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是看了熱播劇《知否知否》,才知道在宋朝人們都管皇帝叫“官家”。但如果你以為“官家”一詞是宋朝人發明的,那又錯了,因為凡事都有一個起源發展的過程,“官家”一詞也不例外。
“官家”一詞最早見於東漢、三國時期,最初的意思就是“官府”、“朝廷”,就像現在一些地方的人常常把政府叫“公家”一樣。如東漢末年大臣荀悅(荀彧堂哥)在其撰寫的《前漢紀》中就曾寫到:“官家之惠,優於三代;豪強之暴,酷於亡秦。(漢朝給老百姓的稅收優惠,比夏商周三代還多;但地方豪強的貪暴,卻比秦朝還厲害。)”這裡的“官家”,顯然就是“朝廷”的意思。
到東晉時期,“官家”的含義又有所拓展,被人用來稱呼官員,差不多相當於現在的“公家人”。比如東晉裴啟的筆記小說《語林》中就記載,東晉大將桓溫北伐,得到一個年輕時曾服侍過名臣劉琨(與祖逖“聞雞起舞”的那位)的老婢女,這個老婢女見到桓溫就哭了起來,並解釋自己哭的原因說:“官家甚似劉司空(您長得太像劉琨了)。”
▲東晉桓溫
至於用“官家”一詞稱君王,最早見南北朝時期南梁沈約(441-513年)的《宋書》和北魏崔鴻(478-525年)的《十六國春秋》。在《宋書·鮮卑吐谷渾傳》裡,沈約解釋“可寒(可汗)”一詞時說,這就相當於南朝劉宋人說的“官家”,顯然劉宋人嘴裡的“官家”就是君王的意思。《十六國春秋·石虎傳》中,後趙太子石邃也用“官家”一詞稱呼自己的老子、大趙天王石虎。
之所以會用“官家”來稱呼君王,應該是因為君王自然是朝廷的最高代表,是最大的“公家人”。而且按戰國鄒衍的“赤縣神州”之說,漢代君王也常被稱作“縣官”。後來宋人筆記中說把君王叫“官家”是因為“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顯然是附會之說,是在有意吹捧罷了。
接下來到隋唐時期,在《全唐詩》中搜索“官家”一詞,可以發現有近50條,基本上也都是作“朝廷”、“官員”之意。如唐朝中後期詩人王建寫的詩句“苦哉生長當驛邊,官家使我牽驛船”。
總體來說,從東漢末到隋唐時期,“官家”有朝廷(官府)、官員、君王等幾重意思,但以朝廷(官府)的意思最為常用,官員之意次之,用來稱呼君王的例子還少見。
到了唐末五代,用“官家”稱呼君王的例子逐漸多起來。成書於五代時期的《舊唐書》,其中有一處“官家”的用法是君王的意思;而成書於宋太祖趙匡胤初年的《舊五代史》,其中“官家”一詞出現的頻率就高了,至少七八處,全作君王之意解釋;五代前蜀淑妃徐氏(花蕊夫人)寫的詩句“明朝臘日官家出,隨駕先須點內人”中,“官家”也明顯指君王。
▲花蕊夫人
之後宋朝承五代餘緒,不但把稱君王為“官家”的習慣繼承了下來,而且使用頻率極高,不但私家場合,就是在朝堂之上,人們都可以稱宋皇為“官家”。所以電視劇《知否知否》裡的人物開口閉口都把皇帝叫“官家”是符合歷史實情的。
但問題來了,“官家”一詞出現這麼久,為什麼在宋代它會超過“聖上”、“皇帝”、“天子”成為對君王的最普遍的稱呼,還被官方認可呢?這與宋朝的立國情況和世俗化生活有關。
▲宋太祖
一方面,五代時期“兵強馬壯者自為天子”,皇帝如走馬燈般換來換去,趙家也是靠兵變上臺的,皇帝“君權神授”的“神秘性”大大下降,再管皇帝叫“聖上”、“天子”,他們自己都有些不相信。沈括的《夢溪筆談》裡記載,宋太祖曾問宰相趙普,天下什麼最大?趙普思索半天,回答“道理最大”,而沒說“皇上最大”。宋太祖不但沒生氣,反而十分誇獎。試想一下,換了明太祖朱元璋或清朝的康熙乾隆這麼問,臣子如此回答恐怕就不會有好果子吃了。
另一方面,眾所周知,宋代又是一個極其世俗化的社會,人們平常把農民稱作“農家”、醫生稱作“醫家”、詩人稱作“詩家”,因此覺得“官家”一詞說起來特順嘴。在世人眼裡,皇帝也不過就是個職業罷了。
▲《知否知否》中的新皇帝趙宗全(歷史原型為宋英宗趙曙)
到了元代,蒙古人當皇帝,他們主要使用蒙古語,朝堂之上自然不用官家一詞。在民間,元雜劇裡倒是還保留了“官家”(皇帝)的用法。至於明清,皇權又空前加強,臣子在奏疏上稱呼皇帝以“皇上”等詞為主,強調皇帝“高高在上”;滿人還能叫清帝為“主子”(與“奴才”相對),強調主從關係;民間則常稱呼“萬歲爺”,或年號加“爺”,如“康熙爺”。“官家”一詞重新變成官府的代名詞,再也不用於稱呼皇帝。
