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繁星落石

    專利是保護機制,促進是作為結果來說的。

    因為有專利,所以公司研發的東西才不會被隨便使用,擁有專利的公司可以將專利內容在有效期內佔為己有,從而形成技術壁壘。

    如果沒有專利保護,公司可以等其他人研發出來再使用,自己研發的內容也會想方設法地保護起來,不像現在可以使用專利授權的手段去公開。

    專利保護下的研發對於企業來說是有收益的、所以企業積極去做這種事情來形成自己的優勢;如果沒有這種保護機制,企業不會投入到研發上,意味著現在的技術進步速度會遠遠降低。

  • 2 # 智慧財產權情曝

    專利如何促進企業科技成果的推廣和應用?

    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科學技術與生產的緊密結合”.

    如美國,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美國雖然已成為工業發展強國,但科學研究的水平還落後於英、法、德等歐洲國家,只是在引進、吸收、應用外國的科技成果方面做得比較好。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大批科技人才為躲避戰亂逃離歐洲流入美國;德國戰敗後,美國軍隊又把2000多名德國科學家迅速轉移到美國。大量優秀科技人才的湧入,為美國科學技術的騰飛準備了條件。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至今,美國一直佔據著世界科技發展中心和強國的位置,這與外來科學家的巨大貢獻密切相關。半個多世紀以來,近一半的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是美籍科學家。重視科學研究和技術發明,重視科技成果的產業化和商業化,一直是美國的基本國策。堅持科技與生產的緊密結合,堅持科技必須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是美國製定國策的思想基礎。科學技術推動了美國的工業發展,而工業的發展又為科技成果的廣泛應用拓寬了更大的空間,形成了科技與生產相互促進的良性迴圈。科技與生產緊密結合,科技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其中科技成果轉化是重要環節。本文探討美國為促進科技成果實現產業化和加快技術轉移、推廣、應用,採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具體措施概況下主要有:制定科技管理體制與科技研發的組織形式,實施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法律法規與基本政策,大力支援中小企業的措施等等等等。

  • 3 # 善之農

    科學的主要“興趣”(就其與實踐的關係而言)在於發展並使某些技術變革列入現有的工藝、經濟和社會的規模之中。科研為生產建設服務,是我們經濟體制改革中需要解決的一個重大問題。我們要搞現代化建設,只有採用最先進的科學技術,才能獲得最好的經濟效益,才能縮短與先進國家的差距。可是中國《專利法》實施以前,許多新的科研成果往往不能迅速投人生產部門,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主要有兩條:一是新技術封鎖保密的現象比較嚴重,常常一家獨佔;二是生產單位往往不積極採用新技術,使得大批科研成果停留在“樣品”、“展品”階段。科研成果不能在生產中應用,不能及時轉化為生產力,給我們的經濟建設帶來了很大浪費。

    中國《專利法》實施以後,上述弊端就會得到一定的克服,因為專利法使技術“公開化”,它使本來秘而不宣的發明披露於世,使技術發明社會化。按照《專利法》的規定,凡申請專利,必須公開發明的技術內容。這就打破了技術封鎖保密,促進了科學研究更好地面向生產,為經濟建設服務;另一方面,《專利法》規定,使用技術成果的人必須給專利權人支付專利使用費,對專利權人進行價值補償。由於技術不再是“無償使用”,使用者在生產中將會積極地把科研成果付諸實施。在商品經濟條件下,由於存在產品競爭、市場競爭,企業會時刻考慮自己的產品質量、成本的降低和花色品種的増多。當一個或幾個同行企業透過採用新發明、新技術使產品很快在各個方面處於優勢,獲得明顯的經濟效益時,其他同類企業就不得不想方設法採用新技術、新工藝,否則,就會在競爭中處於劣勢甚至被淘次。

    專利制度對引進外國先進技術是一個強有力的工具,它可以在科學技術上大大縮短落後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可以使落後國家在獲得先進技術上少走彎路,在短期內振興科技,繁榮經濟。現在,中國的科學技術水平大大落後於世界先進水平,面對世界上滾滾的發明巨浪,我們要進行現代化建設,就必須重視引進各國科技成果。只有這樣,才能儘快縮短我們和先進國家的差距,才能為經濟建設奠定可靠的技術基礎。專利法的頒佈對引進科學技術有極大的推動作用。然而,由於中國以前沒有《專利法》,沒有建立專利制度,給中國引進外國先進技術帶來了一定困難首先是盲目引進,現在國際上科學技術的發展一日千里,各種新的工藝不到幾年時間就會更新換代。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在引進技術時不瞭解該項技術的現狀,盲目投入鉅額外匯和大量人力、物力引進一些國外過時的技術,就不會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其次,我們缺乏對技術的法律保護,技術輸出方擔心“一家引進,百家使用”。所以,他們或者大大提高技術使用費,或者只給我們一般性的專利,或者乾脆拒絕向我們轉讓。這就給我們的引進工作帶來重重困難。

    中國《專利法》的實施,為改變這種狀況,對技術保護提供了法律保障。此外,我們還可以透過專利文獻,及時瞭解國際上各項技術專利的現狀,把握國外科技發展的新動向,在充分掌握國際科技水平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引進外國先進技術,避免盲目引進和重複引進。同時,實施《專利法》有助於消除外國技術提供方的後顧之憂。

    以前由於我們沒有制定《專利法》,沒有建立專利制度,技術封鎖、技術資訊不靈的現象比較普遍,以致有些科研課題在低水平上重複研究。據瞭解,我們的科研課題有40%是重複國外已解決的問題,國內各科研單位之間科研課題重複的就更多了。科研課題重複,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費,也分散了技術力量。中國《專利法》的實施,就避免了這種浪費:一方面有了智慧財產權保護,科研成果互相封鎖的現象就可以得到適當克服;另ー方面,透過査閱專利文獻,就可以瞭解技術環境,瞭解哪些技術是現有技術,哪些是正在研究中的,因為專利文獻中所描述的都是最新發明技術,其中90%以上在其他科技文獻中是找不到的。為提升中國經濟實力,科技水平的先進,在這種情況下搞經濟建設,容不得我們有任何重複和浪費資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兒童不規律吃早餐或不吃早餐會危害健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