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折緣

    很多歷史著作中都依照《三國演義》的說法,將“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當作史實來敘述,但這個事情在關於三國的歷史中最權威最可靠的陳壽的《三國志》並不見記載。如此充滿戲劇性的故事,如果是真有其事,陳壽不可能不記錄,這一定程度上證明了諸葛亮和孟獲之間的故事沒有《三國演義》中那麼傳奇。

    諸葛亮南征時曾採取“攻心為上,攻城為下”的策略,而孟獲確有其人,諸葛亮曾經俘了孟獲,沒有殺,是有可能的,但“七擒七縱”過於玄奇,不可信,只不過是為了崇拜神話諸葛亮而已。

    《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注引《漢晉春秋》說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事蹟載於《華陽國志•南中志》。後來史書多記錄此事,羅貫中《三國演義》更是花費了大量篇幅來豐滿了這個故事。

    但實際上這些說法,都沒有什麼事實根據,畢竟《三國志》對此隻字未提。

    那麼為何會出現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的故事呢?筆者就來試著分析一下這個故事的真實意圖。

    其一、是對諸葛亮卓越政治、軍事才能的讚譽和歌頌。從隆中對到協助劉備奪取益州作為根據地,諸葛亮在劉備集團中的戰略制定上,確實有其厲害之處。

    其二、是對諸葛亮對少蘇民族政策的肯定和歌頌。歷朝歷代,民族問題一直都是一個在不斷變化難以徹底解決的問題,諸葛亮“攻心為上、攻城為下”,以及“西和諸戎、南撫夷越”的民族政策,比較適合解決民族關係問題,對其後的王朝有指導意義,而“七擒七縱”這樣充滿了傳奇性戲劇性,而政治又相當正確的故事,便於傳播的同時,又能緩和民族關係,加深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之間的信任。

    其三、是對諸葛亮個人品德的歌頌和肯定。諸葛亮從隱居隆中、到擔任蜀國丞相的一生,都過著儉樸淡薄的生活。他的清廉作風,以及高尚的個人品德和情操,令人欽佩。“七擒七縱”的故事,對於諸葛亮這樣具有儒家君子之風的人而言,更是最好的註腳。

    綜上,諸葛亮可謂是千古以來,儒家思想中最為接近的人了,所以無論是史書,還是野史,亦或傳奇故事,都在不斷地抬高和神化他,目的嚮往有之、倡導有之、總而言之,他似乎成為三國兩晉以後許許多多儒家精英眼中的偶像,參考如今腦殘粉對待偶像的態度,不難想象個別學者在著述中添油加醋地以小說筆法描繪偶像的神奇之處,其實也沒有好什麼奇怪。

    真真假假,時至今日已經難以分曉,但七擒七縱是在也太過誇張了,試問作為統帥的諸葛亮哪裡有那麼多時間那麼大的耐心跟孟獲耗上個七次,諸葛亮可還要北伐的啊。

  • 2 # 生當璀璨如夏花

    但是諸葛亮時期,也就是三國中後期,魏蜀吳三國互相之間難分高下,所以不約而同的都選擇了向外擴張。比如魏國打下了山竹,蜀國打下了山越。

    羅貫中是一位優秀的小說作者,他藉著這個歷史時期,虛構一段蜀國征討少數民族時發生的故事,用以表現諸葛亮的智慧和人性,可以說是很聰明,也是可以理解的。

    所以,嗯。。。看故事就好,沒必要大驚小怪!

  • 3 # 南方鵬

    有的,《漢晉春秋》有載,在劉備死前,益州本土派蠢蠢欲動,邊遠地區開始出現叛亂的苗頭,劉禪繼位第一年,牂牁太守朱褒立即起兵造反,擁郡自治,之前也有益州大姓雍闓造反,殺死永昌太守驅逐當地官員,遙尊東吳為主,越雋夷王高定見形勢大好,也反叛。與雍闓勾結,互為援應,侵佔近鄰,聲勢浩大,一時蜀漢烽火四起。劉備夷陵新敗去世,年輕皇帝即位威望未著,正是內憂外患的時候,諸葛亮處變不驚,派人通好孫吳,對內輔助後主,勵精圖治,勸課農桑,使國內人心悅服,過了兩年,國勢漸強,開始處理南邊叛亂。

