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悠米愛健身

    健身,是一項長期性的訓練,可以把它當成是一種愛好,也可以將它融入生活,當成是生活的一部分。每天健身,是一個理想值,但也要看目前的狀態。

    1.剛開始小白那會兒,每天都練。

    剛開始健身,就每天舉啞鈴,也不管有用沒用,反正就跟著練。在網上找教程,都是圖片配文字,沒有動圖,也沒有那麼多影片,只能靠感覺去訓練。走了很多彎路,中途也放棄過一段時間。但看到真實的肌肉大哥之後,又相信只要認真練,會有好身材,接著又開始找計劃練了,一直撐到現在。

    2.在家訓練也有一段時間。

    剛開始只是將一對啞鈴放在工作的地方,閒餘時間就帶著練練,後來BOSS發現,不給練,然後就在家練了。

    後來發覺光一副啞鈴不夠,又接二連三的買了兩副啞鈴,也購買了啞鈴凳。後面又上了槓鈴杆,槓鈴片,深蹲架。總之一套裝置基本全了,開始了系統訓練。

    這個過程持續了1年左右,按照肩、胸、背、腿的模式,三頭和胸在一起練,二頭和背在一起練,一週還有 2次的練腹動作。一次訓練大概在1個小時左右。在家裡,戴著耳機,一個人在訓練,就這樣堅持了下來。

    3.目前在健身房打卡。

    後期有新的健身房開業了,我本來沒打算去,但我看見裡面的器材比較全面,還是下定決定辦卡了。剛開始到裡面,不知道空杆就是20KG,剛去深蹲,直接加了50KG的槓鈴片,發覺很重,直接蹲不穩。有私教告知,重量大了,動作不標準。

    整個一圈下來,才發覺之前練的,很多動作都不對,來到健身房,發覺自己還是菜鳥,也算是剛入門,還是從基礎開始練習。

    現在還是按部就班的打卡訓練,1周4次,還是肩、胸、背、腿,只不過二頭和三頭會單獨練,練腹1周2次,變為1周1次。現在也加入了力量舉形式的訓練,按照5*5的模式來強化三大項。1周至少還有1次的慢跑和HIIT,我的目標不拘於練大重量,只想為了全面發展。

    如果我今天狀態不好,今天就不練臥推,只做3*12的俯臥撐,5個動作,分別進行,然後再練腹。最難練的還是腿,我做的最多的一次深蹲,遞減20組。之後還做了腿舉、箭步蹲、直腿硬拉、腿彎舉、相撲硬拉和臀推。這次超量的訓練,腿部接連痠痛了3天,也拉伸了3天。

    所以,我個人總結:普通愛好者,還是每隔一天的訓練模式比較好。

    無論是去健身房,還是在家,還是戶外運動,一次性做到最佳,練到極致的泵感,第二天就休息。這樣有了恢復時間,間隔一天之後,再去訓練,狀態又會很好。不然,每天練,到後面真的很難堅持。

    畢竟,每個人的年齡、身體結構、體能、身體素質、恢復都是不同的,不要認為別人能做到大重量,你也一樣能。在沒有訓練基礎的前提下,還是老實一點,用低重量慢慢練習,等到基礎穩固後,再緩慢提升。不用著急,時間就是最好的證明。

    間隔一天、兩天的打卡,並不代表就沒堅持。堅持健身,是以一個時間段為概念,不是說每天打卡,就是高質量的健身方式。適合自己的運動模式,才是最好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視機的電源插頭需要拔下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