很多人是看了熱播劇《知否知否》,才知道在宋朝人們都管皇帝叫“官家”。但如果你以為“官家”一詞是宋朝人發明的,那又錯了,因為凡事都有一個起源發展的過程,“官家”一詞也不例外。
“官家”一詞最早見於東漢、三國時期,最初的意思就是“官府”、“朝廷”,就像現在一些地方的人常常把政府叫“公家”一樣。如東漢末年大臣荀悅(荀彧堂哥)在其撰寫的《前漢紀》中就曾寫到:“官家之惠,優於三代;豪強之暴,酷於亡秦。(漢朝給老百姓的稅收優惠,比夏商周三代還多;但地方豪強的貪暴,卻比秦朝還厲害。)”這裡的“官家”,顯然就是“朝廷”的意思。
到東晉時期,“官家”的含義又有所拓展,被人用來稱呼官員,差不多相當於現在的“公家人”。比如東晉裴啟的筆記小說《語林》中就記載,東晉大將桓溫北伐,得到一個年輕時曾服侍過名臣劉琨(與祖逖“聞雞起舞”的那位)的老婢女,這個老婢女見到桓溫就哭了起來,並解釋自己哭的原因說:“官家甚似劉司空(您長得太像劉琨了)。”
▲東晉桓溫
至於用“官家”一詞稱君王,最早見南北朝時期南梁沈約(441-513年)的《宋書》和北魏崔鴻(478-525年)的《十六國春秋》。在《宋書·鮮卑吐谷渾傳》裡,沈約解釋“可寒(可汗)”一詞時說,這就相當於南朝劉宋人說的“官家”,顯然劉宋人嘴裡的“官家”就是君王的意思。《十六國春秋·石虎傳》中,後趙太子石邃也用“官家”一詞稱呼自己的老子、大趙天王石虎。
之所以會用“官家”來稱呼君王,應該是因為君王自然是朝廷的最高代表,是最大的“公家人”。而且按戰國鄒衍的“赤縣神州”之說,漢代君王也常被稱作“縣官”。後來宋人筆記中說把君王叫“官家”是因為“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顯然是附會之說,是在有意吹捧罷了。
接下來到隋唐時期,在《全唐詩》中搜索“官家”一詞,可以發現有近50條,基本上也都是作“朝廷”、“官員”之意。如唐朝中後期詩人王建寫的詩句“苦哉生長當驛邊,官家使我牽驛船”。
總體來說,從東漢末到隋唐時期,“官家”有朝廷(官府)、官員、君王等幾重意思,但以朝廷(官府)的意思最為常用,官員之意次之,用來稱呼君王的例子還少見。
到了唐末五代,用“官家”稱呼君王的例子逐漸多起來。成書於五代時期的《舊唐書》,其中有一處“官家”的用法是君王的意思;而成書於宋太祖趙匡胤初年的《舊五代史》,其中“官家”一詞出現的頻率就高了,至少七八處,全作君王之意解釋;五代前蜀淑妃徐氏(花蕊夫人)寫的詩句“明朝臘日官家出,隨駕先須點內人”中,“官家”也明顯指君王。
▲花蕊夫人
之後宋朝承五代餘緒,不但把稱君王為“官家”的習慣繼承了下來,而且使用頻率極高,不但私家場合,就是在朝堂之上,人們都可以稱宋皇為“官家”。所以電視劇《知否知否》裡的人物開口閉口都把皇帝叫“官家”是符合歷史實情的。
但問題來了,“官家”一詞出現這麼久,為什麼在宋代它會超過“聖上”、“皇帝”、“天子”成為對君王的最普遍的稱呼,還被官方認可呢?這與宋朝的立國情況和世俗化生活有關。
▲宋太祖
一方面,五代時期“兵強馬壯者自為天子”,皇帝如走馬燈般換來換去,趙家也是靠兵變上臺的,皇帝“君權神授”的“神秘性”大大下降,再管皇帝叫“聖上”、“天子”,他們自己都有些不相信。沈括的《夢溪筆談》裡記載,宋太祖曾問宰相趙普,天下什麼最大?趙普思索半天,回答“道理最大”,而沒說“皇上最大”。宋太祖不但沒生氣,反而十分誇獎。試想一下,換了明太祖朱元璋或清朝的康熙乾隆這麼問,臣子如此回答恐怕就不會有好果子吃了。
另一方面,眾所周知,宋代又是一個極其世俗化的社會,人們平常把農民稱作“農家”、醫生稱作“醫家”、詩人稱作“詩家”,因此覺得“官家”一詞說起來特順嘴。在世人眼裡,皇帝也不過就是個職業罷了。
▲《知否知否》中的新皇帝趙宗全(歷史原型為宋英宗趙曙)
到了元代,蒙古人當皇帝,他們主要使用蒙古語,朝堂之上自然不用官家一詞。在民間,元雜劇裡倒是還保留了“官家”(皇帝)的用法。至於明清,皇權又空前加強,臣子在奏疏上稱呼皇帝以“皇上”等詞為主,強調皇帝“高高在上”;滿人還能叫清帝為“主子”(與“奴才”相對),強調主從關係;民間則常稱呼“萬歲爺”,或年號加“爺”,如“康熙爺”。“官家”一詞重新變成官府的代名詞,再也不用於稱呼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