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關東俠客

    東漢末期曹操削滅群雄統一北方地區,推行屯田制招攬各種人才興修水利等措施,北方經濟逐漸恢復過來成為當時人口最稠密社會生產最發達的地區。公元220年曹丕"禪讓"建立魏國(公元220一公元265),都洛陽。曹魏立國45年曆5帝,皇帝都非常短命。249年高平陵事件後,司馬懿把曹真,曹爽滅三族,曹氏宗族己經衰退,司馬氏是大家族人丁興旺逐漸掌握了朝中大權。消除曹魏的擁護者。當時曹魏三大軍事重鎮許昌,鄴城和雍涼也都被司馬氏親信控制。曹氏及其擁護者也進行了反抗,結果皇帝直接被司馬氏殺死。曹魏太尉王凌起兵反抗司馬氏想立曹操之子曹彪為帝,結果被司馬氏打敗,曹彪被賜死。曹氏宗族被遷到鄴城居住管理,擁護曹魏的勢力被撤底清洗,司馬家族牢牢的掌握著曹魏政權,曹氏已無力迴天。

  • 2 # 薩沙

    這主要是曹魏沒有建立成熟的上層制度。

    一個成熟的國家,必須實現各方面上層權力的平均。

    然而,曹魏就出現嚴重的問題。

    曹魏最有能力的是曹操,如果他稱帝了,在他去世前可能已經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制度。

    但曹操沒有稱帝,而是兒子曹丕稱帝,所以這套制度的建立並沒有曹操的介入。

    而曹丕的能力同曹操相比差得遠了,他沒有建立一個可靠的制度,留下一個爛攤子給曹睿。

    曹睿就更弱,留下一個更爛的攤子給曹髦。

    曹操死時,留下曹洪、陳群、賈詡、司馬懿輔佐曹丕。當時司馬懿並沒有兵權,只是軍師的地位,不成氣候。

    然而,曹丕時代因和司馬懿關係親密,開始交給他軍權。曹丕親征的時候人,讓司馬懿帶兵鎮守許昌,這如同放虎歸山。

    即便如此,曹丕還是留一手的,不讓司馬懿在外面帶兵,這樣就起不了風浪。

    但是,這是一個很不好的開始。

    曹丕死前,讓司馬懿、曹真、陳群、曹休,一起輔佐曹睿。

    然而,有軍權的曹真、曹休都不是司馬懿的對手,陳群是文官更不要說。

    更重要的是,曹睿作為司馬懿的晚輩,對他更是信任。

    曹睿剛剛上臺,就給與司馬懿重兵,讓他去平定了孟達。

    由此,司馬懿成為曹魏的第一號人物,也是第一權臣。

    更倒黴的是,曹睿還算有作為,能夠壓制住司馬懿。

    但曹睿死前,又命令司馬懿和大將軍曹爽輔佐曹髦。

    曹髦年幼,曹爽能力遠遠不能和曹睿相比。

    由此,司馬懿在曹髦時代輕鬆透過高平陵政變幹掉曹爽,實際上已經篡位成功。

    曹家四代重用野心家司馬懿,導致他掌握幾乎所有權力,並且在朝內廣有黨羽。

    到了曹髦不甘心做傀儡,毅然政變尋死的時候,滿朝文武都是袖手旁觀。

    現在大家明白,為什麼劉邦、朱元璋等人都要收拾開國元老重臣了吧?

  • 3 # 使用者4133236057027

    很多事情我們不能看錶象,曹魏最終被世家的代表司馬氏篡奪,其實不是簡單的改朝換代,而是世家崛起的標誌。東周末年開啟的春秋戰國時代,其實就是知識傳播帶來的大變革,以前的文化和知識是貴族的專利,但是隨著知識流傳下來,造就了“士人”這個階級,諸子百家其實就是學問的傳播造就的,他們有文化有知識,但不是貴族無法掌握權利,於是士人開始遊說各國國君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張,以便獲取權利,到了東漢末年,知識和文化的壟斷造就了“名門世家”,這些人互相通婚聯盟,門生故吏遍天下,代表就是汝南袁氏、弘農楊氏這樣一等一的世家。因為技術的原因,知識和文化是極其珍貴的,沒有紙和印刷術的時代,知識只能刻在竹簡上,而且必須要專業的人才能解讀傳播,後期隨著紙和印刷術的成熟運用,知識開始大量傳播,世家賴以壟斷權力的文化被大眾化,世家自然消失了。

    看到這裡應該明白了吧!不是曹魏後期能不能奪回權力的問題,而是曹魏根本沒法奪回權力,中央核心集團已經是世家大族的天下了,曹魏能用的人都是世家推選出來的,曹爽不合作只有死路一條,世家把持大權是必然的趨勢,司馬氏只是世家集團的代表而已,沒有司馬氏也有其他世家向曹魏發難,看看“高平陵之變”在外統帥軍隊的都是些什麼人就明白了,世家不僅佔據朝堂,各軍鎮也是世家掌權,這也是曹爽為什麼不願意召集軍隊拼死一搏的原因,因為曹爽明白各軍鎮不會聽他的,曹爽以為自己認輸了,把權力讓給世家後自己應該還能安享富貴,沒想到命也沒要了。

  • 4 # 醉美木瀆

    司馬氏篡奪曹魏的過程可以說是一波三折,過程之艱辛,變數之巨大在所有所謂的“亂臣賊子”中是絕無僅有的。

    一般權臣對皇位的篡奪大多在一代或者是兩代完成,唯獨司馬氏搞了一個三輩四代目,直接導致西晉司馬炎開國時就朝廷就暮氣沉沉,沒有新朝氣象。

    曹操在去世之前已經稱王,並且取得了和皇帝相同的禮儀待遇,因此在別人勸進時,才能自信的說出“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曹操不稱帝,劉備,孫權就沒法稱帝,天下只有一個皇帝就是漢獻帝,他被曹操捏在手裡,劉備孫權一萬個不樂意,也得表面上向許昌朝廷稱臣,曹操不稱帝,著急的是孫權和劉備,因此曹操不稱帝實際上非常高明。

    曹丕就不行,他沒有曹操的名望功業,他的王位,權利和禮儀待遇名義上都是漢獻帝給的,他們之間還有個君臣名分在,他不稱帝,如果漢獻帝活的足夠長,搞不好大漢就有翻盤的機會,因此他必須稱帝,徹底扯下大漢帝國的最後一塊遮羞布,因為曹操基礎打的好,這項工作並不難,只需完成些許禮儀程式工作。

    司馬氏則不行,司馬懿以及後來的司馬師連個公爵都沒有封,他們政權的基礎並不牢靠,在加上司馬師的意外早逝,實際上曹魏有非常大的翻盤機會。

    首先,如果曹芳夠聰明,他就應該在高平陵事變後直接要求增加輔政大臣,防止司馬懿單獨秉政,在當時情況下,司馬懿實際上很難拒絕,而且候選人非常多,包括燕王曹宇等曹氏宗親。

    另一次好機會就是司馬懿,司馬師權利交接的過程中,當時曹芳已經22歲,又久在帝位,應該知道,這種權臣代際之間權利的傳承,實際上就是在篡奪皇權,他應該果斷出擊,平衡司馬師的勢力,當時司馬師的權威並沒有形成,這樣做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大。

    到了司馬師廢黜曹芳後,曹魏政權權威遭遇重大打擊,實際上就很難翻盤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4個月寶寶可以喝用米湯衝的奶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