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島主說事
-
2 # 風雲劍90031177
假若要發動一次戰爭,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人力,物力,國防科技,後勤保障,國際國內形勢,民眾參與的支援率有多高,是否是被逼反擊的自衛戰還是被動戰,是否是正義戰爭或非正義戰爭?戰爭的結局怎樣?是否有必勝的信念?這些因素必需要全盤考慮,否則,後果則不堪設想。
關於戰爭要素的內函,因時代的不同和戰爭性質之不同,故有許多的說法,一般而言均以「人力」、「物力(資源)」與領域為其基本要素,而其中又以「人」為最主要的因素。
現代的戰爭因受科技進步的影響,已無平時和戰時、前方和後方的區別,幾乎達到無時不戰、無地不戰;隨時可戰,隨地可戰的地步。同時,由於武器的威力和命中率與日俱增,生死存亡可能是一念之差。
輕易不要發動戰爭,如果到了非打不可的地步,也要有很多準備工作要做。
首先,打仗得有綜合國力。伊拉克有錢但沒有打仗的實力,薩拉姆輸在有錢上面,所以有錢不代表綜合國力強大。這裡所說的綜合國力,是指整個的戰爭實力,包括政治、軍事、外交和國防潛力以及武器裝備的先程序度等。
其次,有一個好的內外環境。往大了說就是不能自己單幹。往小了說,就像小孩打架,打輸了得有人出來幫你。從一定程度上講,戰爭本身並不可怕也不難,無非就是你死我活,大不了拚命。但如果我們從二戰德國和日本的結果來看,戰爭期間好像他們風光無限,但失敗以後遭殃的卻是剛剛開始。所以,能不能打,該不該打,是戰爭之前首要考慮的問題。後果比過程重要得多。
最後,戰爭是非不得已的選項,能不戰就不能戰。有些人對美國好戰非常氣憤,恨不得拿槍就要上去。但要考慮,好不容易經過幾十年的改革開放換來今天繁榮富強的局面,真要戰爭打起來,不管勝敗,這幾十年就白乾了。是氣憤重要還是不戰而屈人之兵重要呢?從這個層面講,戰爭不一定非要真槍真刀的上戰場,當今世界,有很多看不見的戰爭每天都在發生,只是普通百姓看不到也想不到。比如電子戰、資訊戰,輿論戰,不要小看說說鬧鬧,特朗普一句話就使股市跌穿,經濟比戰爭帶來的影響一樣可怕。
所以,戰爭的因素不僅是有人和武器,還要有經濟和國防潛力以及內外環境的支撐。當然,做為一個有影響力的大國,保持一定的常備軍和擁有可以致敵於死地的殺手鐧,是威懾對手的重要手段,不是不用,是時候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