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4270133901

    發什麼展,是起死回生!照現在的局面,用不了多久,京劇就沒人看了!節奏慢,題材老,聽不懂....怎麼會有吸引力

  • 2 # O乚O屮彳䆐

    啥現代戲呀,都是政治戲,跟上面要錢的,演幾場,往後不會再演了,劇情爛,編劇爛,舞美爛,道具倒是很新,也很龐大。陣容真是恨不得把全市的市民都用上。吃國家飯的每一個是為了發展戲曲的,都是混編制的。別的不說了,會被人罵的。

  • 3 # 張智1731

    打包捲鋪蓋回它的出生地安嶶吧。外省人欣賞不了。或許回鳳陽唱唱,把朱洪武唱醒來,又來人間殺伐貪官,不失功德一樁。

  • 4 # 戲曲女包公南南

    我個人覺得會,因為樣板戲不都是現代戲嗎,但是古裝戲也能發展啊,只要有好的劇本好的演員來塑造都有可能出現經典。

  • 5 # 盼望151075609

    在這個快節奏的生活裡要振興戲曲談何容易,想要發展戲曲就要培養觀眾,沒有觀眾詞和曲再好聽也白費,我現在有時間就拿著音箱到附近的花園裡唱戲,各個劇種都唱,觀眾都是老年人,我發現地方戲和現代的京劇很受歡迎,傳統的唱段除非是經典的唱段,別的唱段再好聽他們也說聽不懂,感覺還是喜歡聽現代戲,但觀眾少的可憐,真是替我們優秀的戲曲擔心……

  • 6 # 引杯觀劍擘水取魚

    任何一部戲能夠深入人心,流傳久遠,不在於它的故事有多雄奇,情節有多跌宕,場面有多浩大;而在於它的表現形式,即千錘百煉的唱腔,膾炙人口的唱詞,耳熟能詳的旋律,再加上優秀演員的精彩演繹,令聽者沉醉痴迷,回味無窮;讓觀眾在欣賞之餘必要學唱、傳唱方覺過癮;甚至於上至文人雅士、達官貴人,下至下里巴人、普通民眾,皆能哼唱幾段,成為名副其實的“中華大家唱”,這就是那個年代京劇走向輝煌的根由。

    近幾十年來,雖然各大劇團盡皆投入浩大,編排了令人眼花繚亂的新戲、現代戲,但大多粗製濫造,泛善可陳,以至幾乎無一唱響,更遑論深入人心、廣泛傳唱了。其結果導致民眾對之無望,漸失興趣,唯有少許資深戲迷猶且關注,但關注的仍然是一些傳統戲,對新戲幾乎避之不及。這些都是京劇日趨式微,一蹶不振的根本原因。

    故此,排演現代戲也好、歷史劇也罷,皆拯救不了京劇,因為它已經失去了其生長髮展的最佳時期和廣袤土壤了。

  • 7 # 老王149483347

    解放前後,北方特別是京津一帶,曲藝形式多種多樣,僅大鼓就七,八種,到今天,都成了昨日黃花,基本消聲匿跡。被稱為國粹的京劇,很可能也難逃這樣的命運。京劇的受眾越來越少,你再華麗,優美,深沉,動聽,人家不願接近你,你也沒轍。戲迷對這話很不屑,但這是現實。京劇名家遲小秋給了個啟示,以短小精幹的現代摺子戲,展現京劇的的唱腔,音樂,舞美,受到年輕人的青睞,象《紅雲崗》《海港》等,老戲新唱,別開生面,遲唱的戲歌《孝順之心古道長》韻味十足,沁人肺腑,這不失為京劇傳承之良策,反正,帝王將相唱下去,知音越來越少,京劇要弘揚必須另闢溪徑。

  • 8 # 何鳳貞165

    我喜愛京劇,應可算票友。我當然是在文革時期學會聽京劇的,那時是全民都唱樣板戲,這幾個樣板戲我們是幾乎能全背下來的,這些對普及京劇應該是有正面作用的。但縱觀兩百多年京劇的發展,京劇的各種行當,各種流派,以及非常講究的發聲吐字歸韻,服裝道具等等,京劇真應用博大精深來形容。要和這些眾多的非常優秀的傳統劇目相比,樣板戲並算不了什麼。而文革大量優秀藝術大師的隕落,造成的是藝術的斷層,很多甚至是藝術的空白,我們扼腕嘆息。其實現在不景氣的不僅僅是京劇,許多的劇種都出現的是這種人才的斷層,也包括觀眾欣賞水平的斷層。現在國家一級演員真是好多啊,可他們的功夫能和老一輩比嗎?差太遠了。現在我以為戲曲的衰弱是無可避免的。

  • 9 # 千枝萬葉74080886

    反問題主:

    大量養殖馬匹,能夠大量增加白馬的數量嗎?

    此問題與題主的提問如出一轍。

    如果“發展現代戲”的戲劇種類中包含了“京劇”這一劇種,當然能進一步發展京劇了!

    如果“發展現代戲”僅僅發展的是京劇之外的其它現代戲劇,那麼對京劇的發展沒有任何影響!

    京劇僅僅是戲劇眾多劇種門類中的一種!

    這裡的假定條件與假定的結果必須在相同的範圍內,這樣的假設才有意義!

    從這個意義上講,題主的提問改為“發展現代京劇能讓京劇進一步發展嗎?”才會有意義。

  • 10 # 明揚51

    發展現代戲能讓京劇進一步發展嗎?我的答案是不能。京劇目前形式不容樂觀,這是事實,但並非傳統戲之過,試圖以現代戲作為振興京劇的突破口,純屬“頭疼醫腳”,比“頭疼醫頭腳疼醫腳”更不靠譜。更本沒有找對病源就亂開方子。

    從傳統戲和現代戲對比兩個角度來說說我的看法:

    1:京劇就是傳統戲當家

    京劇是高度程式化的表演體系,這個體系的建立就是為了表現傳統戲的,現代戲可以借用,但假如突破這種程式,京劇必然“話劇化”。

    2:現代戲難以傳承

    現在戲似乎有個“緊跟形勢”的習慣,但時事難免反覆,現代戲《箭桿河邊》很不錯,尤其是張學津“勸賴子”的大段反二黃,優美動聽,膾炙人口,從藝術角度來看似乎接近完美,但為什麼連首創者張學津後來也不再唱了?內容不合適。比如那句“一心只想發財賠精光,對不起人民對不起黨”,和目前倡導的完全相反,現在農村帶領村民一起致富奔小康的帶頭人,幾乎都是當年“賴子”式的人物。

    3:自有適合現代戲的劇種

    京劇不適合表演現代戲,沒關係,像豫劇、評劇等就很合適啊,通俗易懂,貼近生活,幹嘛非要逼著京劇演現代戲呢?適合傳統戲的就唱傳統戲,適合現代戲的就演現代戲,這才叫“百花齊放”,一窩蜂去搞現代戲,似乎又把藝術拉回到“運動”了。

    4:演員水平不高,演什麼也不會太好

    京劇作為一門表演藝術,說到底起決定作用的是演員的水平。別相信“把鹹菜燒成烤鵝的味道”,那都是化學香精的作用,鹹菜就是鹹菜。傳統戲唱不好,就在藝術以外動腦子,聲光電,道具佈景,不倫不類的行頭,不中不洋的交響樂伴奏,其實就是材料不行多放“香精”。

    下列圖片都是現代戲,也不不錯的演員,張建峰、王蓉蓉等名家,看見趙建峰背後的鋼琴了嗎?這些提問者你看過幾出?考烤你,看圖片你能說上來劇名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胎兒股骨長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