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965832030674

    一線城市和其他城市的差距不會越來越小,而是越來越大。一線城市來自國內外頂尖科技人才。一線城市有眾多的高校科研人員。一線城市有完備的現代化基礎設施,一流的服務行業,一流的醫療設施,一流的公交糸統等,別的城市無這些優勢,無法和一綫城市競爭,縮短差距。

  • 2 # 鞅論財經

    城鎮化建設從早期的均衡發展過渡到近幾年的省會優先的發展戰略,省會城市接過了城鎮化發展的大旗。在投資和人口增長的拉動下,今年公佈的第三季度的GDP增速十分顯耀,大部分省會城市增長率超過8%,高出北上廣將近2個百分點。雖然經濟增量沒有趕上,可以比例差距在不斷縮小。是否就可以說明省會城市正在拉進與一線城市的差距呢?

    不!不僅沒有,還有很多省會城市的差距更遠,只有南京、杭州、武漢和成都少有的幾個城市跟上節奏。

    原因在哪裡?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筆者有一些自己的觀點。

    全要素生產率與美國的差距比較

    省會城市奔著城鎮化而來,一線城市卻朝著全球化而去!

    中國每年將近有1000多萬人口從農村向城鎮轉移,大部分人口在不斷地向城市集中,尤其是向省會城市靠攏。從人口規模的規劃來看,一線城市的人口規模北京、上海、港深、廣佛都是人口在2000萬以上,人口控制相對要比省會嚴格。特別是北京、上海更是一戶難求。人口增長最大貢獻是數量GDP的增長,而不是質量GDP的提升。一線城市在向著人口高質量發展的道路前進,省會城市的人才競爭早已成了人口引進比拼。

    土地是經濟發展的良藥,也是經濟發展的毒藥!

    一線城市在土地資源極其稀缺的情況下,開始向資金密集型、科技創新性,以及金融領域、服務業、高階製造業、高附加值傳統產業等行業發展。

    北京的動批市場搬遷、普通產業的撤離、雄安的產業承載等;上海的特斯拉入駐、迪士尼的進入,無一不是高大上產業;深圳連華為的產業用地都滿足不了,如今只有成為全球科技硬體研發基地;還有廣州雖然相比落後一些,但富士康8K顯示器基地建設、思科智慧城、華為黃金圍,一項服務業比重70%就傲視所有的其他省會城市。

    省會城市這些年在城市擴張和人口大幅引進的基礎上,土地是最大的貢獻者。大批新區開發,低價的工業用地、科技用地、物流用地、基礎設施要地等輻射城市的每一個角落。又有哪個城市能夠靜下心來專心發展高階產業呢?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經濟發展主要靠人口增長、土地擴張、投資建設和中低端產業的帶動。

    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才是真正的核心競爭力!

    從城市發展的建設規模和城鎮化建設的步伐,這一場城市擴張還要延續至少20年時間,很多省會城市的人口數量將達到千萬級的超級城市行列。

    僅僅靠經濟增長率是不可能跨過中等收入國家陷阱的,必須要靠高階產業、高科技領域、高附加值企業才可能強大。日本的全要素生產率是美國的70%多,新加坡接近60%,我們這些年一直的40%多徘徊,要進入發達國家行列全要素生產率至少要接近60%。

    如今的一些省會城市估計也就只有美國的40%不到。要提高資金效率、勞動生產率以及科技生產率才可以真正的走在世界的前列。

    以科技創新、金融產業和服務業主導的一線城市不是想拉近距離就可以拉近的,靠低效的產業發展推動的增長率只會是距離越來越遠,而不是差距越來越小。

  • 3 # 西一安鮮

    首先題主的提問顛倒了順序。不是“一線城市和其他省會城市的差距”而是“其他省會城市與一線城市的差距”,因為客觀事實是目前“一線城市”是領先“省會城市”的,所以中間無差距,只有領先。

    下面再來回答“未來省會城市會不會縮小與一線城市的差距”。

    我的回答是:會縮小,但不會超越。

    原因很簡單,因為目前一線城市擁有其他省會城市不可替代的優勢和資源。

    就拿北京舉例,是中國的政治、文化、科技、教育、對外交往中心。

    中國的首都在北京,以目前的發展態勢,不可能將首都遷往省會城市。

    另外其他國家的總領事館、跨國企業總部均設立在北京。這就形成了叢集效應的優勢。

    而未來中國城市發展的方向應該是:一線城市+不同地區的城市群。

    城市群一般由1個特大城市為核心,由至少3個以上大城市為構成單元,形成龐大的、多核心、多層次城市集團。

    例如中國已經形成的:長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山東半島城市群、北部灣城市群、關中平原城市群等等。

    城市群之間可以互相依託自身城市的交通、教育、科研、貿易等資源,合力形成綜合實力可以匹敵一線城市的實力。從而為當地的老百姓提供服務。

    未來中國城市的發展如何誰也無法下定論,以當下預測未來,只有一個方法,那就是:參考。

    中國目前是發展中國家,我們可以參考發達國家的城市發展現狀。

    就拿美國舉例,美國目前依然是紐約、洛杉磯這樣的政治、經濟中心城市排名靠前。像休斯頓、達拉斯這樣的特色城市也排名靠前。

    所以排名只是資料的堆積與組合,中國有661個座城市,34個省會自治區首府,挖掘出自身城市區別於其他城市的特性,發揮出自己城市的特性,才是城市發展的核心因素。當然,我絕對沒有說其他因素不重要,非常重要,我在這裡只是強調了一點,是給個人強調的,那就是:區別化發展。

  • 4 # 正說科技

    不是所有的省會城市經濟都要最好的。這還是要看地理位置,政策定位,歷史發展等等。像青島和濟南,蘇州和南京,深圳和廣州。不過一般來說,省會城市會集中全省大部分的資源,人力,財政。所以省會城市有發展的經濟腹地,一般是集一省而肥一城。這樣的城市是有責任帶動全省發展的,像武漢,成都,這類城市的高校,醫院等公共設施其實都是要服務全省人民的。相比之下,江蘇省的發展就非常均衡,人均財富全國前列。估計明後年,人均GDP就能進入9萬的第一梯隊了。這是八千萬人口的大省,才真正讓人佩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朋友在幼兒園讓別的小朋友推倒磕破眼角了,該怎麼去認定責任?如果你是家長你會怎麼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