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讀歷史,古人能不能當官的前提是是否被舉薦為孝廉。當下社會不贍養父母的現象為什麼那麼多?傳統文化中的孝道到底斷失在了哪裡?
3
回覆列表
  • 1 # 東方國學

    還有4天2018年就要結束了!2018年將成為永久的歷史,在這匆匆一年中相信大家都有不同的收穫:可以是學業的優異成績;可以是家庭的幸福美滿;可以是甜蜜的愛情結了果實;亦可以是找到了一份誠稱心如意的工作。新年將至,馬上迎來走親串友的高峰期了,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子女與父母的關係了。所以對孝道一定要有所瞭解哦~下面介紹下古人對孝道的規定,大家可以參照一下哦。

    所謂孝道文化,就是關於關愛父母長輩、尊老敬老的一種文化傳統。孔子認為:"父子之道,天性也。"意思是說,父母培養教育子女,子女奉養父母,這是人類一種天性。

    孝敬父母的五種表現體現在:“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後能事親。”即在日常起居生活中以最誠敬的心情任勞任怨地服侍父母;父母生病時以最憂慮的心情照料父母;父母過世時以最哀痛的心情來料理後事;舉行祭祀時以最嚴肅的態度來追思父母。

    孔子強調對父母不僅滿足其物質需求,最重要的要持尊敬的態度對待他們。“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如果僅僅是給父母錢,而不付出感情,豈不是像養犬馬一樣了嗎?

    此外,孔子反對愚忠愚孝,“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父母如果犯錯了,一定要警醒勸誡,讓父母歸於正道,不可陷父母於不義。

    最重要的一條,即是生育後代。儒家認為“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生育後代既是承繼孝道文化的責任與義務,也是生命延續與民族繁衍的需要,從這方面來說也是有道理的。

  • 2 # 一劍刺破孤獨

    孝者 道之始也

    傳統文化,孝道? 從語文句式上來講,提問者的意思大概有兩個:第一、孝道難道是傳統文化?第二、孝道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全部?這兩個問題我可以嘗試著來回答。

    我可以負責人告訴問問題的人,孝道,一定屬於中國傳統文化,講嚴謹點,是傳統文化之一,因為傳統文化包含的面太廣,先秦諸子百家所有經典裡各家的“子”各種的“曰”,曰天曰地,曰人曰神,各種對天地人神思辨與理解都是傳統文化。最有代表性的是佛道儒三家,這三家都是大家庭,子孫眾多,人丁興旺,儒家道家是中國土特產,佛家是外來品,對華人的思想各有功效,南懷瑾先生講的很有道理:儒家是糧店,道家是藥店,佛家是雜貨店。

    孝是儒家的道德範疇,很重要,重要到什麼程度呢?管天管地管人倫,看看孔聖人怎麼說,在《孝經》中說:夫孝,天之經,地之義,民之始也;孝,德之本也;夫孝,始於事親,中與事君,終於立身。

    大家從上面可以看出,孝是儒家一切道德開始,孝道,就像一根會施魔法的繩子,可長可短,把個人,家庭,國家,天地捆在了一起,誰擁有它,誰是道德的楷模;誰擁有它,誰是道德的標兵;誰擁有他,就站在了道德制高點。孝的作用有兩個:使家國同構,國是放大的家,家是縮小的國;使看似不相干的人同心同德,一句話講清楚:孝子是忠臣,忠臣是孝子。孔子也說了,其為人也孝悌,而好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是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者,為人之本也。。

    想想也是,對生你養你的的父母都不孝敬,能指望忠於國君,為國效力嗎?這是人性,不變的人性,孔夫子敏銳看到這一點,而構建了以孝為基礎的儒家自下而上的道德體系,所以著實厲害偉大。

    按照孔子的說法,孝有三種表現:

    第一,無違,意思就是不要違背禮,什麼禮呢?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這句話的意思地球人都知道,我就不在翻譯了。

    第二,父母唯其疾之憂。為父母的疾病擔心。

    第三: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意思是,要對父母和顏悅色,很難(做到不怕父母催婚,不怕父母嘮叨,設身處地為他們著想,的確很難),不單是為母女做事,承受負擔,讓他們吃好喝好,而是發自內心的孝順,使父母高興愉悅,也就是孝精神文明建設比物質文明重要(在這種物慾橫流逆子橫行的社會,做到物質上的孝順已經不易)。

    從儒家角度講,孝是道德的根基,是傳統文化的基石,至少有兩個作用,一個好的,一個是不好的,來到這裡“廣大孝子”“網友”又要噴口水,孝還有不好的?我覺得是這樣,一陰一陽之謂道,像服藥,再好的藥也有副作用,孝的正面作用,孝道,構建了整個封建社會的倫理道德基礎,對國家一統與和諧社會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想象不出,不忠不孝之人橫行的社會有安定團結可言)。

    副作用呢,孝到極致就是順,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就會出現像二十四孝中個別不近情理的故事,譬如三國時,六歲陸公績在袁術席間盜兩個橘子被發現,說是母親喜歡吃橘子,為了孝敬母親,六歲上一年級的孩子,就如此懂事?很有理由讓人懷疑,他是自己想吃橘子不敢說,然後偷兩個放袖子裡了,這種事小孩子時大家經常幹,張三家偷個梨,李四家盜個桃,王二麻子家地裡刨個紅薯什麼的,大人知道孩子小,調皮不懂事,都不會太在意,但此事,美其名曰:孝。就有點牽強。其它像賣身葬禮父是因為董永遇到仙女幫忙了,想當年,元朝後期鬧災荒,朱元璋家一時餓死了四口人,老朱不要說賣身,怕是賣腎的心都有吧,也沒見過那個好心仙女資助他一下,最後,還是好心人幫忙才得以安葬。至於臥冰鯉,哭竹生筍給母親治病的故事完全可以當神話看了。說孝道是好的,我贊成,說孝道是萬能的,包治百病,我表示懷疑,就連孔老夫子都反對曾子弄斷瓜秧,他父親用鋤頭把他打暈,醒來,還跟父親說打得好的事,說你應該逃走。何況像這些故事呢,不知孔子看到後世的人寫的這些故事,會做何感想。

    談了這麼多,我想說,孝道是絕對是傳統文化,一定是好的傳統文化,應該提倡,但當今社會,孝道相信到“君叫臣死,臣就去死,父叫子亡,子就去亡”的地步,或為了讓人相信,去編故事讓人相信就沒有必要了,畢竟現在的人都不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第六感被科學家證實,人類從此可以預知未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