的一面,只有“道蒞天下”,方可抑制其害,才能“德交歸焉”。老子沒有解說“烹小鮮”,而是直接論“道”。這是行文的魅力所在,經典高深。
“治大國若烹小鮮”在當代亦是一句流傳廣泛便於記憶的治國名言,據說美國總統里根曾在其國情諮文中加以引用。臺灣佛學高人、著名學者南懷瑾先生曾經說,“治大國若烹小鮮”是告訴我們:處理大事要謹慎小心,要慢一步,不能匆忙大意……
前文化部部長、著名文學家王蒙先生認為,“治大國若烹小鮮”的合理解釋應該是“不折騰”,而不是說既然是小魚就要紅燒幾十條;不折騰,也就是不要窮折騰。
“治大國若烹小鮮”,後人的思維模式“烹小鮮”的要領類似治國之道。但烹的要領又各有各的認知,於是就有不同解說。《詩經•檜•匪風》有“誰能亨(烹)魚,溉之釜鬵(xín)”句,毛傳(《毛詩古訓傳》)說:“烹魚煩則碎,治民煩則散,知烹魚則知治民”,意思是烹飪小魚不能反覆的弄來弄去。毛詩(毛亨、毛萇)或毛傳在詩經學上地位顯赫,“炳如日星”。毛亨是戰國後期人,其學問傳人——侄子毛萇在漢初傳授《詩經》,史稱“小毛公”。漢初興黃老之學,毛傳對“烹魚”的解說明顯有道家“無為而治”的色彩。
韓非對“烹小鮮”也有類似的解說。《韓非子•解老》篇說:“事大眾而數搖之,則少成功;藏大器而數徙之,則多敗傷;烹小鮮而數撓之,則賊其澤;治大國而數變法,則民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貴靜,不重變法。”故曰:治大國者若烹小鮮。這個“撓”字就是攪動的意思,《說文解字》訓為“擾”,撓擾互訓,詞義都是翻弄或攪動,意思是烹小鮮不能翻來覆去的亂攪,否則魚就會爛碎,破壞了本來的味道。
毛傳和《韓非子》的解說最早也最權威,魏晉玄學家王弼說“治大國若烹小鮮,不撓也,躁而多害,靜則全真。故其國彌大,而其主彌靜,然後乃能廣得眾心矣”。靜之於治國,就是無為。唐玄宗說:“烹小鮮者,不可撓,治大國者不可煩,煩則傷人,撓則魚爛矣。” 宋徽宗說:“事大眾而數搖之,則少成功……烹小鮮而數撓之,則潰;治大國而數變法,則惑。”明清帝王或學者也有解釋,大體因襲舊說,沒有原則性的超越。
老子是一位智者,《道德經》一書博大精深,司馬遷《史記》說老子是主管圖書典籍的史官,應該是造詣頗深的超級學問智者。很難想象,這樣的一位學問智者,還有餘暇顧及廚藝如烹小鮮了。在老子看來,小鮮或許也是美味,但烹小鮮對廚師而言應該不是複雜的難事。
前人解說烹小鮮是要“不撓”,不要來回翻動,與老子的“清靜無為”思想一致。清靜無為的要領就是化繁為簡,儘量不要干預,讓老百姓自我調節,最終無為而治。
老子的“治大國如烹小鮮”是非常自信的,是對道家學說的理論自信。治理大國是小菜一碟,“以道蒞天下”,鬼怪不能成神,壞人不能橫行成氣候,神和聖人不能害人,拒絕神靈和聖人的權威,社會就沒有紛爭和纏鬥,如此一來,天下清靜,社會和諧順治(德交歸焉)。用大“道”治理天下,壞蛋不能搗亂,害人的東西瓦解,美“德”交相呈現,“治大國若烹小鮮”,小菜一碟!
“治大國如烹小鮮”是個比喻,是對治大國的感知和看法,也是老子治理大國的理論自信。比喻引申到我們的管理公司、治家,也是同理相融,“不撓”“不煩”“不折騰”,公司、家庭也會天下清靜,和諧順治。
“治大國如烹小鮮”對我的啟發很大,讓人的思維定勢改變,那就是無為自化,清靜自正,斷舍離。《道德經》是“生命的大智慧”,修德悟道,超越如同“白馬過隙”般短暫和有限的自然生命,在無限的時空中建構人的道德生命,實現“死而不亡”、與道合真的理想,從無知的“失道”狀態中覺醒,珍愛生命,善待生命,讓自然生命和道德生命更為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