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P大研究僧

    智商高的也有數學不好的,數學好的智商也不一定高就是這個道理。

    關於數學成績,我想我還是比較有發言權的。我自己覺得自己不是屬於聰明的人,比如,在小初學習一元一次方程時候,我得理解很長時間,而且在高中學習函式時候,我都不能快速,準確理解函式到底是啥,f(x)又是啥。所以,我覺得我數學一直不是很好。

    原因可能是小學時候數學老師的一次打擊,向來數學成績很好的我,一次考砸了,就被老師批評了,之後就不好了。。我也覺得很神奇。。。

    但是,雖然成績不是特別好,但我從來沒有放棄。所以,一路學數學很艱辛。初中,高中還當了數學課代表,就是因為我數學不太好,但是就像那句話,數學虐我千百遍,我帶數學如初戀。

    最後,高考數學考了110(滿分150)我覺得真的很不錯了對我來說,因為高考之前從來沒上過3位數我的數學。最終還選擇了理學專業,博士現階段也是工學專業。

    所以,不要懷疑自己智商,重要的是堅持下午,不要放棄。

    最終會,守得雲開見月明!加油!

  • 2 # 一民聲音

    這是個有趣的問題。其實答案是肯定的——數學成績好壞,與智商高低,沒有必然的對應關係。

    我給你舉幾位數學成績很差,但智商實在是挺高的名人吧。

    第一位,在1916年報考北京大學預科,數學考試得了個0分,但作文非常出色,被考官判了個滿分,最終被北京大學錄取了。你可知道這位是誰?他就是著名的學者、作家朱自清。

    第二位,著名的作家、學者的錢鍾書,報考清華大學時,國文、英語成績考得都非常棒,可惜的是,數學這門學科只得了15分,你說可憐不可憐?我們能說錢鍾書的智商很普通嗎?

    第三位,著名的歷史學家吳晗,其數學成績也讓人不好意思說道。報考北大歷史系時,數學與朱自清一樣,得了個雞蛋。

    第四位,說個大家現在非常熟悉的人——馬雲吧,這個1964年出生的人,現在年齡也才55歲吧。他三次高考的分數分別是1分、21分和31分,如果你要說他的智商普通,恐怕“馬爸爸”的兒子們會打“死”你。

    不再舉例了,數學成績差,後來卻成了中國乃至世界名人的,有許許多多。如果加上國外的名人,那就更多了吧?所以,我說你這個問題,有意思就在於把兩個不想幹的事情扯到一起了。

    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數學不是是否取得巨大成就的必要條件,更不是評判智商高低的必要標準。

    不是說數學不重要,而是說不要用某個單一的專案評判整個人的智商和整個人生成敗。

    數學可以評測一個人的智商,但評判一個人知識的不只是數學。

    社會需要各種各樣的人才,只要你在某一方面不斷努力,就會成為某一領域的傑出人才。

    智商是個通用性的東西,它可以體現在數學方面,也可以體現在數學以外千千萬萬個方面。

  • 3 # 菜雞速通理工基礎

    我認為數學成績與智力正相關。智力優秀的,成績好的可能性就更大。邏輯推理強,特別是記憶力好的優勢非常明顯。我認為主要是反應快的初學體驗好,記憶力好的又能隨時呼叫。但是個人感覺和自我判斷往往是錯的。本雞因為貪玩,高一數學竟然考30分,高考也不行,所以對數學簡直痛恨。但是後來透過自學,注意一下,我是工科選手,基本上學完了數學系碩士程度的絕大多數知識。我在碩士階段,除了得罪了老師的科目,所有課程都是優秀。目前我作為教師,教工科碩士的數學課好幾年了。

    數學的能力可以培養,對多數人來說這件事不重要。對多數人來說,最重要的是,考試的能力可以培養~~~只要明白考試是考查你能不能在規定時間內,按規定的套路,套出規定的標準答案。

    除非是特別抽象的現代數學,比如數學系的拓撲學,抽象代數,泛函分析,微分流形,普通人的智力都是可以取得好成績的。看似難度很大的工科數學課程,比如微積分,線性代數,機率統計,複變函式,數理方程,都是可以學會的,並且可以取得好成績的。全都是套路。

    因此,最重要的一件事,要明白數學成績取決於解題經驗。還有記憶的強度(正常人往往需要重複解題5-7次才能記住,做多了費時間,可能是反作用)。沒做過同類型的、相似型別的、套路不熟練的題目,基本上得不到分數,當然選擇題可以蒙。

    要明白解題經驗有好有壞。好的經驗是有針對性的閱讀,有總結,有重複。壞的經驗是,只在意成績高低,分高就高興,分低就沮喪,卻不知道如何保證好成績。

    要知道考試考什麼,怎麼考。可以分析歷年真題獲得有關資訊。

    備考要有針對性。單元測試能夠最大限度的檢驗你基礎知識的水平。發現弱點,馬上消滅。強行模仿例題套路,強行編打油詩,效果極好。如果能理解就是錦上添花了。並且有計劃地安排複習。最好一天內,兩天內,一週內,一月內,主動重複,以獲得長期記憶。同類型的不要做太多,怕浪費時間。

    綜合測驗也非常重要。一般課本或者輔導書都有綜合習題。如果綜合題表現不好,往往是單元知識不牢固,需要再次安排單元複習。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不常考的就不重要,特別是對考試而言,最不重要的是興趣。重要的是考不考和你會不會。

    下面是吐槽。人們常說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本身沒問題,但是在大學本科畢業之前談興趣,就是自殺。這個道理就好像,換句話,人活著到底是做自己想做的事,還是做自己應該做的事?

    這樣一來,你會同意,要取得好成績,無非是在正確的方面,花足夠的時間。

    不排除偏科真正存在的可能,多數人偏科是因為沒在正確的地方花足夠的時間,從而獲得真正有用的學習體驗。一個明知道自己數學不強,卻不去認真讀課本,不去模仿例題,不做做單元測試,更沒做自我學情分析的人,卻信誓旦旦地說數學太難了,這是不是在逃避責任?

    數學難不難這件事,是客觀事實,更是主觀感受,特別是成績下來以後的心情,以及根據成績所做的自我定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今年14歲身高165,還能長高嗎?有什麼長高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