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能量轉化都是逐層遞減的。效率不可能是百分之百。那麼食物在人體內轉化為能量儲存物比如脂肪的效率是多少?這些能量儲存物釋放能量供給人體運動時的效率又是多少?比如我喝可樂時,看到上面標了能量188kj,那麼我喝了以後到底能吸收多少?
5
回覆列表
  • 1 # 白風小嚴

    總認為題目有點問題,任何食物,都是糖(澱粉)與脂肪的結合體。為人類提供能量是多種因素決定。人類消化體制,尤為重要。在於人類本身素質與煅煉。人如無任何疾病,特別是胃病,且分泌正常。任何學問,都是一個體系。雖無十全十美,但也盡善盡美。

  • 2 # 木槿玉

    脂肪合成有點複雜,個人生物有點懶,說不清楚。

    1000卡路里熱量的糖,在人體完全轉換最多生成300卡路里形式的ATP能量,其餘的都以熱量形式散發。我們運動,神經細胞活動,生物體內一切活動利用的都是ATP水解產生的熱量。

    我們繼續說脂肪的合成,理論上9卡熱量就可以形成1克脂肪,但實際上,脂肪的合成並不是脂肪氧化的逆過程,合成需要更多的能量,就是說1克脂肪氧化出9卡的能量,但是9卡的能量並不能從頭合成1克的脂肪。簡單的說,你要長1克脂肪,需要在吃飽後再塞上一斤米飯才行,這還得你的吸收非常好,吃進去的食物完全轉化。意思就是增肥並不容易。

    哎,我想我喝水都能胖,一定是吸收太好了,哈哈。

  • 3 # 裸猿的故事

    讓我先把題主的完整敘述,截張圖。

    題主說,能量轉化都是逐層遞減的。但這話是指的食物鏈中的能量層級流動,不能把它和你喝的可樂相提並論。這裡有兩個完全不同的問題,即生態系統中食物鏈裡的能量流動和被個體攝入的食物的能量轉化。讓我們分別敘述,解開題主最後問的具體問題,比如可樂標註的熱量/能量,現在許多食品上都會標註熱量,那麼又應該如何來理解這個熱量/能量問題。

    食物鏈中的能量流動

    什麼是食物鏈

    1927年,生態學鼻祖,英國動物學家查爾斯·艾爾頓((Charles Sutherland Elton)在《動物生態學》專著中首次提出,大自然中存在的各個物種,彼此之間在吃、被吃、寄生和被寄生以及個體的屍體如何迴歸生命大迴圈這樣的問題。他提出食物鏈包括如下幾種型別:捕食、寄生、腐生等等,試圖給紛繁複雜的大自然以秩序,也由此造就——食物鏈頂端這樣的名詞。即在活著的時候,吃別的生物但不會被別的生物吃。

    讓我們以大海中的虎鯨為例,虎鯨居於食物鏈頂端,那麼按照我們耳熟能詳的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順序,來理一下這個食物鏈吧。

    虎鯨 -> 海豹 -> 烏賊 -> 魚類 ->浮游生物

    食物鏈中的能量流動效率及解釋

    在生態學中食物鏈就代表著物質和能量在物種之間轉移流動的情況。整個生態系統因此可以被分類為三大類別即生產、消費和分解。最重要的生產者當然是植物,因為它們把Sunny的能量轉變為基礎的化學能,透過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為葡萄糖。

    圖示:這是一顆果樹,它透過光合作用生產出的葡萄糖構造了自己全身,但是對於我們這樣的物種而言,我們只能吃它產出的水果。而水果中含有的能量,在這顆果樹轉化的所有來自太陽的能量來說,只佔很小的一部分。這就是食物鏈中能量轉化時的效率差。

    據估計,總的來說,當能量在食物鏈中流動時,每一層級之間的流動效率大約為10~20%。來看一個真實的實驗研究吧。

    圖示:這是一個人工控制的食物鏈實驗。

    在這個人工構造的環境中,要想讓一切自動運轉,你就需要特別小心的控制鱸魚的數量,如果它們吃完了所有的太陽魚,那麼它們就會餓死。而一個穩定的食物鏈系統中,鱸魚所佔有的能量就大約為太陽魚的15%左右。超過這個比例,就意味著系統崩潰,太陽魚不夠鱸魚吃。

    所以,我們觀察到的生態系統中的能量轉化效率為10~20%,其含義並非指食物的直接轉化效率,而是指在一個穩定運轉的生態系統中,各物種數量的相對比例,如果超過這樣的比例,那對不起,這個系統將會崩潰。

    圖示:食物鏈中能量傳遞的效率低下,是因為食物鏈裡的這些所謂的食物全都是活的,當你把活物當作食物時,這些活物要維持生命,每時每刻都需要消耗或多或少的能量。

    以養雞場為例,現在的大型養雞場已經將效率發揮到極致,以至於多喂上三五天的飼料,就會虧本。當雞長到特定重量就要立刻宰殺,而特定的雞種固定的飼養方式,可以算出來一個均數,喂到第N天時,統一宰殺,能得到多少雞肉基本固定。透過宰殺將它們所擁有的能量加以凍結,如果你不及時宰殺,這些雞活著的每一秒都要消耗能量來維持,如果你不餵食,它們就會消耗它們自己身上的肉來維持自己的生命。

    實際上,現在食物鏈這個詞已經被食物網代替,就是因為挑食的物種實在太受限制,要想穩定存在,那就得變成雜食動物,從多個渠道獲得營養,就不容易把食物吃絕種,把食物吃絕種,雖然暫時提高了能量轉化效率,但不是長久之計。

    圖示:食物鏈頂端的物種個體通常不多,就是因為受限於食物鏈或網中的穩定的能量傳遞效率的限制。

    食物中的能量轉化

    讓我們再看一下題主的問題。

    首先要糾正的是問題本身,食物中本來就含有糖和或脂肪。能成為養活人類的食物,它必須含有三大宏營養素——糖(可消化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我們透過消化吸收的方式,將這些物質吸收進入體內,消化吸收的效率取決於食物種類,精糧的消化吸收效率大於粗糧,肉類中的蛋白質比植物類蛋白質更容易消化吸收。

    在人體內發生營養素之間的轉化時,轉化效率大約為30%~40%左右。即糖轉變成脂肪時,糖中所含有的能量只有40%左右儲存到了生成的脂肪中,其它的能量則以熱量的形式散發,但這也不算浪費,因為我們本就是恆溫動物,維持這個體溫本來就需要把食物中的化學能轉變為熱能。

    而這些能量儲存物釋放的能量供給運動的效率並不高,但是維持人體運轉處處都許都能量,不僅僅是運動才需要能量。看看上圖,肌肉收縮只是耗能的一個支出項而已。

    最後來回答可樂問題,以及可樂所含有的熱量/能量與運動的耗能問題。

    這罐可樂含有139大卡的熱量,由於可樂中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夏天怎樣敷面膜才能做到不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