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最近工作有這麼一種感覺,感覺在單位特別孤獨,而這種孤獨並不是說領導和同事關係不好,而是我這個崗位工作就我自己,有問題時連個探討的人都沒有?什麼事都得自己去幹,自己解決。
3
回覆列表
  • 1 # 職人職事

    有這種感覺你就算對路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

    如有章可循,有現成模式套用,有人手把手說教,可重複作業,那就是普通操作工的工作。

    而沒有現成的模式和規程作指引,依賴自己的摸索和創新來做事,且做成事,那你就是這個行當或專案的先驅、規則制定者丶引路人或者專家,這是很有成就的一件事。

    勇敢承擔並往前走,當你做成一件事,兩件事,再回頭看時,以往那種做事時的孤獨、艱難、辛苦成了過往雲煙,而當時極有難度的事情會變得輕而易舉。

    這就是成長,這就是登峰,這就是量變到質變!

    不信,你可以試試!

  • 2 # 思維學建築

    你有過孤獨的感受嗎?你有過“過於喧囂的孤獨”的感受嗎?

    捷克作家博胡米爾·赫拉巴爾的《過於喧囂的孤獨》一書, 就敘述了一個渺小人物這樣巨大的孤獨。小說講述了一個名叫漢嘉的廢紙回收站打包工的故事。他在回收站工作了三十五年,因這個工作而得以發現、閱讀一些書籍,並愛上這個工作,也見證了無數珍貴書籍悲慘的命運,後來他的工作被新僱的工人和巨型機取代,在絕望中他躺進壓力機中打算和書籍共命運。

    從敘述者悲傷的筆觸下,各種不連貫的敘述、回憶和想象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其中盛大的孤獨。這種孤獨,無法解釋,像霧像空氣,又像酒精,籠罩漫溢漢嘉的周圍、身體和心靈。這種孤獨既源於各種不理解,也源於各種無法溝通和身份等等方面形成的的巨大隱形隔閡。小說以第一人稱的方式式“我”來講述的,所以這裡我們重點看小說主人公“我”即漢嘉與其他人之間所形成的的孤獨。

    一、人與人之間的孤獨

    1.“我”與周圍生活中人的巨大隔閡

    三十五年,主人公漢嘉幾乎天天都在工作中,他接觸的人不多。他喜歡喝酒,也會去參加一些跳舞。但是因他特殊的工作環境,他常常和老鼠、蒼蠅共處一室,以至於他去酒吧喝酒,或去跳舞,衣服裡都會鑽出老鼠,額頭上都是乾癟的綠頭蒼蠅,嚇得周圍人都刻意遠離他。熱鬧的生活,熱鬧的人群中,他是一個弱小的另類的存在。

    2.“我”與主任、布勃內巨型機工人的隔閡

    主任是漢嘉在回收站的頂頭上司,直接負責漢嘉的碎紙工作。他並不關心那些粉粹的書或者被火車送往國外的書中有多少是稀有的、藏著智慧和思想的珍貴書籍,他只想著把廢紙粉碎這項工作。當漢嘉的工作速度減慢時,他會催促。當看到新的可以提高效率的巨型機和新的年輕工人時,他引進來,取代漢嘉,把他調到其他崗位上,全然不理會也不理解漢嘉與幹了三十五年的工作之間的感情。

    漢嘉和布勃內巨型機工人之間也存在著巨大的不同。漢嘉把自己的工作幾乎當做三十多年來生活中的日常,他對進入所有進入壓力機中的書籍都有一種心疼、憐憫,甚至慚愧罪惡之感,與熟悉的壓力機之間也有著親切之感,工作中他懷著崇敬、矛盾的心情,儘量挽救一些珍貴的書籍,把它們帶回家去,工作之餘閱讀它們。

    而那些布勃內的巨型機的年輕工人,只把工作當成掙錢的工具,別說對機器無感情,就是對經過手中的書籍毫無敬畏,只想著儘快完成工作,然後度假玩樂。

    很顯然,這些新工人與漢嘉有著很大的不同。這種不同,有時代變化的觀念詫異,更有潛在的悲哀,那就是是對書籍、對書中思想、知識的無視和淡漠。這是讓漢嘉感到極為詫異的,且悲傷的。所以當後來主任請來布勃內的兩個工人和巨型機,取代他的工作時,他想到躺進壓力機裡,按下綠鍵,和那些書籍共命運。可以說他也像那些被遺棄遭毀滅的書籍一樣,失去了安身立命的空間。

    3.“我”與教授等讀書人的隔閡

    小說中有兩類愛書人,一個就是“我”漢嘉,另一類就是那些從事專業研究的讀書人。他們都是書籍、文字的熱愛者,同是暗地裡悄悄看書、學習的人。但是漢嘉和他們的交流,也僅限於漢嘉幫他們悄悄找到想要的書籍和報紙,他們付他十克朗或者五克朗金錢,不被上司看到。

    二、人與機器之間的孤獨

    三十五年,漢嘉一個人在轟隆隆喧響的機器聲中孤獨地工作,幾乎不怎麼接觸其他人,除了壓力機、老鼠,就是命運悲慘的書籍。而他不得不充當劊子手,讓機器攪碎那些書籍。壓力機的巨響,和他內心的孤獨,形成鮮明的對照,這是一種與世隔絕、遺世存在的孤獨。

    另外,那龐大的粉碎承載著人類思想智慧精華的書籍的壓力機器,也是無法溝通的。這一點,小說主人公到後來才認識到。在小說的開始,作為一個在那裡工作了三十五年的打包工,和那裡的壓力機也相處了三十五年。雖然那壓力機讓許許多多的書籍粉身碎骨,但是漢嘉覺得他也是同謀的劊子手,三十五年的相伴讓他對壓力機產生了感情,並想在退休後存錢把它買回家去。但是後來出現的意外——主任請布勃內的工人來操作它,他以為機器會仁慈一點,故意出現故障之類的,但是並沒有——讓他清醒了,看到了機器的冰冷和無情。機器就是機器,即使相處很久,它也並不具備人的情感。這種孤獨,是個人心理情感上的前後反差和否定。

    三、書籍和書籍作者與世人之間的孤獨

    千百年來,那些經過作者嘔心瀝血辛苦而做的思想、知識內容,經過許多人一道道繁瑣而認真的工序,最終成為一部部誕生在紙上的書籍,也經過了時間歲月的淘汰和檢驗而流傳下來,卻最終抵不過壓力機無情的碾壓和粉碎。除了“我”和幾個專業研究的讀書人的暗地熱愛之外,幾乎無人理會。那些誕生在紙張之上的有生命的書籍和因書籍而存在的作者們,在喧囂的塵世中又是多麼的孤獨。

    小編認為小說中的孤獨,不僅是主人公“我”漢嘉的孤獨,更是千百年所有愛書者、樂於思想、精神者的個體的孤獨吧。即使到今天,放眼望去,大千世界,處處熱鬧非凡,各種新潮引領奔跑,笑語歡聲像海浪一樣滾滾湧動,然而,有多少人敢豪言誇口內心裡從未遭受過孤獨的侵襲呢?對於每一個渺小的、有思想愛書追求精神的遺世存在的個體而言,“過於喧囂的孤獨”,都是讓人有著相同相通的疼痛,就像一千多年錢陳子昂發出的那句感慨: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泣下。”

    你覺得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的音樂旋律從沒聽過,但聽起來會感覺很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