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丁梅英說心理
-
2 # 胡文生心理
《對待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存有一顆"保護之心“是最大的善良》
邊緣型人格障礙是一種複雜嚴重的人格障礙,與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相處,首先得了解此類患者的心理特徵和行為特徵。
一,從認知層面看,邊緣障礙患者觀念是矛盾的,總是要竭力表現與內心情感相反的態度,對自己和他人的認識常出現矛盾反應。
對待策略 : 當患者執著於一種觀念態度時,不要符合他/她給出對錯評價,因為他/她內心與相反觀念是矛盾的,不做任何迴應,傾聽是最好的策略。
二,從情緒來看,邊緣型人格障礙情緒不穩定,反覆無常,輪番變化,剛剛還風和日麗,馬上就會閃電雷鳴。
對待策略 : 瞭解了患者的不穩定情緒特徵,就不要為此現象而奇怪,患者高興就分享他/她的高興,憤怒就共情他/她的憤怒。
三,從行為層面看,患者行為無規律,不平衡,易走極端,常有衝動,自殘,放縱自己等行為表現。
對待策略 : 作為家或患者的身邊人要高度關注,要以足夠的耐心來保護患者,避免出現自傷或傷人的危險,必要時候可強制送醫。
四,從依賴關係看,患者有強烈分離焦慮,不甘寂寞,渴望依賴別人的愛,渴望能有情感寄託,但這些渴望會以懶惰或幼稚的行為來表達。
對待策略 : 要深刻理解患者是嚴重人格障礙病人,不可以常人對待,無論患者年齡多大,儘量滿足其依賴需求,以"母嬰"模式來對待患者,有助於患者情緒穩定。
五,從人際關係層面來看,邊緣障礙患者的人際關係是極不穩定的,認為對方好時,就覺得對方完美無缺,是世界上最好的,無可替代的。但稍不無意,態度傾刻大變,對方就會變成敵人,然後展開改擊,肆意詆譭。這種變化態度常常讓患者周圍人摸不著頭腦。
對待策略 : 以平常心看待患者喜怒不定的讚美與攻擊,患者的一切表達都是病態的外在呈現,不與之計較,做到讚美你時你也讚美他/她,詆譭你時你不反駁他/她就夠了,誰讓他/她是病人呢,這樣做也是對患者的保護。
回覆列表
先說邊緣性人格障礙的症狀:
有小夥伴說:“經常遇到這種人,舉幾個栗子。
她給人三塊糖,人家覺得來日方長一塊一塊還,她就把怨恨誇大,仇視,攻擊,原因是對方沒有把那三塊糖一起還回來
她把某個人當朋友,某個人沒把她當朋友,或者對她感情程度低,她便怨恨,敵視,甚至攻擊
一時沒讓他順心,沒有顧及到她,因為某某情況導致讓她不順,一時冷落了她,她就攻擊指責仇視。
我發現這種人還有個共同點,看一個人入眼了,友好的接觸了兩天,便當作朋友了。掏心掏肺的,然後沒有得到相同的回饋,就立刻翻臉,敵視攻擊。佔有慾和掌控欲也很強,這種人是什麼心理”
答:
1 從上述症狀來看,這個需要的是“融合”的感覺,就是“我不說,你應該懂我的需要”。這樣的人沒有邊界感,也沒有反思的能力,的確會讓周圍的人比較痛苦。
自體心理學創始人科胡特說:人生來有四種心理需要,A融合的需要,B被看見被認可的需要,C難過時被安撫,迷茫時有人指出方向的需要,D同伴分享的需要。
從這個角度看,這個人最早期的養育出了問題,融合的需要沒有被滿足,心理發育停滯在這裡了。
2 一個健康人自體的發展有這4個階段:1身體自體始於出生,被擁抱,被撫觸時,孩子有感覺。2核心自體大概從8月-1歲,孩子體驗到存在感,主我 精神病性問題是核心自體出了問題。3主觀自體的形成在16-18個月,和反思有關。4敘事的自體是孩子開始講自己的故事。
加上他比較容易破壞關係,我懷疑他是邊緣性人格障礙。
“邊緣型人格障礙”是1歲之內的養育出了問題,核心自體沒有形成,他無法體驗到完整的自己和安全的環境,也沒有反思的能力。
3 邊緣人格障礙來諮詢是他發現自己跟人總衝突,工作總在換,別人總侵入自己的邊界,比如,一個女生,收入蠻高的,但是先後談了幾個個男朋友,無法和諧生活,而且幾個人男朋友都靠她養活,他們跟她要錢,她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那麼辛苦掙錢卻給男人。而在和諮詢師的互動中,她總是想在諮詢時間以外跟諮詢師談,等等。這類人最大的問題是沒有邊界感,所以無法守住自己的邊界(錢),也侵佔別人的邊界(諮詢時間以外反覆要跟諮詢師談)。
這類人的諮詢,諮詢師首先要嚴格設定,(時間不隨意變動,準時開始,準時結束等等)這樣做的意義是讓來訪成為一個健康的社會人,讓她有框架感,規則感。第二,這類人的諮詢方向是從內向外,比如,來訪說“他們需要錢了,想到我了”,諮詢師可以說“他們這樣,讓你很憤怒。”這個意義是讓來訪找到感覺,她知道對方這樣,自己是憤怒的,下次男人要錢的時候,她更能守住自己的邊界,自己的錢袋子。
邊緣人格沒有反思能力,所以領悟,探索是沒有用的,他理解不了,聽不懂,當然也就談不上治療效果。諮詢師能做的是讓來訪的社會功能更好,比如,更好的工作,與人衝突少一些;有能力維護自己。
4 針對這樣的人,我們精神分析的心理諮詢師使用“支援性治療”,所謂支援,是讓他更適應周圍的環境,讓他的人際關係,學習工作正常執行。
比如,一個邊緣型人格障礙的人說“我送孩子回來,我看到路上的人都在罵我”,我大概知道,他把自己對世界的不安全感投射出去,以為別人真的這樣對待他。這時候,我不對他的潛意識解釋,而是讓他回到意識層面,我會說“你很希望別人友好地對待你,你太焦慮了,這種焦慮讓你以為他們對你不好,其實你是希望被人理解而不是敵意。”(精神分析的重構技術)把他從他投射的不安全感的世界裡拉回到現實裡。
我想,如果你有足夠的能量,幫幫他,給他一些愛是很好的。不過,有的時候,你可能不但沒有幫到他,還把自己弄得不開心。這時候,你需要認清一個事實,你幫不到他,他需要求助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