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人的口語中稱小女孩有一種特殊的叫法,叫做“丫頭”。在這裡,“丫頭”這一詞是作為人稱代詞使用的,若考其由來,早在宋代就有這種叫法。宋人王洋在他的《弋陽道中題丫頭巖》一詩中,其註腳即雲:“吳楚之人謂婢子為丫頭”。清代《紅樓夢》第六十二回中也有:“方吃了半盞茶,只聽外頭咭咭呱呱,一群丫頭笑著進來,原來是翠墨、小螺、翠縷、入畫、邢岫煙的丫頭篆兒,並奶子抱著巧姐兒、綵鸞、繡鸞八九人,都抱著紅氈子來了。”從這兩則引文來看,“丫頭”是指舊時大戶人家的婢女。
但揚州人稱“丫頭”還不盡如此,揚州人的稱呼中更多的是含有親暱的成分,這有點類似《紅樓夢》七十一回中賈母的一段話:“這才是鳳丫頭知禮處。難道我的生日,由著奴才們把一族中的主子都得罪了,也不管罷?”這裡的“鳳丫頭”是指王熙鳳,顯然賈母在這裡叫“鳳丫頭”是一種暱稱,在《紅樓夢》裡也只有賈母才有資格這樣叫王熙鳳。揚州人日常叫“丫頭”也是這樣,多數是家中長輩才能這叫,甚至還可以說成:“死丫頭,嚇了我一跳!”女孩聽到這話,一定知道不是責罵,會歡快地撲到大人的懷中。
但是,“丫頭”一詞最初並不是用作人稱代詞,而是特指孩童的一種頭髮梳理樣式。古代,揚州一帶的幼童與周邊其他地區類似,都是將頭髮整合兩束,分別盤於頭頂兩側,其形狀類似於牛角,故古人稱幼童時期為“總角之年”。
到了少年時期,無論男孩女孩一般都不戴帽子,而是將頭髮下垂,故謂之“垂髫之年”。隨著年齡的增長,男子到了二十歲要舉行冠禮,為他戴上帽子,謂之“弱冠之年”。而女子到了十五歲,就要把頭髮盤起來,用“笄”簪好,即謂之“及笄之年”。男子弱冠,女子及笄,都意味著成年了。
女子及笄後即留髮不剪了,要梳起左右對稱的雙髻,這雙髻類似於樹枝的丫叉翹於頭頂,所以古人把這種髮式叫做:“髻丫”,而揚州人則又稱為:“丫頭”。關於“髻丫”一詞,古代文字記載很多,如宋代陸游《浣紗女》一詩中即有“江頭女兒雙髻丫,常隨阿母供桑麻。”在揚州的出土文物中也有“丫頭”髮式的考古發現,最典型的是揚州北郊揚廟鄉一座唐代墓葬中出土的陶俑,這個陶俑是一個做舞蹈動作的女子,估計年齡在十二三歲,她的頭上就有“丫”字形的兩個髮髻。
揚州方言中還有“丫鬟”一詞,又作“丫環”。這個詞現在也是用作人稱代詞,是指婢女,但在古代最初也是指女子的髮式。這種髮式是把髮辮梳成環狀,左右各一,因婢女多梳此種髮式,故謂之“丫環”。清人袁枚在他的《隨園詩話》卷七中載有程宗洛的《揚州竹枝詞》,其中雲:“巧髻新盤兩鬢分,衣裝百蝶薄棉溫。”就是指這種髮飾。這種髮式在揚州出土文物中也有印證,揚州邗江曾發現一座南朝時梁代的墓葬,這墓穴裡有許多畫像磚,磚上塑有各種女性供養人共二十個,其中有大像四個,小像十六個。大像的髮式都是梳著高髻,看上去像是貴婦人,而小像則全部梳著雙鬟,這些小像顯然都是侍奉貴婦人的“丫環”了。在髮式變化中,“丫環”是在“丫頭”基礎上的一種發展和變化。
