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汽車觀察家
-
2 # 汽車天涯
20多萬不至於吧,一般也就是補貼前十幾萬而已,補貼後最低的只有五六萬。
比如奇瑞小螞蟻eq1,最大續航300公里的版本,補貼後最低只有六萬多。
而瑞虎3xe400版本,售價也才8.98萬,最大續航400公里,複雜路況也可以跑350公里左右,已經比汽油版貴不了多少錢了。
新能源轎車方面,釋出不久的EMGRAND EC7EV450最大續航可以超過450公里,價格在12.58萬-15.58萬,也已經非常貼近家用車的價格了。
題主可以多關注關注,這兩年中國產新能源車發展很快的,不要用老眼光去看待。
-
3 # 寶馬94315397
新能源車的推廣靠國家和地方補貼以及在限牌城市上牌,如果沒有這些政策,恐怕沒有消費者願意買單。目前新能源車普遍存在技術不成熟,售價高,充電不方便,標準不統一等問題,完全替代燃油車還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
4 # 老石雞帶你去吃雞
新能源,鋰電池,新汙染!!! 汙染大戶byd,特斯拉,吉利! 電池回收誰來做,誰投資??? 為了補貼,汙染環境拋腦後!!!!
-
5 # 現實戲太多72226296
因為車企非常清楚知道你購車後是不需要繳納購置稅的,上牌也很輕鬆,所以把國家優惠給你的莽莽車企也會故意提升一點車價。另外新能源車通常都是傳統車燃油寶轉換來的,直接就節約了很大部分外形研發費用,或者說用很多淘汰車型來轉換新能源車。在有就是最要的續航能力,車企不會超過很多國家補貼續航里程,舉例國家補貼純電動大於400公里的是6萬元,那麼車企肯定不會投入續航500公里的成本,因為補貼500公里的補貼國家還沒公佈出來。回答完畢,謝謝
-
6 # 電動大咖
因為現在電池成本較高。目前市面上動力電池價格大概在1300-1400元/度,一款搭載40kWh的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組成本大概在5.2-5.6萬,佔到整車成本的一半左右。
-
7 # 潘業強1866378
我想很少有人買車會選擇中國產車。首先就是當年的中國產車技術落後,三大件都在使用合資淘汰後的產品,其次就是汽車品質不行,三天兩頭往汽修廠跑。發展至今,中國產車的進步是有目共睹的,雖說三大件技術還是跟合資企業有一定差距,但在汽車品質方面,已經向合資車型看齊。所以,現階段的中國產車,銷量和口碑都有著不輸合資車的表現,吉利更是打敗了眾多合資品牌,成為了去年品牌總銷量第二名的好成績,僅次於大眾。
隨著中國產車企的崛起,國內的汽車市場格局已然發生改變。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發現一種現象,自主品牌生產的新車型越來越貴,從之前的10萬大關已經漸漸向20萬大關邁進,合資車型反而越來越便宜,雖說指導價都較貴,但都有著超大幅度的終端優惠。中國產車價格上漲,合資車價格下跌,價格區間難免會有不同程度的重疊,這也是導致消費者很難從中選擇的主要原因。為什麼兩種車價格一個上漲另一個下跌? 先從中國產車來分析。隨著自主車企造車技術的提升,汽車的尺寸、配置、三大件等都相應提升,帶來的首要影響自然是造車成本的提升,成本提升自然售價會有不同程度的上漲。那麼怎麼能讓消費者為這種“成本式”漲價買單?發展高階子品牌就是一個很好的“出路”,既能提高品牌的整體形象,又能消除消費者心理上的牴觸,這也是為何自主品牌都在發展高階子品牌的主要原因。
此消彼長,在市場份額被中國產車佔據一部分後,合資車自然就慌了。為了保證自身的利益和品牌形象,合資車只能透過終端優惠來吸引消費者,這也是為什麼合資車指導價都略高,但是真正的售價要便宜很多的原因。除此之外,發展低端子品牌也是個不錯的選擇,所以大眾近期才剛剛把Jetta獨立出來,相信未來合資車企將有更多這種低端子品牌上市。 商人自然不會做賠本的買賣,隨著合資車價格的降低,造車成本自然也跟著降低,怎麼節約造車成本是合資車企目前的主要難題,這也是為什麼合資車型經常被曝光出現減配行為。還有一些合資車把低配車型配置縮減,甚至連ESP都不配備,但是卻打著低配車的價格來宣傳這款車。小編再次呼籲消費者,千萬不要盲目購車,應該從價格、配置、口碑等各方面去對比,真正買到自己喜歡且不後悔的好車型。
-
8 # 楠楠來說車
新能源汽車的關鍵在於電動機和蓄電池,其他方面和普通轎車一樣。貴的原因是電動機生產沒有普及,蓄電池的技術有壟斷性,要求的技術比較高,續航和快速充電有硬性規定,能做到這些的汽車廠家不多。眾泰E200補貼後的價格6.98萬,價效比還是很高的。
回覆列表
新能源車是越來越普及了,關注新能源車的人也越來越多。不過很多準備購買新能源車的消費者發現,新能源車價格實在是有點高,感覺有點承擔不起,不少人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打消了購買新能源車的念頭。
理論上來說平時我們看到的新能源車價格是指導價,但是新能源車實際成交價還要算上一些補貼政策,加上這些補貼政策以後價格就親民多了,比方說剛剛上市的名爵6插電混動車型,扣除補貼後全國統一售價為16.98萬元-18.68萬元,而且新能源車還享受購置稅減免的優惠,基本上這個價格就等同於落地價了,價效比還是很高的。
其實國家對於新能源車很優惠力度還是很大的,尤其是如果解讀了2018年新能源車政策我們就可以發現,這個補貼確實驚人。插電混動補貼高達2.2萬元;而純電動的補貼更為厲害,根據里程來看最高可以補貼5萬元,最低也有15000元的補貼。
除去國家補貼以外,很多地方也有政策激勵新能源車的推廣,就拿北京、上海來說,新能源車可以不用搖號、不限號而且還免費送牌照,要知道上個禮拜上海拍牌的價格可是有將近9萬元的,算上這個補貼新能源車的優勢還是很明顯的。
不僅如此,很多廠家也有相關的補貼,就像吉利除了國家和地方的補貼以外,購買全新的EV450不僅有國家和地方補貼將近5萬多,同時購車時還可享受吉利給出的5萬元的補貼,而EV450的續航里程高達400公里,綜合算下來這款車售價為13.58—15.58萬元,價效比還是很高的。
總體來說,新能源車現在是看著很貴,但是算下補貼真心便宜,再加上很多的便利性補貼,新能源車的未來還是很看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