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昨夜夢迴
-
2 # 閱讀時間博物館
心理路程之一——不甘平庸,積極進取
我們知道李淵出身於北周的貴族家庭,襲封唐國公,從出身上來看“已經贏在起跑線上”,同時他的外甥女也是隋煬帝的妃子,這些為他此後崛起奠定了得天獨後的政治基礎。但是呢,他並沒有像其他貴族一樣奢侈腐化,自行墮落,而自始至終保持著奮進的一種狀態。用今天的話說,是一個奮進的“官二代”。有什麼例子呢?史書記載的履歷顯示:他從三州刺史一路官拜太原留守。我們可以看出李雖出身貴族,但也是從地方官逐步升遷至擁有軍權的地方高官,可以推測出這一時期的李淵是不甘平庸的人,並不是坐吃山空混日子。
心理路程之二——審時度勢,韜光養晦
這些從哪裡看出來的呢?
根據史書記載:隋煬帝發動三次征伐高句麗的戰爭期間,他廣交天下豪傑,遭到隋煬帝的猜疑。有一次隋煬帝召見,但李病未能去。煬帝對李淵外甥女王氏說:"難道他快死了嗎?"李知道以後日益恐懼,開始飲酒、收受賄絡,以自身墮落來自保。
另外,在大業十一年(615年),李調任山西河東慰撫大使時,遇上農民起義,擊敗後,收編萬餘人,實力大增。
從上述三件事中,我們可以看出李淵很具有職業化的特點。首先對自己的上司(皇帝)進行揣摩,一切都在做著讓其放心的事,假如做到有一些稍過的事情,想方設法去讓領導放心,可謂是隱忍不發。其次,他也不一味坐以待斃,而是利用好每次機會壯大自己的實力,做到了名和實力的雙贏,為他崛起積攢了家底。
用一句話概括:站在領導角度想問題,做讓領導放心的人!
心理路程之三——順勢而動,一擊必中
這點又是從哪裡看出來的呢?
大業十三年時,各地起義軍蜂起,李淵藉口防備劉武周和突厥南下,派李世民、劉文靜、長孫順德、劉弘基等人到各地募兵,旬日之內募集到數千人,最後藉機起兵。
從這些歷史記載中,我們能分析出李已經完成了從忍耐到決心反抗的心路變化,已經把道家的順勢而動的哲理發揮到極致,讓自己的反抗爭取到最大化的支援,而又師出有名。或許,初唐把道教定為國教或源於李本身的處世哲學,也是他的成功之路。
-
3 # 凌晨四點多
當然是忐忑不安的,因為李淵從內心裡是拒絕起義的。作為隋朝的大臣,他對於隋煬帝還是心中有所恐懼的。更何況當時宇文家族還在皇帝的身邊。李淵是一個穩重的人。他絕不會拿著家族的命運去冒險。可是他的兒子李世民和他的手下是具有冒險精神的群體。所以他是被逼無奈,內心卻很就像火燒一樣。
-
4 # 離上青
晉陽起兵是李淵擔任太原太守的時候,發起的農民起義,反抗隋朝的起兵事件。因為隋朝的皇帝殺了自己的父親又殺了自己的弟弟,登基成為皇帝之後,依然不顧社會問題,修建自己的宮殿,不停地修建各種各樣的建築,國庫極度空虛,百姓怒而不敢言。於是,李淵就率先發起起義。李淵起兵時,經歷了有趣的心路歷程?
李淵本來和隋朝的皇帝是表兄弟,由於自己的父親是世襲的侯爺,李淵也繼承侯爺之位,加上自己從小又不在父母身邊,是隋朝的開國皇帝和皇后把他撫養長大,看到自己的堂兄們都成皇帝,自己也不甘心只做一個太守,加上這些皇帝都十分的無能,失去了百姓的支援,他就看到機會,當時就有反隋的心。
1.隋煬帝因李淵抵禦突厥進犯乏力而被解職,要被押回江都。李淵聽從裴寂和劉文靜的建議,回去就是一死,於是制定了一系列的計劃,想要趁皇城沒有人的時候,打入皇城,一舉拿下皇位。以廢除皇帝,自立為王為目標,開始制定攻打隋的計劃。
李淵自己的兵力不足,就開始到處招攬士兵,開始攻打城池,擴大自己的領域;就這樣李淵的勢力越來越大,每天都有人來投靠他的部下,很快他的將領就達到十萬人。
2. 隋煬帝讓李淵官復原職後,計劃被擱淺。李淵覺得自己沒有壓力,被殺頭的危機解除而暫時擱淺起兵計劃,繼續自己原來的生活。
3.李世民與劉文靜一起密謀脅迫李淵起兵反隋。李世民、劉文靜與裴寂密謀讓李淵不得已起兵隋。他們讓李淵喝醉之後歲了北都皇上的侍女-相當於皇上的女人,就這樣李淵就被逼下了反隋的決心。
4.李淵起義反隋。利用劉文靜去聯合突厥,一起攻打隋朝首都,攻打之後,再利用機會攻打突厥,最終一舉打下天下。
李淵也算是一個比較忠心的人,一直都是竭盡所能。他從小有反隋的心,到被隋煬帝逼反隋,到官復原職計劃擱淺,到被李世民與部下設計逼他反隋,再到一舉拿下天下。解決了國家內憂外患的問題,讓他真正成為了因為開國皇帝,實現自己的心願。這就是他成為皇帝糾結又堅決的心理過程。
回覆列表
歷史上沒有詳細記載,只說了是李世民拾綴的。
但是,這可信嗎?畢竟李世民為了自己的統治合法性,篡改了很多歷史,也就說,晉陽起兵的秘密,已經淹沒在歷史當中。
那麼,李淵的心路歷程,只能推測了!
首先,李淵他是關隴集團的一員,這關隴集團是個什麼東西呢?簡單點講,南北朝的北方勢力,基本是關隴集團說了算,誰能成為關隴集團的老大,誰就能坐上皇位。
而大家當了皇帝后,就想著脫離關隴集團,比如隋煬帝楊廣,他遷都洛陽,就是想著能夠走出去,然後打壓關隴集團,只有這樣,他楊家的江山社稷,才能更長久。
只是,楊廣沒有料想到,幾次徵高句麗失敗,以致楊家的兵力式微,加上隋唐大運河確實能夠激起民怨(這裡的民怨,我倒是覺得,是底下人辦事不利索,貪汙所致),所以大家開始造反了。
先前的造反,關隴集團沒有參與,或者說沒有直接參與,等看到楊廣確實沒有重新問鼎天下的實力後,關隴集團不淡定了。
因此,李淵走到檯面上來。
李淵他是楊廣的表兄弟,又是唐國公,在晉陽地界,算是一等勢力,這個時候面臨的抉擇就兩個:一是誓死為楊廣效忠,二是跟著造反。
很明顯,前者沒丁點好處,後者有關隴集團的幫助,按照原先的路數,掃平天下應該只是時間問題。
所以我覺得,李淵這時候,心裡別提多開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