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清說歷史課

    1、繡春刀是什麼樣的刀?

    目前所知,就繡春刀的形制而言,目前並沒有什麼定論。有研究者根據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出警圖》中官員佩刀的形象,推斷其所佩腰刀即所謂“繡春刀”。該圖區域性如下:

    這不失為一個合理的推斷。不過,目前也沒有與此圖相配的文字資料能證實此刀確實名為繡春刀。且圖中刀鞘內的刀身上又有何細節,也無法得知。

    同時,還有另一條有關繡春刀形制的文字史料不容忽視。孫承澤《春明夢餘錄》卷63《錦衣衛》雲: 錦衣衛堂上官每駕出則戎裝、帶繡春刀扈從。繡春刀極小,然非上賜則不敢佩也。 孫承澤在崇禎朝官至刑科都給事中,是可以參與各類朝會、儀禮的重要官員,他的意見應得到重視。

    此處用“極小”形容,則此刀恐非上圖中所示的腰刀樣式,而是一把短刀了。在新的證據出現之前,繡春刀究竟是何形制,仍是一個謎團。

    至於這形制不明的刀上又寄託了什麼武術,就不得而知了。至少在明代的史料中,毫無對繡春刀的材質、效能及實戰方式的記述。

    2、什麼人使用繡春刀?

    事實上已經有人普及過,錦衣衛中只有“堂上官”也就是衛中帶掌衛事、僉書管事等差的主要負責官員才會在皇帝上朝、出行時佩戴繡春刀。

    至於儀仗中的一般校尉、將軍等人在史料記載中不過是“佩刀”而已,無特殊指明刀種。況且繡春刀亦非錦衣衛官的專利。

    萬曆《明會典》載大朝會時有兩員掌領侍衛官“俱鳳翅盔、鎖子甲、懸金牌、佩繡春刀。一員侍殿內東,一員侍殿內西。”(申時行等《大明會典》卷142《侍衛》)這掌領侍衛官便非錦衣衛官,而是由勳臣、外戚及駙馬等貴戚充任的。其所管理的侍衛人員除錦衣衛下轄的大漢將軍外,還有由貴戚子弟充任的勳衛和散騎舍人、府軍前衛帶刀官、神樞營紅盔將軍、五軍營帶刀官軍等多種來源的人員,亦不在錦衣衛管理範圍。(出處同前)要之,保衛皇帝本人這種重大事宜,在皇權體制下往往不會只由一處官署負責,而是多方裝置,以防變生肘腋。

    除此之外,也有高階武將獲賜繡春刀者,如天順二年時以都督同知銜充任甘肅左副總兵的毛忠,英宗“遣使就鎮賜明甲、鳳翅盔、繡春刀以壯軍容”。(焦竑《國朝獻徵錄》卷9,鄧廷瓚《伏羌伯贈伏羌侯諡武勇毛公忠傳》)毛忠是歸附明朝的蒙古人後裔,並非錦衣衛官員。

    到了晚明時期,據禮部尚書于慎行所記: 本朝文武大臣扈從車駕,則賜繡春刀、椰瓢、茄袋。(《谷山筆麈》) 則凡是作為大臣、扈從車駕出行者都有機會獲賜繡春刀。繡春刀在這裡與喝水的椰瓢、裝什物的茄袋並列,不由得令人生疑,這繡春刀的原型是不是功能性的隨身短刀?不過這也只是一種推測,還缺乏關鍵的直接證據,此處不再贅述。

