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闕里文道

    魯迅對孔子的態度是有兩面性的。一方面,魯迅對孔子和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文化都有過激烈的批判;另一方面,魯迅對孔子也有讚賞的一面。

    一、魯迅批孔的一面

    魯迅批孔的一面典型表現在新文化運動中,其筆鋒直指“孔家店”;甚至到了晚年時,魯迅還針對中外各界尊孔的行為作出反擊,寫出了《在現代中國的孔夫子》一文。

    魯迅批孔最明顯之處在於魯迅對作為歷代統治者加強統治所構建起來的孔子形象的猛烈批判,其最主要的立足點是“為了治民眾者,即權勢者設想的方法。”(《魯迅全集·第六卷》)。同時,魯迅對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文化和處事原則也有批判。這一類作品就很多,比如《孔乙己》、《狂人日記》等。但是需要明確的一點是,魯迅所批之“孔”,很多時候並不直接代表著孔子本人。

    另一個層面,魯迅對於孔子的某些思想是有所牴觸和批判的,這一點典型表現為魯迅對孔子“忠恕”思想的批判。孔子的“忠恕”所要構建的是一個和諧的人際關係社會,也是儒家“溫良恭儉讓”思想的源頭之一。但魯迅對“忠恕”思想甚是反感,在魯迅去世前一個月所寫的《遺囑》中,魯迅對其怨恨之人的態度是:“讓他們怨恨去,我一個也不寬恕。”此外,魯迅還寫到“損著別人的牙眼,卻反對報復,主張寬容的人,萬勿和他接近。”當然魯迅的這種思想是與他的吳越文化背景有關。

    二、魯迅讚賞孔子的一面

    在魯迅心目中,孔子有時候是個中華民族文化的偉人。在《再論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魯迅讚揚了孔子不迷信鬼神的思想,他說:“孔丘先生確是偉大,生在巫鬼勢力如此旺盛的時代,偏不肯隨俗談鬼神”。在《無花的薔薇》中,魯迅又把孔子同釋迦摩尼、耶穌基督並列,稱之為“偉大的人物”。有時候,魯迅甚至對孔子給予充分的肯定,“孔墨都不滿足於現狀,要加以改革。”(《魯迅全集·第四卷》)

    另一方面,在中國傳統文化儒、釋、道三者中,魯迅還是最讚賞儒家的。在對比儒、道文化時,魯迅認為:“孔老相爭,孔勝老敗,卻是我的意見。老,是尚柔的;儒者,柔也,孔也尚柔,但孔以柔進去,而老卻以柔退走。這關鍵,即在孔子為‘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事無大小,均不放鬆的實行者。”(《魯迅全集·第六卷》)

    綜合來看,魯迅是在儒家文化圈成長起來的,這一點可以從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看出來。同時,儒家思想的孝悌觀念對魯迅的影響是巨大的,這在魯迅的婚姻和對他弟弟一家的照顧上表現的淋漓盡致。從這一角度看,魯迅可以說既是儒家傳統文化的批判者,又是儒家部分觀念的積極傳承者。這一點也無可厚非,中國諸多學者都有這一共性,即一面是批判孔子、反對儒家的,另一面卻是繼承著儒家積極入世、以天下為己任思想文化傳統的。

  • 2 # 孤獨修行人

    從古至今,你見過一個不被批評的人嗎?耶穌,穆罕默德,釋迦牟尼,孔子,孟子,鬼谷子,老子,莊子,墨子,楊子,朱子,陽明子,曾子。我覺得不是應該看待一個人去批評一個人,而是該研究下,應該以怎麼樣的態度來看待一個人被一個人批評,一個人不管怎麼樣都是避免不了被批評的!批評實質是一個人否定另一個人的定位。

  • 3 # 空空空42973354

    孔子之所以偉大,就是他的一系列思想即使是在2700年後的今天,也無懈可擊。有不服的,大可跟我辯論。即便是魯迅這種貨色,也不敢正面剛,只會寫一些小說偷偷摸摸的在背後挖苦諷刺。

    而且魯迅批判儒家,是基於他的法家立場。他的老師章太炎就是民國法家代表人物。

    不僅如此,魯迅批判儒家還有另一個立場。他在和日本友人的書信中自稱:“我是販賣日貨,而排斥漢文的專家。”看明白了這句話,就能理解魯迅為什麼說:漢字不死中國必亡。他不僅是以法家立場反儒家,他還帶著日本立場盼著中國文化被連根拔起。

    當然了,很多人會辯解說這句書信內容只是玩笑。而他本人因為愛國心切才走了極端,說出滅漢字的胡話。

    那麼我們看下面一段話:

    魯迅在《墳》裡說:“電燈上罩著支那式的燈罩,淡淡的光洋溢於古物羅列的屋子中。什麼無產階級呀,Proletariat呀那些事,就像不過在什麼地方颳風。我一面陶醉在支那生活的空氣中,一面深思著對於外人有著“魅力”的這東西。元人也曾征服支那,而被征服於漢人種的生活美了;滿人也征服支那,而被征服於漢人種的生活美了。現在西洋人也一樣,嘴裡雖然說著Democracy呀,什麼什麼呀,而卻被魅於支那人費六千年而建築起來的生活的美。一經住過北京,就忘不掉那生活的味道。大風時候的萬丈的沙塵,每三月一回的督軍們的開戰遊戲,都不能抹去這支那生活的魅力。”

    “我只很確切地知道一個終點,就是:墳!”(用日本人的口吻稱呼自己的祖國“支那”,最後再詛咒中華民族只有一個結果……那就是亡國)

    看明白了魯迅這段話。回頭再看魯迅辱罵抗日學生被殺是活該,再看他用盡辦法侮辱華人是劣等民族,再看看淞滬抗戰時期他無動於衷的表現,不就什麼都清楚了?

    魯迅1932年11月22日在北平輔仁大學發表的演講《今春的兩種感想》。魯迅談到了日本軍隊把中國年輕人逮住殺掉的事情,以此來說明日本人比華人認真。他這樣說:

    上海有許多抗日團體,有一種團體就有一種徽章。這種徽章,如被日軍發現死是很難免的。然而中國青年的記性確是不好,如抗日十人團,一團十人,每人有一個徽章,可是並不一定抗日,不過把它放在袋裡。但被捉去後這就是死的證據。還有學生軍們,以前是天天操練,不久就無形中不練了,只有軍裝的照片存在,並且把操衣放在家中,自己也忘卻了。然而一被日軍查出時是又必定要送命的。像這一般青年被殺,大家大為不平,以為日人太殘酷。其實全是因為脾氣不同的緣故,日人太認真,而華人卻太不認真。中國的事情往往是招牌一掛就算成功了。日本則不然。他們不像中國這樣只是作戲似的。日本人一看見有徽章,有操衣的,便以為他們一定是真在抗日的人,當然要認為是勁敵。這樣不認真的同認真的碰在一起,倒黴是必然的。

    (魯大師認為抗日學生被殺,這是基於華人的劣根性,記性不好和不認真。最後不忘補刀:倒黴是必然。這句啥意思?兩個字:活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燃油新增劑油耗高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