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幸福口袋TT
-
2 # 青春情感獨白
女大三抱金磚,自古以來,很多人能夠容忍的年齡差距,大概就是三歲吧。
可是,前段時間,文章跟馬伊琍離婚了,有一種評論觀點是,姐弟戀不會長久。鍾麗緹和張倫碩吵架,海陸和于小彤分手,很多人都歸結於兩者年齡差距太大。可是,他們忘了,姚笛其實也比文章大,趙又廷高圓圓,蔡少芬跟張晉,何嘗不是姐弟戀呢?又比如,最近網上流傳的蕭亞軒的男朋友永遠24歲的話題。
其實,以世俗的眼光來看,談婚論嫁的羈絆何止年齡一種,很多人可能在談婚論嫁的時候,依舊會考慮門當戶對。不僅僅是財富,年齡,地位,膚色,國籍,外貌等等。
所以,到底差多少歲才是合適的談婚論嫁的差呢?我覺得,如果相愛,多少歲都可以先試試,最壞的結果無非是收穫一場沒有結果的戀愛,那也比沒有愛情的婚姻更值得體驗。
如果非要給自己框定界限:三歲才安全,五歲要慎重,五歲以上堅決不考慮的,那就慢慢等歲月悄悄流逝,或許你會忍不住偷偷調整這個區間,因為區間越大,你遇到真愛的機率越大。
在這個問題上所有提出非議的人,他們也只是滿足一瞬的控制慾,既不會陪你度過每一個真實的日子,也不會為你的人生負責。
其實,在戀愛的時候談婚論嫁,有很多需要考慮的東西,但是,我認為,年齡真的無關緊要,有沒有感情基礎才是最重要的。
兩人在婚姻中重要的是有幸福的感受,相差3歲並不會影響什麼。
愛情或婚姻裡,我們都曾莊嚴的相互起誓“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只不過,“想象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滿懷希望“永遠拉著手,幸福朝前走”,卻經常遇到“雞毛蒜皮滿天飄,惹得分手各揚鑣”。
其實,幸福有方可循,不過需要用心,也要加一些科學方法,其中一點是:抓大放小。
01.抓大放小:有原則地妥協
在各種關係中,最重要的是親密關係。
美國心理學家蘇珊·坎貝爾把關係分為五個階段:(1)浪漫期;(2)矛盾期;(3)平淡期;(4)承諾期;(5)共同創造期
你可以想想自己處於親密關係的那個階段?
兩個人結婚後,從衣食住行,到待人接物,各自不同的方式都會慢慢顯現出來。有不同很正常,各自寬讓一步,日子也會越來越順。
但有些人喜歡用“放大鏡”態度處理:你牙膏為什麼要從中間擠?你馬桶蓋為什麼不蓋上?你衣服為什麼總喜歡亂扔?……
遇到這種情況,兩個人最好坐下來聊一聊,商量出“折中”的辦法來解決。而不是相互抱怨,或者互相冷戰,那樣只會讓事情更糟糕。
(Selina)跟好友聊起離婚的原因,一是前夫不喜歡養狗,而Selina堅持在家養狗;二是前夫回到家喜歡把換下的衣服到處亂扔,讓正在做家務的Selina感覺自己很像傭人。
這就是,有原則,但不妥協!
要知道在Selina被火燒傷後,其前夫一直貼心照顧,不離不棄,二人走入婚姻殿堂感動了很多粉絲。很多網友說,“我又相信愛情了!”
誰知二人離婚竟是因為生活小事,實在令人扼腕嘆息!
有原則是本著解決問題的態度堅持,妥協是堅持不突破良知和德行的底線。
在回答“你如何評價自己?”時說,“我是一個有原則,有底線,有長遠目標。即兩頭硬,有堅持,有目標,但中間地帶可以模糊的人”。
婚姻裡,也需要有這種“兩頭硬,中間軟”的態度來面對和相處。
這樣,我們才能大吵小鬧多溝通,小吵不鬧增樂趣,不吵不鬧促感情。
02.抓大放小:核對
工作、生活中,我們情緒的穩定和波動,會直接影響對己、對人、對事的不同看法。
海藍博士說,“曾有個學生找我核對她寫了21種可能的解讀,但事實上,我真正的想法是第22個”。
所以,我們需要在現實中,與事件中涉及的其他人進行核對。如果我們能真正去傾聽他們的聲音,瞭解他們的需求,我們就可以將視野擴大、格局拓寬、理解加深。
核對時,最好遵循幾個原則:
(1)尊重對方,利人利己;(2)直接核對,不是旁敲側擊;(3)每個目標,做好最壞結果的應對方案。
核對是一個有效溝通的習慣,是心平氣和地瞭解對方的需求,表達自己的需求,共同探索以後如何滿足雙方彼此的需求。
但須要注意: 千萬不要把核對搞成質問或是興師問罪,變成發洩自己情緒、表達自己不滿、討伐對方不是、實現自己目的的行為。
有一個核對的秘訣可以分享給大家:就是心平氣和、和顏悅色地問對方,是什麼地方讓你難過,我怎麼做會讓你舒服。你可以告訴他:很抱歉我讓你這麼難過,這麼生氣,這麼害怕。我想知道我怎麼做,你才會舒服。
有時候,你可能沒有時間核對,或者無從核對,那也沒有關係。思考一下,以後再碰到這種情況,你準備怎麼辦,你可以說什麼、做什麼,不說什麼、不做什麼。問問自己:怎樣做才是一個智慧的選擇,才會讓你對自己更滿意?
夫妻之間,經常“核對”情緒,可以有效地消除誤解;可以體會相互的感受;可以更好地促進感情。
03.抓大放小:有穩定地情緒
俗話說:熟谷總彎腰,智者常溫和。
海藍博士也說,“人成熟的標誌是能夠不帶情緒地表達需求和願望”。
情緒大多是由不同的人際關係產生,喜、怒、哀、樂雖不間斷,卻可以合理調節,以用其優點來豐富生活。
穩定地情緒,可以有效愉快雙方的心情;可以很快增強彼此的安全感;可以持續地表達愛與幸福。
楊瀾說,“婚姻的紐帶,不是孩子,不是金錢,而是關於精神的共同成長,在最無助和軟弱時候,有他(她)托起你的下巴,扳直你的脊樑,令你堅強,並陪伴你左右,共同承受命運,那時候,你們之間除了愛,還有肝膽相照的義氣,不離不棄的默契,共同孕育的成長,以及銘心刻骨的恩情。”
祝你們幸福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