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漢宣平裡
-
2 # 物語情歸
1.公元前52年,王昭君出生於一個平民之家,公元前38年,以民間女孑的身份被選入宮,成為了一名宮女。
2.公元前33年,匈奴單于請求娶漢人為妻,元帝將昭君賜給了單于。
3.公元266年,司馬炎稱帝,建立西晉,遵司馬昭為文帝,王昭君改稱明君,史稱明妃。
3.昭君岀塞,漢匈兩家一直保持友好和睦關係,結束了匈奴多年的分裂和戰亂,為中原王朝的大一統奠定了基礎,加強了雙方的交流,促進了落後的少數民族的發展。
4.昭君出塞,帶去了中原文化,使得兩族團結和睦,國泰民安,漢匈修好了幾十年,她對漢匈兩族人民做出巨大貢獻,成為和平使者。
雖然她後來又嫁給了單于的兒孑,但她對漢匈的友好關係做出了重要貢獻,促進兩族的文化交流和民族大團結。她作為友好使者的故事將永垂青史!
-
3 # 塵子渝
首先嫁給匈奴祖孫三代並不是她的本意,匈奴人的傳統就是這樣,匈奴王繼承前一代匈奴王的一切包括妻子,王昭君又是最為強大的漢朝和親的合法王妃,娶了王昭君有足夠的政治利益,匈奴王不可能放棄。因此嫁給祖孫三代為什麼要被唾棄,王昭君為了國家和平做出如此犧牲難道不值得被敬仰?
甚至四大美女中王昭君的犧牲是最大的,比西施、貂蟬、楊玉環都要悲慘,從江南水鄉到塞外苦寒,王昭君一待就是一輩子,想想蔡文姬的處境就知道,王昭君不可能像很多影視劇裡說的那樣和匈奴王情圖意合。
其次恰恰相反,正是因為王昭君被祖孫三代所鍾愛也罷,重視也罷,正是因為這種關係讓這一時間漢匈之間的戰爭一直保持克制。為漢朝能休養生息打好了外部基礎,最終漢武帝憑藉幾代人留下的物質基礎在漢匈戰爭中保持優勢。留下了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的時代最強音。
實際上一直到東漢時期,南匈奴附漢,北匈奴遠走歐洲成為歐洲恐懼的“上帝之鞭”,漢匈戰爭才以漢族獲得全面勝利為結束。而南北朝時期隨這南匈奴建立的國家的滅亡,南匈奴消失在民族融合中,北匈奴隨著阿提拉的滅亡也消失在歐洲大陸上,自此匈奴這個縱橫天下近千年的民族徹底消亡。
-
4 # 星雲慕雨
昭君出塞後漢匈邊境確實和平了幾十年,從民族大義來說,昭君是值得尊敬的。作為漢人,一女侍三夫必然非昭君所願,然入鄉隨俗,她又能怎樣去反抗?一死了之,那麼她年幼的孩子又該怎麼辦?從個人角度看,昭君出塞後的人生是悲劇的,不會比留在漢宮白頭閒話好多少。
-
5 # 記憶與你隨行1
受人敬仰,必然有她值得讓人敬仰的價值,昭君出塞,對於朝廷來說,是有非常意義的。而於後世,讓華夏疆土,得以永保!
-
6 # 柚子愛歷史
王昭君(約公元前52年—公元前19年),名嬙,字昭君,乳名皓月,西漢南郡秭歸(今湖北省宜昌市興山縣)人,與貂蟬、西施、楊玉環並稱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晉朝時為避司馬昭諱,又稱明妃、王明君。
王昭君是漢元帝時期宮女,後遠嫁匈奴呼韓邪單于。王昭君維護漢匈關係穩定達半個世紀之久,“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傳。
公元前52年,王昭君出生於南郡秭歸縣(今湖北興山縣)的一戶平民之家。建昭元年(前38年),王昭君以民間女子的身份被選入掖庭,成為了一名宮女。根據民間傳說和記載,王昭君入宮以後,由於不肯賄賂宮廷畫師毛延壽,毛延壽將王昭君畫的並不是十分美麗,因此沒有被選入漢元帝的後宮之中。
竟寧元年(前33年)正月,南匈奴呼韓邪單于來長安朝覲漢天子,自請為婿。元帝遂將昭君賜給了呼韓邪單于,並改元為竟寧,結果等昭君出發之前前來面見漢元帝時,漢元帝一見其容貌,驚為天人,於是悔得腸子都青了,但是這會後悔也晚了,詔令已經發出。而單于見昭君如此美麗也非常高興,上書表示願意與大漢永保和平。
王昭君抵達匈奴後,被稱為寧胡閼氏(yanzhi)。昭君和呼韓邪單于共同生活了三年,生下一子,取名伊屠智伢師,封為右日逐王。
建始二年(前31年),呼韓邪單于去世,王昭君向大漢朝廷寫信要求回國,漢成帝卻命令昭君“從胡俗”,依照遊牧民族的繼婚制(子繼父妻,弟繼兄妻),再次嫁給了呼韓邪單于的長子復株累單于,兩人共同生活十一年,育有二女;鴻嘉元年(前20年),復株累單于去世,且糜胥繼任為搜諧若鞮單于,於是昭君三嫁。然而兩年後,王昭君即病逝。
就昭君個人的命運和遭遇而言,作為一個女人她的結局是悲慘的。然而,作為兩國和親的代表,她又是成功的。昭君出塞後的幾十年時間裡,漢匈兩家一直保持了友好和睦的關係。呼韓邪單于歸附漢朝與昭君出塞,不但結束了匈奴多年的分裂和戰亂,而且為中原王朝的大一統奠定了基礎。此外,昭君出塞也加強了雙方的交流,促進了邊疆少數民族的發展,以及與漢民族的融合。
因此說,即便王昭君依照胡人風俗,嫁給過匈奴單于祖孫三代,但是因為她的和親,兩國百姓樂享太平幾十年,也因為她促進了民族文化交流,對歷史發展產生了積極的意義,所以她依然受到世人的敬仰,也配得上世人的敬仰。
回覆列表
因為王昭君的歷史貢獻非常高!
王昭君,名嬙,後世稱為昭君,西漢南郡秭歸(今湖北省宜昌市興山縣)人,與貂蟬、西施、楊玉環並稱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晉朝時為避司馬昭諱,又稱為“明妃”,王明君。
王昭君是漢元帝時期宮女。
匈奴呼韓邪單于閼氏。
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傳。
一首紅顏落雁香空老,殘夢依稀化逝花。
胡漢親和柔骨獻,怨傷彈淚濺琵琶。
道出了公元前33年漢元帝時代宮女王昭君幽居深宮,憂國憂民的小女情懷。
而別家園·出雄關,昭君琵琶馬上彈,女兒情·連胡漢,從此長城無風煙演繹出一個民間小女子深居宮中五載義無反顧的擔負起漢匈和親的民族大義之舉。
這種悲壯之舉平息了戰亂,邊塞罷兵,致使漢匈數百年來再無戰事,迎來了一個民族和諧的新時代。
王昭君不管是在當時還是在現代都是一個偉大又值得人去頌讚的女子,她隻身前往匈奴,拋卻了自己的一生,以小家換大家的維護著雙方的和平,她不僅是代表著中原和親,更是代表著中原先進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