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河間笑笑生

    1.設定讀書目的和時間

    設定讀書目的,假設把現在所讀的內容,明天介紹給某人聽。要向別人介紹,就必須很好地把握內容,並對內容進行整理,努力思考這本書講了什麼?有哪些重點?對於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有怎樣的指導意義?等等

    當你開始思考這些問題的時候,你就能快速把握書中的重點內容,真正把知識吸收和消化為自己的東西。設定讀完一本書的最後期限有助於我們養成快速閱讀的習慣,比如,一個星期讀完一本書,或者3個小時讀完一本書。限定時間有利於我們養成緊迫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讀書任務。有些人沒有設定時間的習慣,結果一本書斷斷續續看了一兩個月,基本上看了後面忘了前面,一本書翻完,可能根本就不知道這本書講了什麼。相反,如果你能規定自己讀完一本書的所用的時間,短時間內對書中的知識的記憶反而會更深刻。

    2.注重框架學習

    關鍵原因在於我們接受的資訊都是零散的,這些零散的知識無法很好地吸收,也就是說,我們只是在收集碎片,這種學習方式會導致我們學習知識停留在低水平的狀態,因為它缺乏將資訊變成知識的過程。那應該怎麼辦呢?

    答案是:注重框架學習。什麼是框架學習?舉個例子。我們寫文章的時候,經常被要求要先寫大綱,有了大綱,行為就容易多了,這裡的大綱就是文章的框架。

    所以,我們在閱讀的時候,也要先找到一個框架,然後再往框架裡裝東西。比如,我們在拿到一本書的時候,先仔細看一下目錄,瞭解一下作者是按照怎樣的思路在寫這本書的,其中提到了哪些關鍵概念,這些概念之間又是怎樣聯絡起來的,各自之間是什麼樣的關係?

    框架學習有助於我們瞭解書中核心概念之間的關聯,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框架學習才是成人學習的基礎,。所以,在閱讀的時候,最重要的是需要留意和收集那些框架性的內容。

    3.做讀書筆記

    在整理學上有一句話叫做,你看不到就會忘掉它,你看不到就會用不到。讀完了一本書,如果讀完了就束之高閣,這樣的知識吸收率是非常低的。因此,讀完了一本書最好還要做讀書筆記,然後隨時翻閱,做到真正消化和吸收。分享兩種做筆記的方法:

    第一種:三色圓珠筆方式標註筆記法。

    三色是指紅、藍、綠三種顏色,在書上劃線畫圈。首先是紅色,紅色標記的是最重要的部分,比如集中體現了文章主旨的內容,把它畫上紅線標註。再用藍色的筆把你覺得比較重要的部分劃線,這個部分不是主觀性的,而是一般而言,大家都可能認為是比較重要的,比如內容概要部分。

    最後是綠色,在自己覺得有意思的地方畫上圈,比如你個人覺得書中哪些地方你覺得寫得很好,或者某個詞某個句子你很喜歡等,這部分代表是是自己的主觀感受。

    用三種顏色分別標註的重要意義在於,當你回頭重讀它們時,哪裡是是主旨,哪裡是重要內容,哪裡寫得有趣,你便會一下子豁然開朗。之後查閱的時候,能更快的找到關鍵點。

    第二種:運用三段引用法。

    讀書時,挑選出自己最喜歡的三個段落,無論是一行,還是兩行、三行都不是問題。最重要的是,你選擇的段落你自己最感興趣,能夠在和別人交談時或寫散文,寫日記時進行引用。將喜歡的內容變成自己的知識。

    這種記筆記方法的樂趣在於,它不是單純的找到關鍵詞,而是有意識的尋找自己想要引用的內容,之後會加入一些個人觀點,然後再去構建一篇內容。由此可以達到更強烈地提高自己的閱讀效率。

    這種效果也可以稱為“引用能力”,我們形容一個人文章寫得好,會經常用”引經據典““旁徵博引“這樣的詞彙來表達,其中體現的就是一個人的”引用能力“。所以說,會引用也是一個人會讀書的體現。

  • 2 # 旭述辯證法

    讀書有很多種方法,

    略讀,目的是快速瞭解書中的大意,暫時不去了解細節;

    章節讀(主題閱讀),目的是抓取某些章節的核心內容,比如資料,觀點,為自己做某方面的研究,判斷提供材料;

    精讀,目的是認可書中的整體內容,透過精讀,把一本書的脈絡,細節都掌握。

    能夠明確這些方法的人,有一個前提,就是這個人已經建立起了自己的知識架構,就像建房子,整個房子的主體結構都已經建好了,剩下的就是找材料,把窗戶,門,桌布,傢俱,小物件都逐步配置好,讓自己的房子越來越滿足自己的居住要求。

    那建房子所需要的主體結構的材料是什麼呢?是包括人文,歷史,科學,社會,政治等領域的奠基性著作。比如科學,我們上學基本上學過的物理學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化學反應,數學基礎,這些幫助我們構建了基本的科學知識認知。比如歷史,上學時,我們知道了朝代的變化,知道了世界歷史上重要的戰爭等。

    但是,我們現階段的基礎教育只能讓我們初步瞭解最基礎的社會,人文,歷史領域的知識,很多經典的內涵,學生時代的我們無法吸收。為什麼,因為這些經典中蘊含的偉大思想,需要讀者有社會經驗,才能切身體會這些思想背後的偉大。

    所以,我們看一個人能不能在大學畢業之後,還能夠有時間,有習慣,有系統的方法再持續的閱讀,這個人大機率上會在社會上得到更好的,更可持續的發展。因為結合社會經驗再反思書中的思想,會有更深刻的理解,應用到生活中,就能幫助我們提升戰鬥力。

    這些經典包括什麼呢,我認為主要涉及到中國文化中儒釋道三家的核心著作,儒家的《論語》《大學》《中庸》《孟子》;道家的《道德經》《莊子》;佛家的《楞嚴經》《金剛經》《法華經》等。這些書籍的內容和宗教其實並沒有本質的關係,這些經典的核心思想其實都是參透了世界的終極規律,只不過儒家走的是入世治國的路線,道家走的是無為而治,順應自然的路線,佛家走的是找到內心的終極答案後再救度疾苦,自度度他的路線。最終都是為社會貢獻正能量,同時自己也能夠保護好自己。

    所以,我們希望有更多的朋友可以一起閱讀經典,在自己有了社會閱歷後,能更深刻的體會經典,藉助一個外力,幫助自己,督促自己能夠養成閱讀經典的習慣,相互鼓勵,相互探討,共同成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家人被打,該如何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