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瓷器鑑定真知堂

    真知堂鑑古

    這個問題非常好,瞭解日本文化的朋友,都知道日本文化的代表就是

    “菊與刀”

    日本人生性好鬥,又溫良謙和,桀驁不訓又彬彬有禮。

    崇尚軍國主義窮兵黷武,又具有耽美特徵。

    冥頑不靈又非常順從,勇敢卻怯弱,

    保守又尚新。這種狀況就是真實的日本人的性格特徵。

    菊代表文,刀代表武。

    兩種完全不同的特質,在日本民族身上展現得淋漓盡致。所以西方學者認為日本是“精神分裂之民族”

  • 2 # 七追風

    這個問題,其實是西方人對日本瞭解不深的表現,這種表現的傑出代表就是《菊與刀》。書中的觀點認為:“日本人生性極其好鬥而又非常溫和;黷武而又愛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禮;頑梗不化而又柔弱善變;馴服而又不願受人擺佈;忠貞而又易於叛變;勇敢而又懦怯;保守而又十分歡迎新的生活方式。”

    看過《菊與刀》的人應該很多,這也成了研究日本文化的“寶典”。在這裡我要提出一點我的觀點,所謂“精神分裂”,其實是一種“文化自卑感”的表現。

    《菊與刀》的作者本尼迪克特當年為了完成這部作品,主要研究的是二戰時被美國拘禁的日本人,同時參考了一些書刊和日本的文學電影。所以,她對於日本民族的研究,有很深入的地方,也有很多不足之處,以至於一部分日本學者也不認同她的觀點。

    網上有很多高人提出了對《菊與刀》中謬誤的觀點,我就不一一細說了。在這裡著重說一點,就是中國文化對日本的影響。

    大家知道,日本曾經派遣大量的遣唐使,從唐朝帶回去大量的先進制度、文化、思想,這些都深深的影響著整個日本。但是在《菊與刀》中,直接忽略了日本文化與中國文化的聯絡。

    在中國文化引入之前,日本社會還處在半開化狀態,所以唐朝先進的文化一引入,立刻風靡開來。我們從現在日本的很多習俗和文化都能看出來,日本對於唐朝的沿襲。

    那麼日本本身的特點是什麼呢?資源短缺,戰亂不止。資源其實是一切的源頭,餓著肚子是不可能發展出先進的文明的。

    所以當日本人接受了唐朝文化之後,就繼承了盛唐的“文化驕傲感”。這種文化驕傲感促成了日本人性格之中的溫良的部分,對禮儀的重視,對美的追求,對忠勇的崇敬,對新事物的開放——仔細想想,都是脫胎於唐朝文化。

    但是,資源的短缺和對生存的憂慮,又讓日本人很自卑。唐朝可以產生這樣輝煌燦爛的文化,自己為什麼不行?是因為資源少,如果想要發展出更優秀的文化,就必須要奪取更多的資源。

    必須強大,必須好鬥,才能獲得自己的優質文化——這就是對比產生的“文化自卑感”。就是這種文化自卑感,產生了日本好戰的民族性格,才產生了瘋狂的對武力的崇拜。

    從“文化驕傲感”發展到“文化自卑感”,於是有了一手武士刀,一手菊花的“精神錯亂”。但是仔細想想,這種所謂的精神錯亂其實是統一的,都源於“文化自卑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綠箭口香是怎麼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