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寶貝上一年級了,書出乎意料的多到不行!作業也如此,還有各種練習題冊,六點下班!吃過飯七點半!好了!趕緊給兒子作業各種家長簽字,忙到現在九點多了,我滴個神呀,你們有這樣嗎?你們是如何應對的?
6
回覆列表
  • 1 # 妮子妮麻麻

    在小學低年級,甚至是在幼兒園階段,放學後家長的陪伴教育尤其重要。透過陪伴,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透過陪伴,發現孩子在學習方法上的問題並及時幫助改正。透過陪伴,逐漸幫助孩子養成自己檢查作業的習慣……長此下去,到小學高年級以後,家長的負擔就將會大大減少,孩子將會進入自主學習的良好迴圈中。

    1.家長一定要保持冷靜和正常的一個態度。低年級時每天陪伴孩子,是家長必須要付出的時間和精力,不要煩躁,更不能出口抱怨。孩子是能很輕易感受到家長的情緒的,如果你把這種反感的情緒傳遞給了孩子,怎麼可能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極端地說,很有可能讓孩子開始抱怨作業多,抱怨老師嚴,直至厭學。

    2.低年級的時候,學習習慣的培養大於對作業對錯的計較。從小培養孩子的自制力,專注力,養成放學先寫作業,寫作業時不吃東西,不聽音樂,不幹別的,以養成正確高效的寫作業習慣。

    3.低年級的時候,在給孩子批改作業時,也有一些小技巧。

    一定要先表揚孩子,再指出其中某些需要改進的地方。比如,可以說“寶寶今天寫作業比昨天快多了,真好。就是咱們來仔細看看,這個字你是不是少寫了一個點兒?”

    剛開始寫作業,肯定錯誤一大堆。但每天只著重糾正1到2項就可以了,千萬不能把孩子的作業批得一無是處,這樣會讓孩子對自己喪失信心,不認真寫作業了。比如,今天就只糾正孩子寫字的時候豎線不直的問題,至於其他的橫線呈波浪,字的結構不合理等等問題明天再說。

    4.孩子的學習是一個反覆學,學反覆的過程,家長千萬不要以為今天給孩子指出來了,孩子以後都一直會把這一點做得很好。那絕對是不可能的!肯定會是反覆錯幾次以後,孩子才會徹底弄明白,記清楚的。

    5.最後一點尤為重要,家長一定要對自己孩子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在低年級,孩子間的差異是非常明顯的。有的天才孩子一教就會,但大部分孩子需要反覆教,反覆學才能弄明白,甚至有一些年齡小或反應慢的孩子怎麼教都不會。針對自己孩子的情況,引導孩子找到自己的學習方法,不急躁,不攀比。

    6.孩子是自己親生的,學習肯定不會是生命中僅有的部分。家長陪伴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孩子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做到更好,這樣就足夠了。畢竟,比爾蓋茨只有一個。

  • 2 # 三大愛好的我

    逐漸適應

    今天是小子上學的第二天,其實,今早叫他起床的時候,他是老大不情願的,嘴裡嘟囔著,我就是不喜歡上學!

    我說,你看你周圍的小朋友和你一般大小的,有不上學整天待在家裡的嗎?

    他還睡意朦朧得,搖了搖頭。

    上廁所,刷牙,洗臉,喝水,吃飯,穿衣服,穿鞋子……,一系列動作,都需要在督促下完成。

    然後,就是書包,檢查一遍書包,千萬別忘了帶應該帶的東西。

    小子說,我還是喜歡吃奶奶做的飯菜,香,好吃。我不喜歡小飯桌!

    我說,你奶奶根本就來不及,你想把你奶奶累死嗎?

    小子就不說話了。其實,他心裡很明白,只不過是還想掙扎一下子罷了。

    昨天,其實是我最擔心的一天,俗話說,萬事開頭難,畢竟第一天嘛。我就擔心小子嫌棄小飯桌的飯菜不好吃,哭叫著要回家吃飯,那才讓我左右為難來。

    我也心平氣和地跟小子說了,因為奶奶的年齡、身體緣故,沒法中午接送你還有給你做飯吃,你只能是吃小飯桌!

    小子昨天的表現讓我很感動,待我說完後,他沒有了以往的接話吧的反駁,而是默默地接受了這個現實。

    我和他對話,基本都是站在一條線上上的,沒有因為他是小朋友,我就故意說的幼稚,相反,我總是拿他當個成年人看,並和他交流。

    這個暑假,我沒有讓小子報幼小銜接班。

    我小的時候沒有,但我依然認為沒有這個必要。因為,在家裡,我照樣能教會他一些漢字,基本的加減法,也能夠簡單得看書了,能寫自己的姓名了,這就夠了。當然,最為重要的是,這兩個月的暑假,基本上都能讓他每天看書,保持閱讀的習慣。

    我想與其盲目的跟從,把責任推給各種各樣的輔導班,幼小銜接班,還不如踏實得做好父母應該做的,或者說能做的,就是言傳身教得給孩子樹立一個榜樣的形象。

    在我們國家,上行下仿,尤為嚴重。說到底,這還是一個家教的問題!!孩子從一出生就會根據身邊最親近的人的言行舉止進行模仿,而且越來越會惟妙惟肖。

    和他一塊看書,給他講書,幫他預習功課,給他簽字。他媽呢,則幫他整理書包,做好後勤工作。他奶奶呢,就是每天下午的接他回家,陪他玩耍,做飯吃。三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轉,這就是現在的生活現實。

    當然,這有可能是因為剛一開始,一切都還沒有頭緒的原因。希望是,一個周兩個周後,小子能養成自己的規律,知道自己該幹什麼,不能幹什麼,自己動手整理書包,不用再催促地看書寫字。知道自己要複習功課,還要預習功課,知道認真寫完作業後就可以輕鬆地玩耍……。

    如果說,那是一根軌道,那麼父母就是把孩子拉到正確的軌道上來,然後幫他走一段路,然後,他就要自己走自己的路了。這樣的人生,可能會走彎路,但至少不會走錯路吧?!

  • 3 # 老師媽媽說

    從幼兒園到一年級的確是一個很大的跨越,家長和孩子都需要慢慢適應啊。

    相比較來說,孩子還容易適應一些,他們面對新環境有新鮮感,老師也想法設法地讓孩子適應新學校新老師新同學。

    而對家長來說,不但要接送,還要陪著寫作業,完成各種表格問卷,根據各個老師的不同要求準備文具,的確很惱火啊!

    不過家長也只能慢慢適應。因為小學一年級是孩子各位學習習慣養成的最佳時期。這時候把學習習慣養好了,以後孩子的學習過程就會輕鬆很多。家長自然也就輕鬆了。

    這個階段家長還是應該陪著孩子每天第一時間完成作業,每天閱讀課外書,自己收拾書包文具等物品。這些瑣碎小事做好了,孩子的學習會輕鬆,家長也會省很多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表兄妹不能結婚麼?表兄妹結婚在以前是可以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