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京泰滋補養生

    最高境界,當然是從哪裡來,回哪裡去,原來是什麼,就還原回原來的樣子。比如我們造出來原來沒有的塑膠,那塑膠原來是什麼東西,什麼狀態,就把塑膠還原回去。這裡是天地迴圈往復,有迴圈才能持續發展。否則,一切資源都是有限的!

  • 2 # 長春金屬雕塑裝飾

    除非治理到人類消滅,地球沒有植物,動物,光禿禿的徹徹底底乾淨了。和月球一樣靜。

    怎見得,植物也汙染環境,落葉,雜草都埋汰,動物拉撒也不衛生,,人也不必吃飯,做飯就生火,生火就有煙,煙不符合環保,所以人得餓死不吃飯,養畜禽更不好,糞便汙染環境 禁養。這是環保最高境界

  • 3 # 南雋一

    汙染治理的最高境界,感覺更像是一個哲學問題?如果一定能達到某種境界,目前來看,應該就是生態文明的實現吧。

    汙染治理涉及到很多方面,水汙染,空氣汙染,土壤汙染,噪聲汙染……如果你進入一片原始森林,你就會發現,你能想到的所有的汙染都不存在了。這大概就是理想狀態下汙染治理的最高境界,但這是不現實份,總不能為了治理汙染讓所有的人迴歸到原始社會,住進原始森林去吧?汙染要治理,經濟社會也要發展,這才是我們汙染治理要達到的目標。

    我們一直在批判“先汙染,後治理”的發展模式,但是這個模式卻被很多國家重複著,即便是當今發達的西方社會,在工業發展的初期,也經歷了很嚴重的環境汙染,如歐洲的萊茵河,曾經被稱之為“歐洲的下水道”。後來人們開始覺醒,明白髮展的同時要兼顧環境保護,人要與自然和諧發展,要實現可持續的發展,於是開始了對萊茵河的治理。從保護萊茵河國際委員會(ICPR)的成立,到鮭魚洄游計劃的成功實施等等,經過幾十年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投入,萊茵河終於恢復了往日的生機,萊茵河汙染的治理,也成為環境汙染治理的經典案例。

    如今的中國也面臨這樣的情況,發展過程產生了環境汙染,而隨著國民環保意識的提高,國家環保投入的不斷增加,使汙染治理的速度不斷加快。簡而言之,我們不能走“先汙染,後治理”的老路,我們要走生態文明的發展道路。

    所謂的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個新的階段,即工業文明之後的文明形態;生態文明是人類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這一客觀規律而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生態文明是以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生、良性迴圈、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社會形態。

    生態文明已成為中國未來發展“五位一體”的一部分,也是目前我們有望在汙染治理過程達到的最高境界!

  • 4 # 上旺

    境界,何為境界。冶髒亂差無非是為了人們的生活更好,更方便。不要成為百姓的負擔,怨言才好,所謂群眾的眼睛是雪亮!

  • 5 # 上一當芝麻油

    回到四十年前的那種自然迴圈生活狀態,水是清的,天是藍的,空氣是純淨的,水裡有魚蝦,空中有飛鳥。鄉村有炊煙。

  • 6 # 無理數

    這裡我說一下治理方式的另一種境界。

    對於環保問題,不能說國家不重視,事實上環保投入很大,但很多人還是沒感覺到多大效果,這是為何?其一是治理需要的時間確實比較長;其二,這也是更重要的,就是效率不高,財力、時間成本被大量耗費掉。

    過去一講到環境治理,我們會想當然把它當作公共事業,所謂的公共事業那就得政府掏錢、政府管理,然後,政府也投入了很多精力去治理,但結果怎樣就不知道了。

    而問題是為什麼一定要把它當作一個公共事業呢?

    當產業不行嗎?

    我們來看一個案例,上海浦東的一個老港鎮,這是個以垃圾出名的小鎮,每天大量的生活垃圾,堆放在老百姓家門口,一到夏天臭得不行,大家都怨聲載道。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市政府借鑑了國際上一種比較成功的經驗——PPP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政府和私人組織合作經營,風險共擔,利益共享)。

    總結起來就是,

    政府做公共投資

    並引進社會資本

    專業團隊管理

    同時最佳化機制設計

    最後把那個垃圾堆放場變成生物發電廠。

    不過,也有很多人對PPP專案是很消極的,認為有很多地方引進來了但沒成功。

    這當然是有原因的,需要弄清楚哪個環節沒有做好。

    第一,公共投資怎麼投,投完了誰來管,這些事情要特別重視,否則資金有可能被暗度陳倉,造成無效投資、重複投資,要知道財政的錢是人民納稅交上來的,是不能絲毫浪費的。

    第二,社會資本參與了,那就要在商言商了:政府可以不掙錢,但是社會資本是得掙錢的。因此要它進來以後,機制設計必須要合理。

    第三,如何最佳化機制?

    進得來

    留得住

    上得去

    進得來,那門檻就不要太高,不要有過多的約束,應該鼓勵所有願意投資環境工程的進來,人家幫你去改善環境,你要想著怎麼去配合好,而不是去控制別人。

    公共政策可以向這些方面傾斜,比如少收甚至不收其所得稅,國家不差這點錢。如果剛開始裝置成本比較大,可以在收增值稅之前先把裝置費用從基數中免去,另外,增值稅裡邊的營業稅也可以免收,因為一開始是沒有多少營業收入的,收營業稅的話那企業就更不容易經營下去了。

    當然,這些方法還不足以讓一個企業去經營好環境產業,還得充分發揮雙方的優勢,比如資金不足,而且銀行說你風險大,不看好你的盈利,不敢給你貸款,那政府可以貼息、擔保,以提高投資方的積極性。

    留得住,那就要可持續發展,而不是一錘子買賣。因而需要一個政府部門、企業聯合工作的機制,去把一件好事辦成一個可持續的事。

    上得去,最後需要辦出水平來,不斷完善進步,帶領其他地方一起做好環保工作。

    這時侯其他人就不再否定你,因為你一步一步把它做好,真正做出有用的事情來,而不是一味抱怨而又袖手旁觀。

    那麼,這個環境工程建設中始終存在的投資捉襟見肘的難題,就能夠得到很好地解決,更重要的是,它還解決了效率問題。

    這是經濟學思維的魅力,可惜,它被用得很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蒜爆魚肚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