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偉壯觀的立交橋、四通八達的立交橋。
立交橋,全稱“立體交叉橋”,是在城市重要交通交匯點建立的上下分層、多方向行駛、互不相擾的現代化陸地橋。
立交橋的種類:
一、跨線橋
在既有線路之上跨越。又分為分離式和互通式。前者只保證上下層線路的車輛各自獨立通行;後者能使上下層線路的車輛相互通行,在平面和立面上修建複雜的迂迴匝道,佔用很多土地。為減少噪聲,多采用預應力混凝土橋。
二、地道橋
從地下穿越既有線路。由橋洞、引道和附屬結構組成,修建時,需拆遷地下管線,附屬工程量大,遠不如修建跨線橋經濟,且設計時應注意淨空、通風、照明、排水和防冰(嚴寒地帶)等要求。
三、單純式
單純式立交橋是立交橋中最簡單的一種。這種立交橋主要用於高架道路與一般道路的立體交叉,鐵路與一般道路的立體交叉,其通行方法極其簡單,各自在自己的道路上行駛。
四、簡易式
簡易式立交橋主要是設定在城內交通要道上。主要形式有十字型立體交叉、Y型立體交叉和T型立體交叉。其通行方法為:幹線上的主交通流走上跨道或下穿道,左右轉彎的車輛仍在平面交叉改變運動方向。
五、互通式
互通式立交橋主要有以下三大類:
1.三枝交叉互通式立交橋,包括喇叭型互通式立交橋和定向型互通式立交橋。
2.四枝交叉互通式立交橋,包括菱形互通式立交橋、不完全的苜蓿葉型互通式立交橋。完全的苜蓿葉型互通式立交橋和定向型互通式立交橋。
3.多枝交叉的互通式立交橋。
互通式立交橋的通行方法:
①苜蓿葉型立交橋通行方法:
透過苜蓿葉型立交橋時,直行車輛按照原方向行駛,右轉彎車輛透過右側匝道行駛。左轉彎車輛必須直行透過立交橋,然後轉進入匝道再右轉270度。
②環型立交橋通行方法:
透過環型立交橋時,除下層路線的直行車輛可以按照原方向行駛以外,其他車輛都必須開上環道,繞行選擇去向。
六、靈活式
靈活式立交橋和前面幾種不同之處在於,根據地勢,可以把直行車輛、左轉彎車輛、右轉彎車輛的透過可以在交叉範圍外單獨建匝道實現,或者透過別的立交橋實現。這樣的好處在於其形式靈活,可以與別的立交橋在功能上互補,體積不大,最適宜在現有地鐵等別的建築物的城市建造,能解決交通擁堵,是立交橋的發展趨勢。
古代現存最早的立交橋:
八字橋在浙江紹興市內。是紹興現存石橋中最古老的一座梁式石橋,有南宋寶祐四年題記。橋面佈置很有特色,橋東端緊沿河道由南北兩個方向落坡,橋西端又從西南兩個方面落坡,西端南面的坡道下還建有一小孔,跨越小河。雖經歷了700多個嚴冬寒暑,多次重修,仍然保持當年古樸的面貌。八字橋這樣在結構上能夠解決這樣比較複雜的交通問題,更為難得,在中國橋樑史上具有重要位置,是研究中國橋樑史的重要實物例證。
現代最早的立交橋:
1928年,美國首先在紐澤西州的兩條道路交叉處修建了第一條苜蓿葉形公路交叉。1930年,芝加哥建起了一座立體交叉橋。1931年至1935年,瑞典陸續在一些城市修建起立體交叉橋。
宏偉壯觀的立交橋、四通八達的立交橋。
立交橋,全稱“立體交叉橋”,是在城市重要交通交匯點建立的上下分層、多方向行駛、互不相擾的現代化陸地橋。
立交橋的種類:
一、跨線橋
在既有線路之上跨越。又分為分離式和互通式。前者只保證上下層線路的車輛各自獨立通行;後者能使上下層線路的車輛相互通行,在平面和立面上修建複雜的迂迴匝道,佔用很多土地。為減少噪聲,多采用預應力混凝土橋。
二、地道橋
從地下穿越既有線路。由橋洞、引道和附屬結構組成,修建時,需拆遷地下管線,附屬工程量大,遠不如修建跨線橋經濟,且設計時應注意淨空、通風、照明、排水和防冰(嚴寒地帶)等要求。
三、單純式
單純式立交橋是立交橋中最簡單的一種。這種立交橋主要用於高架道路與一般道路的立體交叉,鐵路與一般道路的立體交叉,其通行方法極其簡單,各自在自己的道路上行駛。
四、簡易式
簡易式立交橋主要是設定在城內交通要道上。主要形式有十字型立體交叉、Y型立體交叉和T型立體交叉。其通行方法為:幹線上的主交通流走上跨道或下穿道,左右轉彎的車輛仍在平面交叉改變運動方向。
五、互通式
互通式立交橋主要有以下三大類:
1.三枝交叉互通式立交橋,包括喇叭型互通式立交橋和定向型互通式立交橋。
2.四枝交叉互通式立交橋,包括菱形互通式立交橋、不完全的苜蓿葉型互通式立交橋。完全的苜蓿葉型互通式立交橋和定向型互通式立交橋。
3.多枝交叉的互通式立交橋。
互通式立交橋的通行方法:
①苜蓿葉型立交橋通行方法:
透過苜蓿葉型立交橋時,直行車輛按照原方向行駛,右轉彎車輛透過右側匝道行駛。左轉彎車輛必須直行透過立交橋,然後轉進入匝道再右轉270度。
②環型立交橋通行方法:
透過環型立交橋時,除下層路線的直行車輛可以按照原方向行駛以外,其他車輛都必須開上環道,繞行選擇去向。
六、靈活式
靈活式立交橋和前面幾種不同之處在於,根據地勢,可以把直行車輛、左轉彎車輛、右轉彎車輛的透過可以在交叉範圍外單獨建匝道實現,或者透過別的立交橋實現。這樣的好處在於其形式靈活,可以與別的立交橋在功能上互補,體積不大,最適宜在現有地鐵等別的建築物的城市建造,能解決交通擁堵,是立交橋的發展趨勢。
古代現存最早的立交橋:
八字橋在浙江紹興市內。是紹興現存石橋中最古老的一座梁式石橋,有南宋寶祐四年題記。橋面佈置很有特色,橋東端緊沿河道由南北兩個方向落坡,橋西端又從西南兩個方面落坡,西端南面的坡道下還建有一小孔,跨越小河。雖經歷了700多個嚴冬寒暑,多次重修,仍然保持當年古樸的面貌。八字橋這樣在結構上能夠解決這樣比較複雜的交通問題,更為難得,在中國橋樑史上具有重要位置,是研究中國橋樑史的重要實物例證。
現代最早的立交橋:
1928年,美國首先在紐澤西州的兩條道路交叉處修建了第一條苜蓿葉形公路交叉。1930年,芝加哥建起了一座立體交叉橋。1931年至1935年,瑞典陸續在一些城市修建起立體交叉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