    除上述貴族、高官外,還有以太醫院官身份獲賜繡春刀者,如正德朝的醫士吳傑,因為武宗治好了肚子疼而獲賜繡春刀: 頃之試馬御馬監,腹卒痛,公進理中湯,立愈,賜繡春刀一,銀三十兩。自是上所遊幸,公必從。嘗侍上臥,至以肩倚上。或摩撫玉體,有不以屬左右近幸,而以屬公。(焦竑《國朝獻徵錄》卷78,唐順之《太醫院院使暘谷吳公傑傳》) 按傳中敘述,吳傑曾拒絕武宗賜予其“禁衛”銜的想法,認為自己本職是“以藥囊侍陛下”,可見其絕非錦衣衛官、更不自認武人,但他對繡春刀卻可坦然接受。而除了毛忠這樣的鎮守邊關的猛將外,其餘那些負責皇帝保衛工作的貴戚與錦衣衛堂上官,也不會有多少靠個人武藝拔刀上陣的機會,而更多地是憑個人的政治可靠性受到皇帝的信任。這說明繡春刀雖然具有刀的外形,它作為一種符號時卻主要代表著皇帝的恩寵而非個人的勇名。

  • 2 # 歷史哈哈哈

    1. 錦衣衛的裝備。看到電影裡錦衣衛的形象一般是飛魚服和繡春刀。飛魚服是僅次於蟒袍的正式服裝,不是誰都可以穿的。

    2.除此之外還有鬥牛服和蟒袍。特別是蟒袍,僅次於皇帝的龍袍,能夠穿蟒袍的表明擁有極大的榮寵。除了服裝還有武器裝備,繡春刀是錦衣衛的標配,輕巧短小,除非御賜不得隨意佩戴。

    3.並非所有的錦衣衛都穿飛魚服的,飛魚服是皇帝賞賜給大臣或者是官階在正三品以上的官員才有資格穿的,一般是在重大場合,例如祭祀等這些場合上面他們才穿的。平常辦案,他們極有可能是穿著便服。

    4.還有繡春刀。繡春刀有點類似與日本刀,聽說是融合了唐刀等一些刀的優點,至於繡春刀到底長什麼樣、有多鋒利這個目前還不得而知,因為現在還沒有繡春刀的實物出土。而且繡春刀也不是人人都可以佩戴的,錦衣衛校官以上的官員是可以佩戴繡春刀的,當然其他大官也是可以佩戴的。所以繡春刀並不是錦衣衛獨有的

  • 3 # 奇葩事情一起說

    不是的。

    首先,繡春刀不是一種刀的名稱,而是明代皇帝賜給錦衣衛武器的統稱,所以說繡春刀的制式不盡相同。繡春刀雖然是明錦衣衛的制式武器,但其實數量極少。並不是所有的錦衣衛都有一把繡春刀。據歷史記載,在錦衣衛中只有“堂上官”,也就是主要負責皇帝上朝、出行時的錦衣衛才可以佩戴繡春刀。至於其他人,佩戴的刀種並無詳細說明。

    不過這裡需要指出的是,繡春刀並不是錦衣衛官的專利。明朝時期,也有高階武將擁有獲取賜繡春刀的資格。到了晚明時期,則凡是作為大臣、扈從車駕出行者都有機會獲賜繡春刀。而且一定品級以上的官員,才有資格獲得繡春刀,它可以透過御賜的方式賞賜給大臣就如蟒服飛魚一樣,繡春刀不過是身份象徵,屬於皇家御用物品,並非實戰用具。

    除上述貴族、高官之外,還有以太醫院官身份獲賜繡春刀者,如醫士吳傑,因為醫治好了武宗的肚子疼而獲賜繡春刀:除了毛忠這樣的鎮守邊關的猛將外,其餘那些負責皇帝保衛工作的貴戚與錦衣衛堂上官,也不會有多少靠個人武藝拔刀上陣的機會,而更多地是憑個人的政治可靠性受到皇帝的信任。這說明繡春刀雖然具有刀的外形,它作為一種符號時卻主要代表著皇帝的恩寵而非個人的勇名。

    因為古代繡春刀數量很少,加上明朝後期兵器質量非常差,很難長期儲存,而且到了清朝就不再使用繡春刀了,所以我們現在很少有機會可以看見真正的繡春刀遺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構築和建築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