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紜希13
-
2 # 外星文明新時代
本民科認為:
德字的甲骨文非常直白:
雙人旁是‘十字路口’,右邊頂上有三種寫法:
十字,箭頭或一豎,
下面的‘四’字是一隻眼睛,
再下面是一個心臟,
寓意極其生動:
一個人走到了十字路口,
用眼睛對準十字(箭頭或小棍)瞄準方向,然後一心一意地朝著目標前行!
那麼,他瞄準的是什麼方向呢?
道德經中有答案: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原來,‘德’瞄準的方向,並一心一意跟著走的就是‘道’!
道德經又曰:
道生之,德畜之。
於是,答案呼之欲出:
‘惟道是從’的‘德’是道制定的,用來掌控宇宙平衡的一條規則,
這樣道不必事必躬親,而是道無為,通過德來無所不為!
所以,千萬不要以為我華夏先知們隨隨便便抓了個‘道’字,‘德’就用,用字可是大智慧呢!
那麼‘德’,
你理解明白了嗎?
-
3 # 裘承信與道德經
“德”,《道德經》的核心內容。
什麼是德?以文字理解“德”字。百度百科這樣解釋:“德”,左邊是“彳”,右邊是“十”“目”“一”“心”。“彳”是象形字。小篆的字字形象“行”,象縱橫交叉的十字路。“彳”是漢字部首之一,習慣上稱為雙人旁。從“彳”的字多與行走,行為與道路有關。“德”漢字的象形字意,為兩個人或者很多人行走在錯綜複雜的道路之中。右邊是“十目一心”,意思是用十個眼睛緊緊地盯著一個目標,向著同一個方向前進。“彳”表示很多人的意思。“十目”也是表示很多雙眼睛的意思,“一心”是一心一意的意思。很多人很多雙眼睛行走在錯綜複雜的道路上,眾人卻同時緊緊地盯著同一個方向,一心一意向著同一個目標前進,這就是“德”的字面解讀。
那麼?很多人代表什麼?目標是什麼?是什麼原因能夠吸引大家一心一意地向著同一個方向前進?這些事情都弄清楚了才能夠講出去清楚什麼是“德”。
一次在第五十一章:“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玄德是老子在《道德經》裡第一次提到的“德”。“德”的第一次出現為什麼是“玄德”,有什麼“玄”機嗎?
什麼是“玄德”?“玄德”由“玄”與“德”組成。“玄”,黑色,幽深,《道德經》第一章:“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此兩者”指的是客觀規律的“真”與主觀的規律德“善”,“真”與“善”都是從“玄”裡面出來的只是名字不一樣。
以“玄”為開始的片語在《道德經》一共還有四個,分別是“玄牝”,“玄德”,“玄通”與“玄同”。
意思是“真”與“善”在“玄”裡面是“心意相通”“目標相同”,“真”與“善”同行同工,同心同德,成為萬物的“玄牝”。“玄牝”原意是母馬的生殖器,這裡指萬物生命的源頭。“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天地根指的是“真”體現出來的客觀規律與“善”體現出來的主觀規律合而與一是天地的根本。
“玄”裡面有“真”與“善”。其中,“真”是“道”的本性,“善”是“道”的本能,“美”是“道”的本體生命。本性,本能,本體在“玄”裡面合而為一,其中,“真”體現出來的是客觀的自然規律,“善”體現出來的是主觀的能量,“美”是“真”與“善”要共同達到的目標。
“德”的第一個稱呼是“玄德”。“玄德”就是“道”本來的樣子。“玄德”的體現即“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自然”是“德”的第一個現象。自然即“德”,“德”即自然。在還沒有天地之先自然是“玄德”,“玄德”的體現即“自然”。
“玄德”是“道”的本性,本能,本體的自然流露,稱之為自然而然。萬物順其自然就是萬物順著”玄德“的本性,本能,把“美”彰顯出來。
“道”的自然而然是“玄德”,那麼,萬物順其自然就是“道德”,“玄德”是源頭,“道德”是萬物的道理,道路。
