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孚鑑

    因為隋煬帝整體的就是一個過大於功的很,在這樣的情況下,他的優點就會越來越小,不會被人發現。而他的缺點就是被放大,很容易被人看到。

    同時隋煬帝是亡國之君,自來亡國之君都是評價不高的。

    隋煬帝雖然徵高句麗,吐谷渾,彰顯出中華國力,雖然修大運河給後世帶來實惠可是就當時而言。

    因為他的窮兵黷武,好大喜功,使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所以那時才狼煙四起,起義不斷。同時隋煬帝又荒淫無度,最後大隋二世而終。百姓過的不好,就是不得民心。

    這種情況下,隋煬帝楊廣的評價肯定不會高的。

    而唐太宗李世民,因為他和他的哥哥李建成矛盾越來越大,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太子李建成要殺李世民,李世民最後先發制人,在玄武門發動政變。

    殺死哥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不管李世民是不是迫於無奈,李世民都有了殺兄奪位的名聲。

    但是李世民登基為帝后,勵精圖治,國泰民安,使百姓生活比大隋時期,有明顯的提高。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百姓過的好,評價當然好了。

    同時在李世民執政的時間裡,因為他的文治武功,被人稱為貞觀之治,同時他被周圍的番邦稱為天可汗。

    這些不難出來,為何同是殺兄奪的帝位的唐太宗和隋煬帝的評價不一樣了!

  • 2 # 燕過紫禁城

    評價一個帝王,不單要看其如何“得到皇位”,更重要的是看其如何“經營皇權”。

    得位

    誠然,楊廣和李世民取得皇位的過程,的確都飽受非議。

    楊廣繼位,按照《資治通鑑》的說法,楊廣先是陷害楊勇;又在被成功立為新太子後,考慮到楊堅去世,要做好事先防範工作,便親筆手書一封信交給楊素。但因為宮人錯把信送到了楊堅手上,導致楊堅閱後震怒;不僅如此,楊堅的陳夫人還被楊廣所迫。出於這兩個刺激,楊堅要更換太子。之後楊廣派人入宮,不久楊堅去世。楊廣有很大的“害兄、弒父”嫌疑。

    李世民的繼位,好不到哪去,他透過大家都頗為熟悉的“玄武門之變”取得皇位。這一點,各史書中記載基本相同。李世民殺長兄李建成、四弟李元吉,並“據傳”逼迫父親唐高祖李淵讓位於自己。

    在得位的問題是,楊廣和李世民半斤八兩。

    經營皇權

    需要指出的是,楊廣絕非一無是處的昏君。在位期間,他修築大運河、營建洛陽;改革官制、頒行《大業律》;攻滅吐谷渾等,都說明他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君主。但因為大興工程和頻發發動戰爭,特別是三徵高句麗、修築大運河等,國力民力消耗過度,終於天下大亂,隋煬帝本人也身死國滅。楊廣的結局是失敗的,而隋朝正是在他的治理下,也走向滅亡。

    相反,李世民治下的唐朝,卻是另一番景象。他是一位同樣“雄才大略”的傑出帝王,多內勸課農桑、虛心納諫;對外開疆拓土,滅東突厥、薛延陀,降服高昌、吐谷渾等,重創高句麗。但是,他的文治武功,沒有導致“天下大亂”,反而使得唐朝的國力得到迅速恢復、發展、壯大,開創了一代“貞觀之治”,為大唐後來一百餘年的盛世奠定了堅實基礎。

    總結

    綜上所述,在“得位”上,楊廣和李世民都算不上“正”;歷史作為和才能上,兩人也都是“有野心、有文治武功”的君主。但是,因為最終治理的結果大相徑庭,一個走向亡國,一個為盛世奠定基礎,因此導致後世對兩人的評價的天壤之別,這也是較為中肯的。

    即便楊廣多麼雄才大略,即便他與李世民多麼相似,即便他有再多的不得已和被曲解,歷史的結局終歸是不能更改的。

    楊廣和他所在的隋朝,留給後人的,是那一條功在千秋的大運河,以及一聲無奈的嘆息。

  • 3 # 天宇的文史情懷

    要說唐太宗和隋煬帝有什麼相同點,那二人都差不多,都是殺兄奪皇位,而李世民還多殺了個弟弟,但是歷史對二者的評價確實不同,隋煬帝是昏君,李世民是千古一帝,為什麼會這樣呢?道理很簡單,成王敗寇嗎,因為中國向來是以成敗論英雄。

    公正的說隋煬帝楊廣也算是有為之君,興科舉修大運河,這都是有利於子孫後代的事,但是隋煬帝當皇帝后好大喜功,幾次遠征高麗大傷元氣,而且還橫徵暴斂,終於天怒人怨,最後兵敗身死,論了個可悲的結局。

    而李世民不同,李世民吸取了隋煬帝的教訓,李世民在位期間被稱為貞觀之治,李世民雖然也好大喜功,但是英明神武的李世民能很好的把握度,也就是李世民的對外征戰沒有超過人民的承受能力,這就是隋煬帝和唐太宗的不同之處。

    歷史向來由勝利者寫的,在文治武功方面隋煬帝確實不如李世民,所以對二者評價不同也正常。

  • 4 # 卓達典範

    此命題有錯誤,唐太宗是殺兄奪皇位沒有錯,但是隋煬帝是奪皇位之後才殺兄的。

    隋煬帝即楊廣,是一個極能裝的人,並能投其所好。太子楊勇敏而好學,善於寫詞賦,性格寬仁和後,率性任情,沒有虛偽作假的行為。但是楊廣不同,簡約樸素,極其謙卑,以製造好的名聲,另一面夥同楊素、獨孤皇后不斷陷害楊勇。最終,開皇十二年十一月,隋文帝廢楊勇,十二月,改立楊廣為皇太子。後來,楊廣輕薄陳夫人,陳夫人告知隋文帝,隋文帝想廢掉太子楊廣,立楊勇為太子。但無奈楊廣羽翼已豐,一系列的陰謀得逞後,隋文帝不但沒有廢掉楊廣,反而把自己的命給搭上了。所以,楊廣弒父的可能性非常大。楊廣即位之後,便假傳隋文帝遺囑,逼迫楊勇自盡,以除後患。之後,更是殺害了自己的弟弟們和侄子們,可謂喪心病狂。楊廣好大喜功,把自己當做千古一帝,與秦皇漢武比高,修造京杭大運河,西巡張掖,開拓絲綢之路,始典定科舉制度,建進士科,回覆國子監、太學以及州縣學,營造東都洛陽,徵高句麗,雖建有不世之功 ,但絲毫不體察明情,造成“天下死於役”的情形,民不聊生,哀怨四起,最終自縊身亡。

    唐太宗李世民,“玄武門之變”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當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時候,只有背水一戰,奮力一搏了,還好贏的是李世民。在權力面前,兄弟父子都可以反目成仇。李世民的仁德使得歷史評價高了許多,“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能唯才是用,能開四方之門納諫,也沒有自己的侄子及其餘兄弟趕盡殺絕,比起隋煬帝來可謂是仁慈開明許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勞動合同未寫明崗位、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