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相聲觀止

    康熙帝姓愛新覺羅,名玄燁,是順治帝的第三子,順治十一年(1654年)三月十八日生於景仁宮。玄燁雖然貴為天子,但八歲喪父,十歲喪母,少年時代就成了孤兒。這不幸的遭遇給他帶來許多政治的、人情的煩惱,同時也造就了他獨立思考、奮發圖強的個性。

    順治帝臨死之前,遺詔命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和鰲拜四人為輔政大臣,叫他們共同輔佐年僅八歲的玄燁做皇帝。這四個人受命後,曾在順治帝的靈前宣過誓,說他們要“協忠誠,共生死,輔佐政務”,並且保證“不私親戚,不計怨仇,不聽旁人及兄弟子侄教唆之言,不求無義之富貴”,“不結黨羽,不受賄賂”等。但是,這些誓言保證不久都化作了泡影,輔政的大臣變成了少年天子的絆腳石。

    四個輔政大臣中,索尼年老早死,遏必隆追隨鱉拜,蘇克薩哈與鰲拜有矛盾,康熙六年(1667年)時被鰲拜誣陷致死。鰲拜是個專橫跋扈、野心勃勃的人物。他肆無忌憚地貪汙受賄,結黨營私,瘋狂地擴張自己的權力和財富;並以維護祖宗之法為藉口,把順治時期的某些進步改革一個一個地推翻。鰲拜還欺康熙年幼,經常在康熙面前呵斥大臣,甚至吼叫著同康熙爭吵不休,直到康熙讓步為止。面對這樣一個咄咄逼人的傢伙,康熙應當怎麼辦呢?下令逮捕嗎?不成。

    因為這個人不僅大權在握,而且還有一大批黨羽,弄不好要出大亂子。康熙六年(1667年),玄燁已經十四歲,依照規定,他可以開始親政了。此時他雖然還是個少年,但他天資聰慧,機智過人,加上平素努力學習歷代統治經驗,已經開始向成熟的彼岸過渡了。於是,他不動聲色,悄悄地開始準備剷除鰲拜。古人說:

    欲擒故縱。玄燁對鰲拜也是採用的這種麻痺戰術。他曾給鰲拜父子分別加過“一等公”“二等公”的封號,以後又分別加了“太師”“少師”封號。至此,鰲拜父子也真到了位極人臣的地步。然而,加封不過是一種表面現象,而且是一種假象。玄燁親政後不甘做傀儡皇帝,他同鰲拜的矛盾無法掩飾地日益激化起來。到康熙八年(1669年),鰲拜自恃位高權重,經常藉口有病不上朝。有一次玄燁去探望鰲拜,御前侍衛和託發現鰲拜神色反常,便迅速走到鰲拜床前,揭開席子發現一把匕首。鰲拜見此情景十分緊張。玄燁卻出人意外地笑了,說:“刀不離身是滿人的故俗,不足為怪!”當場穩住了鰲拜。回宮後,玄燁以下棋為名,立即召大學士索額圖入宮,謀劃剷除鰲拜之事。在此之前,他以演習摔跤為名,訓練了一批身強力壯的少年,為擒拿鰲拜做準備。現在,終於到了實施他的計劃的時刻了。一天,當鰲拜入宮去見玄燁時,便人不知鬼不覺地被一群演習摔跤的少年擒住,並立即被投入監獄。玄燁監禁了鰲拜後,公佈了鰲拜的三十條大罪狀,逮捕、懲辦了鰲拜集團的首惡分子。後來,鰲拜死於獄中。玄燁解決了鰲拜之後,還為以前受鰲拜打擊迫害的人平反昭雪,下令永遠禁止圈佔民地,限制奴僕制度,放寬逃人法,改革政府機構,恢復被鰲拜取消的內閣和翰林院。由於玄燁這些決定深得人心,因而進一步鞏固了清朝的中央集權。

    剷除權臣鰲拜,使少年的康熙帝在政治上從此擺脫了充當傀儡的煩惱,為他日後施展自己的雄才大略創造了條件。

    但是,少年時代的康熙帝還有第二個煩惱——科學的煩惱。這種煩惱在當時的具體事件就是清初的歷法風潮。

    清朝定都北京後,曾經為明朝修改曆法的一些西方傳教士,又投靠了清政府。以湯若望為首的耶穌會士們,在順治帝當政期間,受到極為優惠的待遇。

    由於修改曆法取得成績,湯若望被任命為欽天監的監正(相當於國家天文臺臺長),還被賜予“通玄法師”的稱號。順治帝死後,康熙年幼,鰲拜排斥一切進步事物。可巧有一個名叫楊光先的人,上書給清政府,說明末科學家徐光啟借鑑西方科學是“貪其奇巧”“陰行邪教”,有陰謀;又說湯若望陰謀推翻清朝,在《時憲曆》上印有“依西洋新法”五字,是向全世界宣示清朝屈服於西方,應將湯若望等人處死,恢復舊曆法。在鰲拜操縱下,議政王會議、禮部、刑部決定廢除新曆法,並殺了一批主張用新曆法的人。僅僅由於康熙祖母的庇護,湯若望才免於一死。湯若望下臺後,楊光先被任命為欽天監監正。楊對天文曆法並無新的研究,對中國古老的一套也不熟悉,所以推算的錯誤屢屢出現。這時,玄燁已經十五六歲,他一面醞釀著消滅鰲拜勢力,一面思考著解決新舊曆法爭議的途徑。

    當時,他還沒有能力從科學上分清這場鬥爭的是非,因而十分苦惱。但他知道,只有拋棄偏見,並用實驗的方法來檢驗新舊曆法,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他派大學士李霨等人向楊光先和西方傳教士南懷仁等宣讀他的指示:不準心懷偏見,不許固執己見,“務須實心,將天文曆法詳定,以成至善之法”。後來經過多次測量、推算,楊光先等人的舊法總是不準,而南懷仁的新法則比較準確。但楊光先的理論很厲害,說:“皇上是堯、舜的繼承人,應該用堯舜以來的老黃曆,假如改用西洋曆法,那麼堯舜以來的諸書禮樂、文章制度就都完了!”所以,“寧可使中國無好曆法,不可使中國有西洋人!”康熙帝對此非常反感。到康熙八年(1669年)五月,鰲拜集團倒臺。七月,南懷仁等傳教士控告楊光先“依附鰲拜”,要求將楊處死。康熙帝雖然支援新曆法,但反對把這場科學上的公案引入政治鬥爭的邪路。所以,他決定寬大處理:“楊光先本當依議處死,但念其年老,姑從寬免,妻子亦免流徙(流放)。”

    清初的歷法爭議,對少年的康熙帝產生了極大的刺激。他後來回憶說:“新舊曆法兩派互相控告,死了不少人。在雙方辯論時,王公大臣中竟沒有一個人對曆法有了解。朕目睹其事,心中痛恨。所以在日理萬機之餘,專心學習天文曆法二十餘年,終於略知其大概,不至混亂。”

    在科學的是非面前無所依從,雖然是他少年時代的一大煩惱,但卻使他懂得了學習的重要性。康熙十五年(1676年),他下令欽天監的官員必須學習新法,對新法不掌握的人,不準升用。不過,康熙帝雖然學習西洋曆法,但他並不迷信和死守這些成果。他認為,新法使用年月久了,也會出偏差,也必須不斷修正。

    少年時代的康熙帝,在政治上剷除了鰲拜集團,在科學上分清了曆法爭議的是非。這兩件事,顯示了他的確具有卓越的智慧,有統治國家的巨大魄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情牽一線結局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