《道德經》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道德經》這一章是老子對“德”最完全完美的詮釋。老子在這一章裡解讀了從空虛的“玄德”到“道德”的全過程,也解釋了萬物為什麼“尊道而貴德”的原因。
“道”裡面有三樣東西。其中,“真”是看不見的,“善”是能量,“美”是不存在的。換而言之,“道”在創造天地之先,只有能量是存在的。能量是力量,是規律,有至高無上的地位,而且能量是活的,老子在第二十五章裡描述能量是”寥兮“,“周行而不殆”,“寥”,聖潔的意思。“周行而不殆”是運動永生的意思,“善”又是聖潔又是永生不死,換而言之,“善”可以為所欲為,可是,“善”沒有這樣做,反而是放棄自己的權利,把自己的權利交給看不見的“真”,“真”是死的,“寂兮”“獨立而不改”。“善”把自己的能力主動地交給靜的“真”管轄,而且是心甘情願不折不扣。
“上德”是“善”的主觀規律,“善”放棄自己的規律,反而服從“真”的規律,這就是“不德”,“善”把自己主觀的“規律”,融合到“真”的客觀的規律裡面,使空虛的客觀規律裡面有能量,如果把“真”比喻是水管,“善”比喻是水,如果“真”裡面沒有“善”就好比水管裡面沒有水。“善”放棄自己的規律,是為了使客觀的規律裡面有能量。
“是以有德”
“有”,充滿。《道德經》第一章:“有名”萬物之母,“有”即規律,這個規律已經不是空的規律,裡面是有能量的規律,比如,愛因斯坦的e=mc2,只要使用這個公式就一定能夠找到物質的能量。所以,“善”放棄自己的規律,把“真”的規律當成自己的規律,而且付出“真”的管轄,這一種品性被稱之為“德”。而且能量充滿宇宙的空間,滋養萬物,與萬物息息相關,“善”的這一種品性成為萬物可以使用的道路,可以依靠的道理,可以學習的道德。
所以,老子在《道德經》第五十一章裡面說:“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翻譯出來就是:萬物為什麼那麼敬畏“道”那麼尊敬“德”呢?萬物之所以敬畏“道”,尊敬“德”,是因為,道(真)沒有命令“善”,是“善”自己選擇真理成為規律。使規律成為自然。常,規律。
總結:
“德”是什麼?“德”就是“善”的行為。“善”公正的選擇,使空虛的真理成為自然規律,成為萬物的道路,道理,道德。
-
4 # 張翼遠
“道”一般指的是天道自然,“德”則是指的人道。德:心行、行為。德的甲骨金文象形有目有心有行。德是對道的認識理解和踐行。所謂德,就是說人要順應自然的本源,不能與其背道而馳,如果一個人能夠做到,那麼就是具有德。
現代漢語裡講的“德”,指的是一個人的言行符合社會所規定的理想化行為標準的程度。每個社會在各個歷史時期都有其獨特的理想化行為標準,人們通過這種標準對社會成員的生產、社交、性行為、社會角色進行規範。比如在過去,守貞是女性的道德標準;而在革命時期,道德先鋒是像雷鋒一樣的共產主義戰士。這裡的“德”和老子講的“德”完全是兩回事。在《道德經中,“道”和“德”是分開的兩個概念。道是道,德是德。就像狐是狐,狸是狸一樣:雖然現代漢語中“狐狸”指的是一種紅毛的犬科動物,但實際上,古漢語中的“狐”和“狸”各指代不同的兩種動物。
理解中國文化的基本概念,一般從字形學出發。如果我們查詢字源的話,可以發現,“德”這個字又三個意象組成:左邊的雙人旁指的是行走,部首的上半部分是一個眼睛和分岔路,下半部分是心。總體看來,“德”字表達了一個人行走在路上,用眼睛觀察,用心思考的意象。從中可以看出,“德”字表達了人的某種觀察、導航的能力。這個“德”的基本概念。
“德”和“道”有著很微妙的異同。“德”和“道”一樣,無法言說,只能心領神會。然而,“道”是沒有行為主體的,所謂“道法自然”。而“德”是有行為主體的。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德”是偏旁是雙人旁。如果“道”指的是一切事物最本源、最一般的規律的話,“德”指的就是人觀察、領悟、配合“道”的能力。
