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蟲[Mythimna separata(Walker)]屬鱗翅目,夜蛾科,又名剃枝蟲或行軍蟲。中國除西藏和新疆無報道外,全國各地均有分佈。除普通粘蟲外,還有勞氏粘蟲和白脈粘蟲,但後2種發生量很少。粘蟲主要為害麥類、穀子、玉米、水稻、高粱等。大發生年,吃光單子葉植物後,也能取食豆類、棉花、蔬菜等雙子葉植物,為雜食性害蟲。為害狀幼蟲咬食葉片,1~2齡幼蟲僅食葉肉形成小孔,3齡後才形成缺刻,5~6齡進入暴食期,可將葉片吃光成光桿,造成嚴重減產,甚至絕收。當一塊田作物被吃光後,幼蟲常成群遷到另一塊田為害,故又名行軍蟲。形態特徵成蟲體長16~20毫米,翅展36~45毫米,灰褐色或淡黃褐色。前翅中室外端有兩個淡黃色圓斑,外方圓斑上有1小白點,白點兩側各有1個小黑點,頂角至後緣有1條斜行黑褐紋,外緣有7~9個小黑點呈弧形。後翅暗色,前緣基部有針狀翅韁與前翅相連。雌蛾翅韁為3根,雄蛾1根。雌蛾腹部末端稍瘦,腹面觀如1小裂口;雄蛾腹部末端較鈍,具抱器1對。抱器背向內卷。卵饅頭形,卵粒排列成行或重疊成堆。初產時為乳白色,漸呈黃褐色,孵化前變黑色。幼蟲一般6齡,體色隨齡期、密度、食物而變化。2~3齡幼蟲取食幹葉或花粉時,多為黃褐至灰褐色;取食嫩葉時,呈黃綠至灰綠色;蟲口密度大時,4齡以上幼蟲呈黑或灰黑色。老熟幼蟲體長38毫米,頭黃褐色,有一“八”字形縱紋。胸部圓筒形,體背有5條縱線(彩版十,59)。各齡幼蟲主要區別如表2-13。表2-13 黏蟲不同齡期的主要區別(仿西北農業大學)齡別 部位 1 2 3 4 5 6 4對腹足 第一對特 別小,第二 對小於三、 四對 第一對小 於三、四對 第一對略 小於第三、 四對 等長 等長 等長表2-13 黏蟲不同齡期的主要區別(仿西北農業大學)(續)-1蛹體長19~23毫米,棕褐色,腹部5、6、7節前緣有1列隆起點刻,尾刺1對強大,兩側各有小刺2根。發生特點成蟲晝伏夜出。白天隱藏於作物、草叢、柴草堆、牆縫中,夜出活動,進行交尾,取食和產卵。卵成行產於作物端部與下部枯葉中,葉尖稍捲曲,手摸有異物感。成蟲飛翔能力很強,具有遠距離遷飛為害的特性。冬季在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福建等省(自治區)為害小麥、玉米等作物。化蛹、羽化後於3月下旬向北遷飛到河南、安徽等黃淮流域(4~5代區),在小麥上繁殖為害,形成1代為害高峰。1代成蟲大量羽化,又往北遷飛到2~3代區,如東北、華北等地,為害小麥和玉米。該地幼蟲於7月下旬至8月初化蛹、羽化,大批成蟲向南遷飛至河南、安徽、江蘇北部等地(3~4代區)為害繁殖,於9月上旬成蟲羽化,飛往南方繁殖為害,並進行越冬。由於粘蟲遷飛習性比較複雜,在氣流的影響下,形成南北往返遠距離遷飛規律。根據調查研究證實了粘蟲在北緯33°或1月份0℃等溫線以北不能越冬。北京地處華北北部,為黏蟲2~3代發生區。70~80年代,套玉米種植面積大,2代黏蟲不僅發生面積大,為害也重。實行小麥、玉米兩茬平播後,受害面積大大減少,但夏玉米苗期仍有一定程度受害,特別是那些免耕播種的地塊,粘蟲為害較重。3代粘蟲在夏玉米抽穗前、中期,區域性地區時有發生。也有個別年份1代為害小麥重的地塊。防治方法25%敵百蟲油劑每667平方米50~80毫升,超低容量噴霧,也可用25%敵百蟲乳油或25%敵馬乳油每667平方米50~80毫升對水1倍,進行超低容量噴霧,效果也很好。5%敵百蟲粉或4%敵馬粉或2%殺螟腈粉,每667平方米2.5~3千克噴粉。在噴藥防治前,做好兩查兩定:即查蟲口密度,定防治地塊;查蟲齡,定防治時間,抓住大部分幼蟲進入2、3齡盛期時施藥。嚴格掌握防治指標,麥套玉米和穀子,每平方米有蟲10頭;玉米、高粱苗期百株有蟲20頭,生長後期為50頭,即應開展防治。夏播玉米如前茬麥子上蟲量大時,應在收刈前帶麥噴藥防治,免耕覆蓋的地塊,帶麥防治顯得更為重要。根據蟲情,在播後結合化學除草加適量農藥進行防治,以確保玉米全苗。