揚州人的口語中稱小女孩有一種特殊的叫法,叫做“丫頭”。在這裡,“丫頭”這一詞是作為人稱代詞使用的,若考其由來,早在宋代就有這種叫法。宋人王洋在他的《弋陽道中題丫頭巖》一詩中,其註腳即雲:“吳楚之人謂婢子為丫頭”。清代《紅樓夢》第六十二回中也有:“方吃了半盞茶,只聽外頭咭咭呱呱,一群丫頭笑著進來,原來是翠墨、小螺、翠縷、入畫、邢岫煙的丫頭篆兒,並奶子抱著巧姐兒、綵鸞、繡鸞八九人,都抱著紅氈子來了。”從這兩則引文來看,“丫頭”是指舊時大戶人家的婢女。
但揚州人稱“丫頭”還不盡如此,揚州人的稱呼中更多的是含有親暱的成分,這有點類似《紅樓夢》七十一回中賈母的一段話:“這才是鳳丫頭知禮處。難道我的生日,由著奴才們把一族中的主子都得罪了,也不管罷?”這裡的“鳳丫頭”是指王熙鳳,顯然賈母在這裡叫“鳳丫頭”是一種暱稱,在《紅樓夢》裡也只有賈母才有資格這樣叫王熙鳳。揚州人日常叫“丫頭”也是這樣,多數是家中長輩才能這叫,甚至還可以說成:“死丫頭,嚇了我一跳!”女孩聽到這話,一定知道不是責罵,會歡快地撲到大人的懷中。
但是,“丫頭”一詞最初並不是用作人稱代詞,而是特指孩童的一種頭髮梳理樣式。古代,揚州一帶的幼童與周邊其他地區類似,都是將頭髮整合兩束,分別盤於頭頂兩側,其形狀類似於牛角,故古人稱幼童時期為“總角之年”。
到了少年時期,無論男孩女孩一般都不戴帽子,而是將頭髮下垂,故謂之“垂髫之年”。隨著年齡的增長,男子到了二十歲要舉行冠禮,為他戴上帽子,謂之“弱冠之年”。而女子到了十五歲,就要把頭髮盤起來,用“笄”簪好,即謂之“及笄之年”。男子弱冠,女子及笄,都意味著成年了。
女子及笄後即留髮不剪了,要梳起左右對稱的雙髻,這雙髻類似於樹枝的丫叉翹於頭頂,所以古人把這種髮式叫做:“髻丫”,而揚州人則又稱為:“丫頭”。關於“髻丫”一詞,古代文字記載很多,如宋代陸游《浣紗女》一詩中即有“江頭女兒雙髻丫,常隨阿母供桑麻。”在揚州的出土文物中也有“丫頭”髮式的考古發現,最典型的是揚州北郊揚廟鄉一座唐代墓葬中出土的陶俑,這個陶俑是一個做舞蹈動作的女子,估計年齡在十二三歲,她的頭上就有“丫”字形的兩個髮髻。
揚州方言中還有“丫鬟”一詞,又作“丫環”。這個詞現在也是用作人稱代詞,是指婢女,但在古代最初也是指女子的髮式。這種髮式是把髮辮梳成環狀,左右各一,因婢女多梳此種髮式,故謂之“丫環”。清人袁枚在他的《隨園詩話》卷七中載有程宗洛的《揚州竹枝詞》,其中雲:“巧髻新盤兩鬢分,衣裝百蝶薄棉溫。”就是指這種髮飾。這種髮式在揚州出土文物中也有印證,揚州邗江曾發現一座南朝時梁代的墓葬,這墓穴裡有許多畫像磚,磚上塑有各種女性供養人共二十個,其中有大像四個,小像十六個。大像的髮式都是梳著高髻,看上去像是貴婦人,而小像則全部梳著雙鬟,這些小像顯然都是侍奉貴婦人的“丫環”了。在髮式變化中,“丫環”是在“丫頭”基礎上的一種發展和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