用舞蹈作比喻的話,“道”就是舞曲,而“德”就是舞者聆聽舞曲的韻律並隨之起舞的能力。當然,舞蹈不是一個人跳的,人必須與節奏和其他舞者相互配合才能完成舞蹈。這種領悟舞步的能力只能在實際的舞蹈過程中領會,而不能被言語描述:舞者不可能讓音樂停下把音符“抓取”出來分析,也不可能讓人的舞蹈動作定格並加以描述。舞者更不能強迫音樂順著自己的舞步。他只有讓身體“配合”舞曲才能跳出優美的舞姿。
“德”作為一種人觀察、配合事物執行的能力,有好幾個層次。
首先,“德”是一個政治概念。古人的講的“以德治國”,指的是統治者“配合”人民社稷的能力。這和我們今天的理解完全不同的。我們今天講的“以德治國”,是指通過不成文的社會風俗或樹立道德標準,對人的行為進行規範。但從《道德經》看來,用社會風俗和道德標準治國屬於“仁義禮智信”,已經脫離了“德”的範圍了。正所謂:“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從這句話也可以看出,老子認為“仁義禮智信”作為統治社會的手段,不僅比“德”低等,更是導致社會混亂的源頭。
君主配合人民,即使從現代政治的角度來說,也是很合理的。在任何國家裡,統治階級總是少數人,佔有更多社會資源;被統治者總是占人口大多數,但擁有的社會資源更少。讓只擁有少量資源的大多數人口去適應擁有多數資源的少數人口,顯然是很不現實的。相反,如果統治者配合人民,不僅人民的各種需求可以得到滿足,統治者可以更好地維持自己的統治地位。
這樣的統治,不會讓人民覺得自己被統治了。他們反而會覺得,自己才是國家的主人,而君主不過是為自己服務罷了。因此,德治的重要表現是君主無為:“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
當然,德治是有條件的。一個君主之所以能很好地配合人民的需求,是因為他對人民的需求、性格、風俗有著足夠深的瞭解。這在社群人口少於幾千人的情況才有可能。這也是為什麼老子推崇“小國寡民”。
當一個統治者開始樹立道德楷模時(如舉孝廉、立貞潔牌坊),他實際上是在要求人民配合君主。但是,一個社會只要少數人能符合君主樹立的楷模,大多數人不能。如此以來,社會就會產生金字塔型的等級結構,不平等、競爭、混亂由此而生。
除了治自己的國,德可以運用在外交上,用來治別人的國。強國遇上弱國,如果選擇欺壓或消滅,結果必然是你死我活,兩敗俱傷。但如果強國配合弱國,顯示權威而不動用武力,那麼兩者有可能共存:強國可以保持自己的強國地位,而弱國可以選擇向強國表示尊敬(進貢),維持和平。
古代的東亞沒有像同時期的歐洲那樣發生太多的國際戰爭,靠的就是強國“配合”弱國的朝貢制度。朝貢制度在表面上看是中華帝國欺壓周邊小國,但實際上,中國皇帝賞賜外國使團和朝貢貿易,基本上是賠本生意。屬國在朝貢體系中獲得了實質性的經濟利益,而中華帝國也通過獲得屬國的政治承認,維持了地區性的權威,實現了長久和平。
老子生於春秋時期,那時候諸侯爭霸,民不聊生。他提出“以德治國”、“無為而治”的概念,也是希望止息戰亂,天下太平。
其次,在生活層面上,“德”是一個形而上概念,指的還是人領悟自身、社會和自然的執行規律,以配合它們運作的能力。所謂“君子以厚德載物”,是指有修為的人(君子)有一種深厚的能力,叫作“德”,使得他得以領悟並配合(載)人事物的執行。
進一步說的話,所謂一個人有“厚德”,就是他不抗拒外界,不把自我與外界對立。正所謂:“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摶。”赤子就是嬰兒,而嬰兒有幾個特點使其有“厚德”:首先,嬰兒沒有接受教育,因此沒有自我,也沒有主客體的概念,世界在嬰兒眼裡是不分你我,渾然一體的;其次,嬰兒是柔弱的,無法抵抗外界對他的影響,但也恰恰是因為他對外物沒有威脅,毒蛇猛獸才不侵害他。
具體到生活層面的話,“德”要求一個人對像嬰兒一樣,對發生在他身上的事情無所抗拒,對周遭的人沒有分別心。在有德之人看來,他不是任由外界擺佈的傀儡,而外界也不是他必須控制、統制的物件。
看那騎在馬背上的人:是人控制著馬,還是馬控制著人?好的騎手知道,騎馬時,人馬一體。人沒有刻意控制馬,反之亦然。相反,人和馬相互信任,才能使騎馬得以可能。這裡的信任,就是“德”在騎馬這一活動中的具體體現。