    這事在《三國志》中無載,見於東晉習鑿齒的史書,後人對此也有爭議,有的認為孟獲其人不存在,有的堅信存在,有的為孟獲是哪一民族的人爭得不可開交,眾說紛紜,沒有定論,在此謹據前人史書整理推理而答,既無結論,當尊重前人記載,不以感情或喜惡而妄自取捨掩蓋。

  • 4 # 夏日在古城聽雨聲

    諸葛亮當時把戰略重點放在北方,擔心南中容易叛亂,所以想到敵人如果有不軌的想法就讓他們都使出來,於是赦免孟獲,讓他聚集人馬再戰,就這樣總共七次俘虜又七次赦免,孟獲等人最終心服,參與叛亂的夷、漢各族都願意真心歸順。

    由於《三國志》沒有記錄這件事,也從來沒有提到過“孟獲”這個名字,所以也有人認為所謂“七縱七擒”是杜撰的,有人甚至認為連“孟獲”這個人都不存在。

    有古代學者認為,軍事行動豈能是兒戲,當時諸葛亮也沒有那麼從容的時間去做這樣的遊戲,他此時考慮的應該是儘早定南中,好準備下面的北伐。

    與南中相比,北伐才是諸葛亮更關心的大業,諸葛亮不會只是為了讓夷人心服就在此無限期地耽誤時日。

    但也有學者認為這件事是真實的,清代有一部地方史不僅確信“七縱七擒”的真實性,而且透過實地考察後歸納出七擒孟獲的地點:

    一擒手白崖,二擒於豪豬洞,三擒於佛光塞,四擒於治渠山,五擒於愛甸,六擒於怒江邊,七擒於蟠蛇谷。

    有關諸葛亮七擒孟獲的故事在雲南、廣西一帶廣為流傳,有很多傳說屬於後人的附會,但這麼多傳說故事的出現也反映出事件本身不會子虛烏有。

    當然,把孟獲這樣的部族首領放七次再抓七次,的確有兒戲的嫌疑,不僅動機方面不好理解,某種程度也存在操作上的複雜性。

    放一次、糾合人馬、進行準備、發起進攻、交戰、被抓、再被放,這一套流程下來最快也得個把月吧?

    實際上,一個月能完成一回那己是相當快了,不可能今天被釋放,明天就領幾十個人原路殺回,除非孟獲有意惡搞,或者精神已經失常,否則一捉一放的時間不會太短。

    如果按照清代這部地方史的考證,每次捉與放的地點也不一樣,而且跨度相當大,看起來有眼花繚亂之感,不說認真組織實施戰役,就是去這幾個地方徒步旅遊一遍,沒有一年半載也不好完成。

    所以真實的情況或許是,當年諸葛亮的確釋放過孟獲,孟獲也的確再次打上門來,只是諸葛亮把他本人抓了又放的未必真有七次,所謂“七擒”,大概每次擒住的不一定都是孟獲,而是把他手下的其他頭目也都算進去了。

  • 5 # 天山月3

    諸葛亮七擒孟獲在《三國演義》中寫的比較精彩,在《三國志》諸葛亮傳中記載甚簡:“三年春,亮率眾南征,其秋悉平。”另《三國志》裴注引《漢晉春秋》曰:亮至南中,所在戰捷。聞孟獲者,為夷、漢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觀於營陣之間,問曰:“此軍何如?獲對曰:“曏者不識虛實,故敗。今蒙賜看營陣,若只如此,即定易勝耳。”亮笑,縱使更戰,七擒七縱,而亮猶遣獲。獲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復反矣。”明代著名哲學家、軍事家王陽明曾詩讚諸葛亮:“八陣風雲布時雨,七擒牛馬壯秋風。”可以肯定地說七擒孟獲是有史料依據的,絕非《三國演義》小說家杜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死後為啥要在棺材下綁一個大公雞?有哪些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