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蜘蛛人的日常生活
-
2 # 西門不帶刀
趙高沒法與魏忠賢和李蓮英相提並論的,並不是因為趙高能力不如魏忠賢和李蓮英,而是因為趙高他不是太監。 趙高有一個女兒,他的女兒嫁給了當時的咸陽令閻樂(就是這個閻樂秦二世胡亥就親手殺了)。
普及個知識點:“中興之初,宦官悉用閹人,不復雜調他士”。也就是說:從漢光武帝建立東漢以後,那時的宦官才全部用閹人用太監。 說完趙高,我們再說真正的太監魏忠賢和李蓮英,誰更成功?李蓮英就真是個伺候人的,真懶得說他(他除了會捧慈禧的臭腳之外一無是處)。第一大太監——必須是魏忠賢。
先說一句魏忠賢:忠賢不死,明朝不滅。這話說的一點兒都沒錯。魏忠賢是個大太監,是個大貪官,人稱9000歲,徒子徒孫滿天飛,史上唯一一個活著就有生祠的太監,把持朝政,一手遮天。這些話說的一點兒都沒錯。少校先用一大堆的貶義詞來形容魏忠賢。目的是為了說後面的真實情況:
1.忠賢在世時:國庫不缺銀子,軍隊不缺銀子,皇帝不缺銀子。
2.忠賢在世時:關寧防線得以組建,孫承宗,袁崇煥,滿桂,祖大壽委以重用。
3.忠賢在世時:普通老百姓壓力不大,還能活下去,沒有老百姓造反的(5人墓碑記中那5個工商業者造反的除外)。
上面的三條都涉及到了一個字錢,那錢是哪兒來的呢?魏忠賢,從工商業收稅。魏忠賢在世的時候,大力從工商業收稅,同時壟斷鹽鐵礦的國家經營,但從來不從苦哈哈的農民身上加稅。他大力壓制東林黨人,維護皇權。所以天啟帝才能夠安安穩穩的做他的木匠。
而魏忠賢被崇禎殺害後呢?東林黨人,佔據朝廷,首先便停止了從工商業收稅(因為他們就是工商業的代表),美其名曰:皇帝不與民爭利;其次大肆將國家礦山,鹽鐵經營佔為己有。
但是養軍隊要錢,養龐大的官僚機構要錢,養崇禎皇帝也要錢,錢從哪來?從那些靠著一畝三分地養家餬口的農民身上收啊!!!所以崇禎末年,農民起義不斷,李自成,張獻忠,高迎祥,農民造反,愈演愈烈。歸根結底就一句話,不造反就得餓死。
所以少校本人一直認為崇禎是個昏君,真正的昏君。
-
3 # 滄海拾遺錄
首先要糾正一下,明朝魏忠賢、清朝李蓮英是太監出身,這個毋庸置疑。但對秦朝宦官(注意不是太監)趙高來說,他是否淨身進宮有爭議,因為在東漢光武帝之前,對宦官是否一定要閹割淨身沒有強制性要求,從史料來看,趙高有一個女兒,女婿是曾擔任長安令的閻樂,正是此人奉趙高之命來到夷吾宮逼死了秦二世胡亥。從這個角度看,趙高是正常人的機率較大。當然拋開出身不論,趙高在三人中,無疑是在皇宮內職業生涯最成功的的一位,畢竟趙高以一己之力,就可以把強大的秦帝國在短短三四年內搞破產,就可以幾乎完全控制秦二世胡亥,攛掇他殺光了秦始皇的所有兒女,還處死了那些跟隨秦始皇統一六國立下赫赫功勞的文臣武將們,如蒙毅蒙恬兄弟、左丞相李斯、右丞相馮去疾,將軍馮劫等,嚴重損害了朝廷的根基,可以說是趙高以一己之力就摧毀了大秦帝國,是大秦帝國滅亡的最大推手。
在兩位貨真價實的太監裡,魏忠賢無疑是最成功的,有清一代,歷代皇帝對外戚和太監干政保持高度警惕,基本上沒有出現太監可以控制朝政的情況,李蓮英也不例外。李蓮英的確是繼安德海之後,慈禧太后最得寵最信任的太監之一。但李蓮英一貫小心謹慎,牢記自己的奴才身份,雖有索賄納賄之舉,但在晚清治理體制下,大清的實際統治權牢牢掌握在在慈禧太后手中,慈禧太后嗜權如命,李蓮英自然沒有機會干預軍國大事。
反觀魏忠賢,雖然也是太監出身,但魏公公在天啟年間,備受明熹宗朱由校的信任,再加上秉筆太監的身份,擁有“擬紅批朱”的權力,實際可以代表明熹宗對外發號施令,在皇權的默許之下,內廷的權力全面壓制住了相權。魏忠賢的太監仕途可謂非常成功。主要是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是權傾朝野,生殺予奪。雖然魏忠賢本身沒有權力,但得到了明熹宗的背書,也就代表皇帝發號施令,權傾朝野,形成了以其為首的“閹黨”,將當時在朝堂上實力強勁的東林黨人打壓得喘不過氣來,還能在全國各地建立“生祠”供奉自己,人稱“九千歲”。
二是魏忠賢擅權期間,明帝國國勢止住了快速下滑的頹勢,沒有出現太大的亂子。正常情況下,一個王朝要想實現穩定支撐下去,要滿足以下方面:一是要有維繫朝廷運轉的穩定財源。二是朝廷各方面的政治力量要有效制衡。三是邊疆戰事要能穩定控制,避免外患坐大。如果能做到上述三點,王朝就能勉力支撐下去。在魏忠賢當權期間,雖然他個人弄權,但也不希望帝國崩塌,這對其個人有害無益。因此,他儘可能為朝廷補臺。首先,極力打壓清談以清流自詡的東林黨,包括動用東廠和錦衣衛逮捕和處死部分東林黨人,手段雖然強硬殘酷,卻也削弱了東林黨的力量。其次,恢復在江南富庶地區徵收礦稅,進一步充盈國庫,同時減少對西北乾旱地區的農業稅徵收,在一定程度上穩固了帝國財政。最後,為遼東戰場補充軍費,重用堅持抗戰的孫承宗和袁崇煥,取得了一定戰果,暫時穩固了北方邊疆局勢。
總的來看,魏忠賢代替天啟帝掌控朝政的那幾年裡,不管他出於什麼考慮,做的不少事情還是有利於國家穩定的。畢竟大明江山將傾之際,更需要的是能辦實事的循吏,而不是所謂的只會耍嘴皮子罵人的清流人物。天啟帝去世後,魏忠賢失去了靠山,很快被東林黨反撲,身死名滅。我們並不是為魏忠賢翻案,事實表明,失去了壓制,以東林黨人為首的文臣更加肆無忌憚,即使是崇禎皇帝有心振作,但群臣都打著小算盤,皇帝也無力有效約束群臣,再加上天災人禍,明朝快速滑向了滅亡的深淵。
回覆列表
如果說秦王朝趙高是太監的顛峰,那是因為天下對太監這一階層還沒有足夠的防備之心,可是都防備到明朝了,經歷了那麼多宦官禍國、制定了那麼多限制制度,還能出現如此之權勢遮天的大太監,只能說魏忠賢才是歷代太監的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