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音悅心靈魂

    顧炎武的思想,和前代儒家思想比,在反思和批判舊儒家思想的同時,又繼承了傳統儒家思想的一些精髓。

    顧炎武的思想和前代儒家思想相同之處是,作為明末清初的傑出的思想家,顧炎武並未從根本上否定儒學,而是從儒家思想中繼承和汲取了有益的營養,其很多核心思想,如“ 以天下為己任,無民而君不立”的主張,和前代儒家思想仍然一脈相承。顧炎武與黃宗羲、王夫之並稱為明末清初“三大儒”,並未跳出儒家思想的窠臼。顧炎武認為儒學的本旨,“其行在孝悌忠信”,“其職在灑掃應對”, “其用之身在出處、去就、交際”,“其施之天下在政令、教化、刑罰。”“今傳於世者,皆外人之學,非孔子之真”,這折射出顧炎武一直從傳統儒學遺產中尋找出路。

    但顧炎武的思想和前代儒家思想也有很多不同之處。顧炎武不完全拘泥於傳統舊儒學的樊籬,而是透過反思、批判有所揚棄,構建了具有時代特色的思想體系。一是否定經學一統。自漢武帝獨尊儒術以來,中國學術基本上一直以經學一統天下。顧炎武作為清學之祖,一生廣覽群書,多聞博學,於經義、史學、文字、音韻、金石、考古、天文、歷算、輿地、軍旅等各個方面都做出了開創性的研究;二是提倡“眾治”。顧炎武從“明道救世”的經世思想出發,還萌發了對君權的大膽懷疑。他在《日知錄》的“君”條中,旁徵博引地論證了“君”並非封建帝王的專稱,並進而提出反對“獨治”,主張“眾治”。三是顧炎武為學以經世致用。其反對空談,注意廣求證據,提出“君子為學,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詩文而已,所謂雕蟲篆刻,亦何益哉?”四是顧炎武強調做學問必須先立人格。“禮義廉恥,是謂四維”。其所提出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一口號,意義和影響深遠。五是批判理學。顧炎武繼承明季學者的反理學思潮,不僅對陸王心學作了清算,而且在性與天道、理氣、道器、知行、天理人慾諸多範疇上,都顯示了與程朱理學迥異的為學旨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方特,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