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臨床藥師之聲
-
2 # 小荷醫典
乙型病毒性肝炎怎麼治療?預後如何?
急性乙型肝炎一般為自限性疾病,約90%以上經過充分休息、適當的營養和應用一般護肝藥物即可痊癒。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療主要包括抗病毒藥物治療,抗炎保肝治療及抗纖維化治療。總體來說,早期、規範治療,可以有效控制病毒發展,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
常用抗病毒藥物有拉米夫定、恩替卡韋、阿德福韋酯、替諾福韋酯、丙酚替諾福韋等核苷酸類似物,一般為口服藥物;干擾素類,如干擾素-α(INF-α)、聚乙二醇干擾素-α,一般為注射用藥。
抗炎保肝藥物包括抗炎類藥物如異甘草酸鎂注射液;抗氧化類藥物如水飛薊素類、雙環醇等;解毒類保肝藥物如谷胱甘肽、N-乙醯半胱氨酸(NAC)及硫普羅寧等;肝細胞膜修復保護劑:代表藥物為多烯磷脂醯膽鹼等;利膽類藥物:S-腺苷蛋氨酸(SAMe)及熊去氧膽酸(UDCA)等。
抗肝纖維化藥物目前還缺乏有肯定臨床療效的藥物。可酌用扶正化瘀膠囊、複方鱉甲軟肝片、安絡化纖丸及肝復樂等。
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是一種傳染病,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導致的肝臟炎症性疾病。目前對於存在抗病毒治療指徵的乙肝患者,首選的是丙酚替諾福韋或者恩替卡韋抗病毒治療。乙肝患者接受藥物治療的同時,還應注意生活方式特別是飲食方面的調整,合理飲食對於乙肝恢復有積極作用。
本內容由青島市中醫醫院 消化內科 副主任醫師 吳軍稽核
點這裡,檢視醫生回答詳情
慢性乙型肝炎(HBV)治療主要包括抗病毒、免疫調節、抗炎保肝、抗纖維化和對症治療,其中抗病毒治療時關鍵,只要有適應證,且條件允許,就應進行規範的抗病毒治療。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療主要是抗病毒治療,目標是持久抑制HBV的複製和使肝臟疾病緩解,減少傳染性,減少肝組織病變,減少或阻止肝硬化或肝癌的發生。
目前應用的抗病毒藥物主要有干擾素和核苷類似物兩大類。
干擾素是最早用於臨床的抗肝炎藥物,具有廣譜的抗病毒活性,目前在中國廣泛使用的主要是α1和α2干擾素,包括α1b、α2a和α2b干擾素,近年又上市了長效干擾素——聚乙二醇α干擾素,只需每週給藥一次,且比普通α干擾素的不良反應較少。
核苷類似物具有很好的抗病毒療效,長期口服能夠持續抑制HBV的複製,口服給藥生物利用度較好,比干擾素使用方便。主要用於治療處於HBV病毒活動期和血清轉氨酶持續升高的肝功能代償期的成年慢性乙肝患者,常用的藥物包括拉米夫定、阿德福韋酯、恩替卡韋、替比夫定、替諾福韋。
由於乙型肝炎患者可發展為肝硬化、肝癌,所以必須定期(3~6個月)進行病毒學、肝功能、甲胎蛋白和肝臟影像學檢查。抗病毒治療的療效評定標準如下:①完全應答(顯效):ALT復常,HBV DNA和HBeAg、HBsAg均轉陰;②部分應答(有效):ALT復常,HBV DNA和HBeAg轉陰,但HBsAg仍陽性;③無應答(無效):未達到上述指標者;④持續應答:完全應答(顯效)或部分應答(有效),停藥後6~12個月仍為顯效或有效者;⑤復發:治療結束時為顯效和有效,停藥後6~12個月內出現ALT異常及HBV DNA陽轉者。#2021春節醫路守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