生活中的其他事務都遵循著相似的規則。人和他的社交、工作、愛好,都存在著一種“人和馬”的關係。如果他起了分別心,就會傾向於刻意控制自己的伴侶、同事、生活習慣,要求外界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這樣的做法無疑會使彼此之間產生不信任感,不可避免地造成各種社會關係上的衝突。相反,如果他充分信任他人,從長期來說是有益的。或許在個別情況下他會蒙受損失和欺騙,但從演化論的角度看,他中長期的各種事務會進行得更加順利而遊刃有餘。
舉例來說的話,一個有德的人,在工作上不會挑三揀四,提什麼要求。相反,他會盡量配合工作的需要。因為絕不是因為他是個勞模,盲目壓抑自己的主見,而是因為他很信任他的工作會為他帶來機會和財富。
因此,“德”亦可被理解為一個人對外界的充分信任。當人與人在交往和貿易中缺乏信任時,往往通過外交辭令和法律檔案作為媒介和擔保。但如果人所有的交往和貿易都這麼做,效率會大大降低,社會也無法流暢地運作。從此可以看出,有“德”是要承擔風險的,因為信任他人本身就是一種冒險。生活中有德之人,在外人看來可能會很傻很天真,沒有心機,因為他很充分信任他人。
我們如今踐行“德”的做法,大抵都是不對頭的。當我們把“德”理解成“道德規範”的時候,我們以為,只要壓抑自我、強迫自己遵守既定的社會規範,我們就能成功。但事實恰恰相反。有“德”的人,他對待一切以德,包括自己:他了解自己,懂得自己的“道”,即自己的需要、性格、身體狀況、行為規律、社會地位等客觀條件;他也知道怎麼讓自己的主觀意志配合自己的客觀條件,使自己獲得最好的發展。
所以,有德之人也是自私的:他理解自我,而不刻意控制自我。但正因為他放下了刻意的自我控制,他獲得了“道”的加持。正所謂: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上德無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意思是:
高層次的“德”不強調錶面“有德”,因此才是真正“有德”。低層次的“德”,自認為不喪失“德”,因此實際上是沒有“德”。真正有德行的人,不會把德行掛在嘴上,故意用某種行為證明自己的德行,這才是真正的有德之人。處在德之下品之類的人,看似處處都彰顯德行,處處用德的框架來比較似乎都很恰當,但是事實上卻是一個無德之人。
在老子的概念裡,上德就是“無為”的德。那麼什麼是德“無為”呢?我們以前討論過,老子所說的“無為”不是不為,而是“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而不居”。具體到德無為,那就是指德支援著實際的社會秩序,使天下大同。此時德是有作為、有貢獻於社會的,所以是功於社會的,但它卻不因自己對社會的莫大貢獻而爭處社會之前之上,反而隱藏在社會之下之後。德無為就是德於社會功而不居或功成身退。
達摩為第二十八代祖師。正當中國南北朝時代,印度佛教衰微,菩提達摩說東土震旦有大乘氣象,遂渡海東來,到達廣州,與南朝的梁武帝蕭衍見面。梁武帝是當時信奉宗教的皇帝,見到達摩祖師後,梁武帝對達摩祖師說:“我廣造寺宇,度眾人為僧,寫佛經、造佛像不遺餘力。凡此種種,有何功德?”達摩祖師回答:“並無功德。”梁武帝追問:“為何沒有功德?”達摩祖師回答:“你不過幹了幾件好事,這實際算不了什麼功德。”樑王的行為實際上是有意的做這些事情,其目的和做生意沒分別,這種做法讓功德變得有限,真正的功德是真正無私的,也只有無私才能無限,所以達摩祖師才說樑王沒有公德。
-
5 # 之雅齋
那麼,老子是如何描述“德”的呢?《道德經》裡說,“道生之,德畜之”、“上德若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畜是養護,谷是凹下去的地貌,而“德”具有深遠的屬性,與“物”的淺顯是截然相反的。可以看出,“德”與“物”是不同的:“德”不是一個看得見、摸得著的客體(物);相反,德是一種能力,施於客體,養護萬物。
