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恩燕

    1、如果你的孩子在1歲半之前,不管你之前是怎樣做的,請從現在開始在日常生活中與孩子對話。例如,中午家裡開飯了,請跟孩子說“寶寶,吃飯的時間到了,我們去吃飯吧!”媽媽穿衣服的時候孩子正在看,可以跟孩子說“媽媽在穿衣服,是紅色的衣服”總而言之,你有話說的時候跟孩子說話,沒有話說的時候找話跟孩子說,不要覺得孩子還不能用語言迴應你就沒有作用。

    但是,跟孩子說話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請發音清晰,普通話標準;第二,放慢語速,一個字一個字的說;第三,能蹲下儘量蹲下,讓孩子看到你的嘴唇發音時的變化;第四,語句儘量簡單易懂。模仿是孩子學習語言的基礎,只有多跟孩子交流,讓孩子吸收足夠的素材,並能夠模仿學習,孩子才能到該說話的年齡開口說話。部分孩子說話發音不準確就是因為沒有良好的模仿物件導致發音動作不正確造成的。

    2、如果你擔心或者孩子已經出現了說話時氣息不足的情況,說白了就是說話氣短,請多和孩子玩練習氣息的遊戲。吹泡泡液是孩子無法抗拒又對氣息練習很有幫助的遊戲,不管是去商店買還是自己製作都來得非常容易。而且如果家長能夠帶著孩子一起製作泡泡液然後一起吹對孩子來說也是一種非常好的體驗。此外,弄一個軌道吹乒乓球,吹氣球(不是給氣球吹氣,是吹已經吹起來了的氣球)等等各種需要用嘴巴吹的遊戲都能夠練習孩子的氣息。

    3、閱讀是語言學習不可或缺的部分。一歲以前可以為孩子提供“布書”,初步體驗閱讀的感覺,一歲以後可以閱讀簡單的繪本。一歲半應該已經養成了固定閱讀習慣,很多家裡堅持做的睡前閱讀就是很好的習慣,有些寶寶睡前不閱讀睡不著。閱讀數量不求多,一本繪本可以重複閱讀很多次,直到孩子對繪本的內容滾瓜爛熟也沒關係。

    4、如果你的孩子已經在一歲半以上了,不管以前有沒有按照第1條做,都請按照第一條做。除此之外,閱讀的內容也應該根據孩子的月齡增長而適當變化。這種變化並沒有一個嚴格的標準,家長應該觀察孩子對於繪本的吸收難易程度。總體遵循從純圖片繪本,到少量文字的繪本,再到簡單故事情節的繪本以及複雜情節的繪本的原則。當孩子已經具備一定的描述能力時,請孩子複述故事甚至自己講故事給大人聽。

    5、為孩子提供各種講話的機會。經常帶孩子去看外面的世界,當孩子看到新奇的東西,孩子的語言就會多起來。例如當孩子到了動物園,孩子會因為看到各種動物而興奮不已,此時可多與孩子談論動物有關的話題。孩子有機會見識動物、植物、各種生活中的交通工具以及其他東西,不僅能夠豐富孩子的認知,更能促進孩子的語言表達,發展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為孩子提供與其他同齡小朋友玩耍、交流的機會,讓孩子在人際交往中發展語言表達能力是最有效最直接的。在自己小區找一兩個同齡小朋友成為固定玩伴,從小一起玩耍一起成長是個不錯的選擇。

    6、巧用手段促進孩子說話。一歲半左右的孩子正在學說話,很多東西想說又說不出來。不少自以為聰明的家長覺得很懂孩子,還沒等孩子努力去表達就已經為孩子完成了孩子想要的。舉個例子,當孩子要拿水杯時,他指著水杯“嗯啊嗯啊”的,如果你確定你的孩子還不知道“水杯”這個詞彙,那麼你就要讓孩子知道水杯這個詞彙:指著水杯說“寶寶是要水杯嗎”,孩子點頭之後告訴孩子“這是水杯,喝水的水杯”。下次孩子再次出現需要水杯的情況,就要問孩子要什麼,並適當的看是否需要給孩子提供唇語的提示。經過幾次練習孩子就會說“水杯”這個詞語了。家長們最常見的也是錯誤的做法就是孩子一指著水杯立馬拿給他。

    7、當孩子可以進行基本的日常交流了,給孩子一個公平的交流環境,不要老是以“老子是你媽”或者“我是大人你是小孩”自居。讓孩子樂於表達,只有不斷地表達,這種能力才會不斷地發展。

    8、部分三歲左右的男孩會短暫出現口吃的現象,這是一種正常現象,家長切不可取笑和模仿。因為三歲的孩子思維高速發展,男孩會出現語言跟不上思維的現象,導致口吃,這個時候家長要耐心傾聽,給孩子時間,讓孩子敢於表達,不要模仿和取消。如果你的孩子從開始說話就表現出口吃的情況,有可能是生理原因,請儘快找醫生檢查治療。

    9、統一語言環境。首先要確定想讓孩子學習什麼語言,家庭統一語言環境。如果想讓孩子學習普通話,請所有家庭成員都在孩子面前都使用普通話。部分家庭的爺爺奶奶普通話不標準,這是無法避免的,爸爸媽媽發現不準確的表達後一定要及時改正。做家長的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為孩子的語言學習提供榜樣。

    最後,我想說的是,每個孩子都不一樣,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發展的軌跡,適當範圍的差異是正常的。有的孩子說話稍微晚一點,有的孩子說話稍微早一點,家長不必過於攀比或者擔憂。相信自己,相信孩子,為孩子提供他需要的,孩子的成長就交給孩子吧!

  • 2 # 教育探索者

    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在上他們還沒有學會說話的時候,就應該有意識地培養了。

    一、我懷孕期間,就對兒子實施了胎教,定時聽舒緩的音樂,聽兒歌和聽一些比較好的兒童故事。孩子出生後,說話比較早,口齒表達比較清楚。我覺得他比他表姐說話要清楚了許多。

    二、和孩子多進行語言交流,並且要用普通話交流。比如給兒子讀故事的時候,讓兒子評價故事中的人物,讓兒子談談當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如果是你,你怎麼做。

    三、兒子現在五歲多,已經認識了一百多漢字,我要求兒子給字組詞後,要造一個完整的句子。我對兒子訓練得多了,小傢伙竟然說出了比較優美有意境的句子。

    四、給孩子提供語言表達的平臺。比如,讓孩子講故事,家長給孩子進行錄音,這樣長期堅持,孩子一出口就能流暢地表述自己的看法。

    五、帶著孩子到人多的地方玩耍,讓孩子學會與小朋友交流。

    六、如果孩子大了,可以讓孩子多參加一些活動。參加主持人競選,參加學校班幹部競選,參加演講比賽等,多在公共場合展示自己。

    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需要多說,多鍛鍊,多展示自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陳桓公會選擇與鄭國交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