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應作如是觀

    現存的漢代書籍,大多經過了後世的人的改動。關於漢朝的“典章制度”的書籍,有很多,但是漢代編纂的並不多,而且我也沒有看過漢代編纂的專業的典章制度的書。

    我推薦的基本的關於漢朝典章制度的書籍,主要是“史書”。

    《史記》的“八書”

    《禮書第一》、《樂書第二》、《律書第三》、 《曆書第四》、《天官書第五》、《封禪書第六》、《河渠書第七》、《平準書第八》,分別介紹了秦漢時期的禮法、情操、音律、曆法、星宿、封禪、水利、農工商等方面的情況。

    《漢書》的“十志”

    《律曆志》、《禮樂志》、《刑法志》、《食貨志》、《郊祀志》、《 天文志》、《 五行志》、《 地理志》、《 溝洫志》、《藝文志》。“十志”,已經不單單侷限於西漢,而是貫通古今,詳細描述了法律、禮法、音樂、刑法、天文、官職等制度的發展。《漢書》又叫《前漢書》,所以內容主要體現西漢時期的典章制度情況。

    《後漢書》 的“八志”

    《律歷》、 《 禮儀》、 《 祭祀》、 《天文》、《五行》、《郡國》、《百官》、《輿服》。《後漢書》沿襲了《漢書》貫通古今的行文風格,後世歷朝歷代的史書也大多如此。《後漢書》的“八志”主要內容是律法、禮樂、官職、五刑、地方行政、服裝等內容。

    如果有時間,我建議讀全冊的《史記》《漢書》《後漢書》,在皇帝本紀,文臣武將名人列傳中,也都有對當時的典章制度的介紹,也有皇帝的詔令,對於研究當時的典章制度很有幫助,後世很多研究漢代的典章制度大多都是史書入手。

    此外,《文獻通考》、《通志二十略》這三本書,最近剛剛從圖書館借到,也是不錯的選擇。

    《文獻通考》

    分為24大類,有田賦、錢幣、戶口、職役、徵榷、市糴、土貢、國用、選舉、學校、職官、郊社、宗廟、王禮、樂、兵、刑、經籍、帝糸、封建、象緯、物異、輿地、四裔。記述了自上古至宋寧宗時典章制度的沿革,當然,也包括了漢朝。

    《通志二十略》

    《四庫全書著作提要》記述這本書是:“其平生之精力,全帙之著華,惟在二十略而已。一曰氏族、二曰六書、三曰七音、四曰天文、五曰地理、六曰都邑、七曰禮、八曰諡、九曰器服、十曰樂、十一曰職官、十二曰選舉、十三曰刑法、十四曰食貨、十五曰藝文、十六曰校讎、十七曰圖譜、十八曰金石、十九曰災祥、二十曰草木昆蟲。其氏族、六書、七音、都邑、草木昆蟲、五略,為舊史之所無。”

    如果2年以內認認真真看完了這五本書,並對書中所記述的“漢朝典章制度”有了比較清晰的認知,然後再來這裡找我要別的相關書籍吧。

  • 2 # 朱伯崗

    在文化上,漢代也是承前啟後的重要時期,秦始皇焚書以後民間有書為非法,到漢惠帝解禁。

    具體到歷史上,《史記》以前的歷史書《尚書》《國語》《戰國策》記言而不記事,《春秋》記事但是編年體瑣碎,且太簡。例如“鄭伯克段於鄢”《春秋》只有五個字記述,左傳有五百多字記述。

    《史記》確實是輝煌巨篇,史家之絕唱!《史記》記述的漢代典章制度見《八書》。

    《史記》還是歷史由神話到實錄轉換的關鍵點,例如《黃帝本記》中司馬遷感嘆古史中記載黃帝,“言詞多不雅馴”說明有不可以說之事。

    漢代造紙,印刷技術不成熟,拓片技術還沒有,文字記錄多存在於皇家圖書館,時遇司馬遷,班固父子等等史學名家,成就了公認《史記》前後《漢書》等“前三史”或者包括《三國志》的“前四史”。

    說了很多,有一些離題了。讀史使人明智吧!

  • 3 # 讀研社

    關於漢朝典章制度的專著極少,筆者知道的僅有一本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的《漢朝典章制度》(蘇俊良 著),但此書現已幾乎絕版。

    漢代是中國地方制封建社會的初步發展時期,封建政府所制定的一切制度和法令具有承前啟後的特點。一方面繼承先秦、秦代以來的制度和法令,另一方面透過改造和發展,制定出一套嶄新的制度和法令。從漢代典制的形成、發展到衰敗的全過程可以看出,作為封建典制,其形成、發展是和封建政治的好壞密切相關的。

    《漢朝典章制度》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介紹了漢朝的皇帝制度、禮儀制度、國家機關制度、職官管理制度、學校與察舉、財政、監察、法律、軍事的設定與內容。

    圖書目錄

    序言

    第一章 皇帝制度

    第一節 皇位繼承製度

    一 立嫡制的確立

    二 輔政與攝政

    三 太后臨朝稱制

    第二節 皇子的教養與分封

    一 皇子的教養

    二 皇子的分封

    三 公主的冊封和下嫁

    第三節 後宮制度

    一 后妃等級

    二 皇太后宮官

    三 皇后宮官

    第四節 宮室制度

    一 外朝與內廷

    二 京郊離宮

    三 皇家苑囿

    第五節 為皇帝生活提供經費的機構

    一 少府

    二 宦官制度

    第二章 禮儀制度

    第一節 朝會制度

    一 登極之禮與授之禮

    二 賀朝與常朝

    三 冊立與冊封

    第二節 輿服制度

    一 輿制

    二 冠服制度

    第三節 儀衛制度

    一 皇帝儀衛

    二 皇后儀衛

    三 各等官員儀衛

    第四節 朝覲、召見和相見

    第五節 祭祀典禮

    第三章 國家機關制度

    第四章 職官管理制度

    第五章 學校與察舉

    第六章 財政制度

    第七章 監察制度

    第八章 法律制度

    第九章 軍事制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威綸通的埠號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