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南方兒童骨科李旭博士
-
2 # 南醫三院
馬蹄內翻足是常見的兒童先天性畸形,經正確及時的治療是能完全恢復健康的。
先天性馬蹄內翻足是指出生後即發現單側或雙側足部形態異常的疾病,患足呈現內收、內翻、蹠屈畸形。每1千個孩子中就有1個患這種病,是常見的兒童先天性畸形。
馬蹄足的寶寶一般在出生7-10天進行潘塞緹方法的治療效果能達到最佳,一般1歲以內進行潘塞緹方法治療較為有效,隨著年齡的增長治療效果越差。
潘塞緹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未經治療的馬蹄足一般需要打4-7次石膏,具體的石膏次數根據孩子年齡大小和嚴重程度而定,一般5-7天左右更換石膏,最遲不超過10天。最後的石膏(跟腱切斷術後)是最大化外展和背伸。拆石膏一般提前1-2小時左右,可以用溫水和白醋浸泡。
第一次石膏:
跟腱鬆解前的其餘石膏:
最後一次石膏:
馬蹄足內翻並非無法可治,切勿因自己對該病的無知成為了孩子無法正確治療甚至被遺棄的不幸。若發現寶寶有馬蹄足內翻時,因及時到正規的兒童骨科醫院進行治療,切勿盲目醫治或遺棄孩子。
最後再囉嗦一句,發現孩子患有馬蹄足內翻時莫慌亂,及時治療是關鍵.
“不用治療!我表哥小時候就是我外婆用柳條綁著,然後弄好的!”
“我小時候也是我奶奶給我手法按摩按好的!”
馬蹄足是不是真的不用治療,就能自己好?這個問題我也不知道如何開口回答了,中國的兒童骨科科普任重道遠,我只能繼續努力了。
還是先來科普一下:馬蹄內翻足是其中最多的一種,它的發生率可以達到千分之一,每一千個孩子當中,就有一個馬蹄足的發病。
那麼,什麼是先天性馬蹄內翻足?
是指:出生後即發現單側或雙側足部形態異常呈現內收、內翻、馬蹄畸形。本疾病根據臨床表現均能做出診斷,一般不需要輔助確診。
一、臨床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患兒足部可有
1.足內翻;
2.足前部內收;
3踝蹠屈;
4.脛骨內旋;
其患足被動矯正無法背曲 。二、馬蹄內翻足的併發症有哪些?
1、馬蹄內翻足主要的併發症是由於治療不當造成的。
我們所看到腳的畸形不一定是馬蹄內翻足,要鑑別姿勢性內翻、垂直距骨和神經源性的馬蹄內翻,有的不一定是一生下來就有,而是隨著發育逐漸出現的。
馬蹄內翻足的治療中有一種叫潘賽緹治療,其中最後一步叫跟腱鬆解,但是如果是神經源性的馬蹄內翻足畸形,不管是先天性或是後天獲得性的,這種情況下完全把跟腱鬆解或者離斷是非常危險的,一旦鬆解以後會造成跟腱不連,孩子會出現嚴重的步態異常,無法提腳跟行走,會對孩子造成長遠甚至終生的影響。
2、還有很多的併發症主要是對馬蹄內翻足的治療不規範導致的。
很多醫生或者是一些赤腳醫生有一些這樣的問題,醫生沒有規範的學習馬蹄內翻足的治療技術規和潘賽緹治療技術導致出現併發症。
臨床上經常遇到不規範的治療導致孩子獲得性的畸形或者醫源性的畸形,或者殘留畸形。這種情況下需要根據前足、中足、後足等等總體解剖生理去具體分析,有計劃的有針對性提出治療方案,可能需要重新治療。所以不要輕視馬蹄內翻足的潘賽緹治療技術,不要以為很簡單,其實有很多深層次的技術類原因理論的在這裡,希望醫生一定要學習最根源的最深層次的技術,真正的掌握這個方法造福孩子。
三、如何鑑別馬蹄內翻足?
這裡我先發一個影片。(強調:這只是鑑別馬蹄內翻足的其中一種法子,但是更多兒童足踝畸形疾病,寶媽寶爸一定要讓專業的來鑑定!)
馬蹄內翻足的鑑別診斷,其實先天性的足踝畸形,它都屬於先天性的足踝畸形,對於先天性足踝畸形,馬蹄內翻足是其中最多的一種,但先天性足踝畸形其實不止馬蹄內翻足這一種,比如說他佔的雖然是最大多數,但是其他的,比如還有姿勢性內翻足,就是不是這種基因所導致的,沒有遺傳學背景的,而是由於在媽媽的肚子裡面,被壓迫所導致的這個樣子,那麼這種情況往往不需要特殊的治療,慢慢就可以好。而且他的畸形不會很嚴重。
除了這個,還常見還有一種畸形,足踝的畸形叫先天性的垂直距骨畸形,英文簡稱CVT,那麼它跟馬蹄內翻足的表現是完全不一樣,它是一個表現嚴重的外翻足畸形, 即馬蹄內翻和外翻,這種明顯的不一樣,所以看到這種樣子的,爸爸媽媽也會覺得他不像一個正常的腳,也會來找醫生。
還有那種特別柔軟性的那種平足,柔軟性的平足,他跟這種嚴重的這種垂直距骨又不一樣了,但是這種情況往往需要專科的醫生,才能鑑別,爸爸媽媽非專業的人士很難去鑑別,那麼你可以透過想很多方法去聯絡小兒骨科醫生,透過網際網路,或者透過其他的方式來諮詢醫生,或者到醫院來找小兒骨科專科醫生來就診,大家一定記住是小兒骨科專科醫生。
四、馬蹄足的病因是什麼?
馬蹄足被認為是一種多因子遺傳疾病。包括基因和環境因素:
有馬蹄足家族史的,宮內的胎位不正、感冒吃過藥物等,這些多種因素導致出生時出現馬蹄足。
畸形始於胚胎期,生後即可發現,表現典型,容易確立診斷。
五、馬蹄足目前的治療方式有哪些呢?
說到馬蹄內翻足的治療,在今天我們全世界對這個疾病的深刻認識以後,我們已經有非常規範的、統一的,大家公認的標準治療方法。這個方法是上世紀50年代,一位美國亞瓦大學的 Ponseti教授發明的,以他的名字來命名的,在今天被全世界廣泛的接受。他的方法其實很簡單,但其中有很多的學問,透過打石膏和一個微創的小手術,這麼一個近乎無創的方法讓這個孩子腳就可以恢復一個正常的行走,像我們正常人的腳一樣。
六、馬蹄足什麼時候治療效果好呢?
孩子出生第七天就建議開始治療,從腳趾到大腿根部的石膏,每週更換一次,一般3-4次石膏後基本可以矯正內翻;多數病例需行跟踺鬆解術矯正足的蹠屈畸形。經石膏固定術和跟腱鬆解手術後,馬蹄內翻足所有畸形成分均已得到矯正。為使跟腱獲得良好癒合並保持在合適的長度、減少疤痕組織,需要進行最後一次持續三週的長腿管型石膏固定。拆除最後一次石膏後,佩戴有連桿的足外展支具維持,最後一次石膏後獲得的矯形是Ponseti方法預防畸形復發的措施,也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方法。
PS:後期會有一些簡單的媽媽測試寶寶是否患有髖關節脫位的影片以及術後鍛鍊等影片。
同時呼籲大家可以多關注兒童骨科的相關科普或者補充相關問題,我會抽空整理一起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