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篇篇

    孝莊皇后陵葬在清東陵大紅門外有兩種說法野史說孝莊皇后下嫁給了多爾袞後代子孫為了懲罰她把她葬在了風水牆外讓她為子孫看守門戶

  • 2 # 封彧胖胖歷史君

    要想真正的說清孝莊文皇后的陵寢位於東陵風水圍牆之外的原因,我們還得先來了解一下孝莊文皇后。

    孝莊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名本布泰(亦有稱布木布泰)。父親是蒙古科爾沁部酋長寨桑,為寨桑次女。

    1613年(明萬曆41年)出生;

    1625年,嫁給皇太極,成為側福晉;

    1636年,皇太極稱帝,稱永福宮莊妃,位列五宮最末(中宮清寧宮、東宮關雎宮、西宮麟趾宮、次東宮衍慶宮、次西宮永福宮);

    1638年,生皇九子福臨;

    1643年,福臨登基,與孝端文皇后兩宮並尊,尊其為聖母皇太后;

    1661年,康熙尊為太皇太后;

    1687年,康熙26年薨於慈寧宮,終年75歲。

    經雍正、乾隆累次加諡,最終諡號為:孝莊仁宣誠憲恭懿至德純徽翊天啟聖文皇后。

    由於順治帝死在其母之前,且順治孝陵位於整個東陵的中心、核心,處於東陵最尊貴的位置,再在東陵陵區內無法安置孝莊文皇后的梓宮,這是難題之一。

    孝莊文皇后留給康熙一道遺詔“我身後之事特以囑汝,太宗文皇帝梓宮奉安已久,切不可為我輕動,況我心戀汝父子,不忍遠去,務於孝陵近地擇吉安厝,則我心無憾矣”。這可給康熙帝留了一個大難題!東陵之內沒有安葬祖母的尊貴之處,祖母又不想遠去昭陵合葬,所以康熙一朝並沒有解決這個問題,此為二也。

    野史中的泛泛而談,不可置信,也有稱太后當年下嫁過多爾袞,所以沒有臉去和皇太極合葬,稱這是孝莊堅持留在東陵附近的原因,此其三也。

    還有稱孝莊文皇后當年梓宮運到東陵之外時,天降大雨,道路泥濘,再也無法行進,所以就乾脆停在此處。此其四。

    這兩種說法,我個人認為理論依據不足,不足為信。還是康熙是一個極為孝順之人,不想違背祖母的遺詔,又想不出妥善的解決方案,所以才留給了自己的兒子,也就是雍正帝。

    雍正繼位以後,開始著手解決這個問題,因為不解決不行了!總不能讓孝莊文皇后孤魂野鬼似的待在風水圍牆的暫安奉殿內吧,於是雍正二年以暫安奉殿為主,修建成正式陵寢,並確定名稱為“昭西陵”,這樣問題就得以解決了。

    再說雖然昭西陵處於東陵風水圍牆之外,但其名稱可見與皇太極遠在瀋陽的昭陵是一個系統。再說昭西陵的位置是後世皇帝謁陵的必經之處,都首先會去她的陵寢祭奠。康熙對於祖母的孝敬歷來少見!其暫安奉殿就是慈寧宮內東五間寢殿整個挪到昭西陵來的,這也就形成了整個清東陵陵區內隆恩殿是唯一的重簷廡殿頂式!等級之高,再無第二!

    下面來介紹一下昭西陵

    昭西陵並未建神道,建築由南向北依次是:一對下馬牌、神道碑亭、神道碑亭之東建有神廚庫、再就是東西朝房、東西班房、進隆恩門是三座琉璃花門、東西配殿、隆恩殿、石五供、方城明樓、方城之後是寶城、寶頂,寶頂之下就是孝莊文皇后的地宮。

  • 3 # 戒莒齋

    此事在《清史稿.孝莊文皇后傳》中有詳細記載:

    “二十六年九月,太后疾復作,上晝夜在視。十二月,步禱天壇,請減算以益太后。讀祝,上泣,陪祀諸王大臣皆泣。太后疾大漸,命上曰:“太宗奉安久,不可為我輕動。況我心戀汝父子,當於孝陵近地安厝,我心始無憾。”己巳,崩,年七十五。上哀慟,欲於宮中持服二十七月,王大臣屢疏請遵遺誥,以日易月,始從之。命撤太后所居宮移建昌瑞山孝陵近地,號“暫安奉殿”。二十七年四月,奉太后梓宮詣昌瑞山。自是,歲必詣謁。雍正三年十二月,世宗即其地起陵,曰昭西陵。己巳,崩,年七十五。上哀慟,欲於宮中持服二十七月,王大臣屢疏請遵遺誥,以日易月,始從之。命撤太后所居宮移建昌瑞山孝陵近地,號“暫安奉殿”。二十七年四月,奉太后梓宮詣昌瑞山。自是,歲必詣謁。雍正三年十二月,世宗即其地起陵,曰昭西陵”

    劃下重點: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孝莊太皇太后臨終前遺命,太宗皇太極(葬於盛京清昭陵)已經埋葬很久了(當時已經埋葬44年),不應該因為我而開地宮。另外,我的心也記掛你們父(順治)子(康熙),把我葬在孝陵(順治陵墓)附近,我才沒有什麼遺憾。”孝莊去世後,康熙便把她暫安孝陵附近,沒有正式下葬,雍正三年,雍正才在她的暫安地建陵,名為“昭西陵"

    人家孝莊已經說得特別明白了,丈夫埋了四十多年,不想再開人家地宮,打擾清淨。比較掛念兒子和孫子,還是把我葬在兒子附近吧!這是明面上話,我感覺私底下孝莊可能還有一層考慮,盛京與北京遠隔千里,人都死了,不想一路顛簸折騰,還有就是,皇太極生前寵愛辰妃海蘭珠,若安葬盛京,萬一地下有靈,再去爭風吃醋幹嘛!還不如在北京,兒孫都至孝,多好!

    按說孝莊是應該葬到盛京清昭陵的,可她明確表態要葬在北京,這就給康熙出了一個大難題,世祖順治是滿清入關第一帝,陵寢自然有他至高無上的地位,孝莊若要入清東陵,於皇權處,應以順治為大,於倫理處,孝莊為母,順治為子,應以孝莊為大。若要另外起陵,在規格上也存在這個難題。孝莊與康熙祖孫感情非常好,這件事情顧全了道理就照顧不了感情,康熙著實解決不了這個難題,解決不了,那就放著,交給後來人,所以一直“暫安奉殿”“歲必詣謁”。

    到雍正即位,與孝莊沒有多少感情,自然能夠按照道理,從速為孝莊建陵(規格不及孝陵),安葬了。

    以上只是個人的一點私見,拋磚引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默守初心”的意思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