黏蟲[Mythimna separata(Walker)]屬鱗翅目,夜蛾科,又名剃枝蟲或行軍蟲。中國除西藏和新疆無報道外,全國各地均有分佈。除普通粘蟲外,還有勞氏粘蟲和白脈粘蟲,但後2種發生量很少。粘蟲主要為害麥類、穀子、玉米、水稻、高粱等。大發生年,吃光單子葉植物後,也能取食豆類、棉花、蔬菜等雙子葉植物,為雜食性害蟲。為害狀幼蟲咬食葉片,1~2齡幼蟲僅食葉肉形成小孔,3齡後才形成缺刻,5~6齡進入暴食期,可將葉片吃光成光桿,造成嚴重減產,甚至絕收。當一塊田作物被吃光後,幼蟲常成群遷到另一塊田為害,故又名行軍蟲。形態特徵成蟲體長16~20毫米,翅展36~45毫米,灰褐色或淡黃褐色。前翅中室外端有兩個淡黃色圓斑,外方圓斑上有1小白點,白點兩側各有1個小黑點,頂角至後緣有1條斜行黑褐紋,外緣有7~9個小黑點呈弧形。後翅暗色,前緣基部有針狀翅韁與前翅相連。雌蛾翅韁為3根,雄蛾1根。雌蛾腹部末端稍瘦,腹面觀如1小裂口;雄蛾腹部末端較鈍,具抱器1對。抱器背向內卷。卵饅頭形,卵粒排列成行或重疊成堆。初產時為乳白色,漸呈黃褐色,孵化前變黑色。幼蟲一般6齡,體色隨齡期、密度、食物而變化。2~3齡幼蟲取食幹葉或花粉時,多為黃褐至灰褐色;取食嫩葉時,呈黃綠至灰綠色;蟲口密度大時,4齡以上幼蟲呈黑或灰黑色。老熟幼蟲體長38毫米,頭黃褐色,有一“八”字形縱紋。胸部圓筒形,體背有5條縱線(彩版十,59)。各齡幼蟲主要區別如表2-13。表2-13 黏蟲不同齡期的主要區別(仿西北農業大學)齡別 部位 1 2 3 4 5 6 4對腹足 第一對特 別小,第二 對小於三、 四對 第一對小 於三、四對 第一對略 小於第三、 四對 等長 等長 等長表2-13 黏蟲不同齡期的主要區別(仿西北農業大學)(續)-1蛹體長19~23毫米,棕褐色,腹部5、6、7節前緣有1列隆起點刻,尾刺1對強大,兩側各有小刺2根。發生特點成蟲晝伏夜出。白天隱藏於作物、草叢、柴草堆、牆縫中,夜出活動,進行交尾,取食和產卵。卵成行產於作物端部與下部枯葉中,葉尖稍捲曲,手摸有異物感。成蟲飛翔能力很強,具有遠距離遷飛為害的特性。冬季在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福建等省(自治區)為害小麥、玉米等作物。化蛹、羽化後於3月下旬向北遷飛到河南、安徽等黃淮流域(4~5代區),在小麥上繁殖為害,形成1代為害高峰。1代成蟲大量羽化,又往北遷飛到2~3代區,如東北、華北等地,為害小麥和玉米。該地幼蟲於7月下旬至8月初化蛹、羽化,大批成蟲向南遷飛至河南、安徽、江蘇北部等地(3~4代區)為害繁殖,於9月上旬成蟲羽化,飛往南方繁殖為害,並進行越冬。由於粘蟲遷飛習性比較複雜,在氣流的影響下,形成南北往返遠距離遷飛規律。根據調查研究證實了粘蟲在北緯33°或1月份0℃等溫線以北不能越冬。北京地處華北北部,為黏蟲2~3代發生區。70~80年代,套玉米種植面積大,2代黏蟲不僅發生面積大,為害也重。實行小麥、玉米兩茬平播後,受害面積大大減少,但夏玉米苗期仍有一定程度受害,特別是那些免耕播種的地塊,粘蟲為害較重。3代粘蟲在夏玉米抽穗前、中期,區域性地區時有發生。也有個別年份1代為害小麥重的地塊。防治方法25%敵百蟲油劑每667平方米50~80毫升,超低容量噴霧,也可用25%敵百蟲乳油或25%敵馬乳油每667平方米50~80毫升對水1倍,進行超低容量噴霧,效果也很好。5%敵百蟲粉或4%敵馬粉或2%殺螟腈粉,每667平方米2.5~3千克噴粉。在噴藥防治前,做好兩查兩定:即查蟲口密度,定防治地塊;查蟲齡,定防治時間,抓住大部分幼蟲進入2、3齡盛期時施藥。嚴格掌握防治指標,麥套玉米和穀子,每平方米有蟲10頭;玉米、高粱苗期百株有蟲20頭,生長後期為50頭,即應開展防治。夏播玉米如前茬麥子上蟲量大時,應在收刈前帶麥噴藥防治,免耕覆蓋的地塊,帶麥防治顯得更為重要。根據蟲情,在播後結合化學除草加適量農藥進行防治,以確保玉米全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