而“德”是有行為主體的。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德”是偏旁是雙人旁。如果“道”指的是一切事物最本源、最一般的規律的話,“德”指的就是人觀察、領悟、配合“道”的能力。
因此,“德”具體指的是:人觀察、配合事物發展的能力。這裡必須注意的是,“德”是指“觀察”、“配合”,這是與“改造”、“控制”的概念完全不同。改造、控制外物是一種“能”,是主動的、陽性的、白色的;而“德”是“玄”的,玄是黑色,因此,“德”是被動的、陰性的。
德就是得,就是得乎道,依道而行有所得,就叫德!
-
6 # 文旅大俠
【老子《道德經》中的“德”到底是什麼?】
老子在《道德經》第二十一章首先提出“德”的概念,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是天地萬物來源的本體,德是道的具體功能體現。道通過德主宰天地萬物。道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德唯道是從。道是德的根本,德是道的顯現,遵循道才會有德。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德唯道是從”,而道是恍惚,道是摸之不得、視之不見,這是道的本性。而“德”到底是什麼呢?老子認為,“道”通過作用於物,透過物的媒介而得以顯現它的功能,這種道作用於萬事萬物所顯現的各種功能,老子把稱之為“德”,道產生萬事萬物,而且內存於萬事萬物,在一切事物中表現它的屬性,也就是表現了它的“德”。因此,道是德的根本,德是道的顯現。無道就無德,遵循道才會有德,不遵循道者無德。德與道是相融相通的,它像道一樣恍恍惚惚、深遠闇昧。德對於人類而言,它是品格、是德行,它能被人看到,被人解讀。只有真正領悟大道的人才能擁有大德,才能將德行發揮到極致。這也是道和德之間的關係。
老子《道德經》全文“德”字出現43次,這些“德”字闡述了哪些內容呢?
一、講述道與德的關係
1、“孔德之容,惟道是從(21章)”,大德的形態是由道所決定的。
2、“道生之,德畜之,……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51章)”,道生長萬物,德養育萬物,......道所以被尊崇,德所以被珍貴,就在於它不加干涉而順應自然。......生長萬物而不據為己有,撫育萬物而不自以為有功,當導引萬物而不自以是主宰,這就是深遠玄妙的德。
3、“含德之厚,比於赤子(55章)”,德行涵養行深厚的人,好比是個嬰兒。
4、“常知稽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65章)”,經常遵循自然法則,就是玄德。玄德深遠,與萬物反其道而行之,然後達到極大地順應自然。
二、講述德與行的法則
1、“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23章)”,求道者,其言行就應當遵循自然規律;修養德行的人就應當崇尚美德。
2、“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常德乃足,復歸於樸。(28章)”,不背棄自然德行,就能恢復到無求無慾的最初狀態。......自然德行不出現差錯,就能擁有無窮無盡的力量。......自然德行保持充足,就能夠迴歸到自然本初的素樸純真狀態。
3、“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38章)”,上德不表現為有德,實際上是有德。下德自以為有德,實際上是沒有德的。......失去了道以後才有德,失去了德以後才有仁。
3、“上德若谷。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41章)”,最高的德行好像空無的峽谷,廣大的德行好像有不足,剛建的德行好像惰氣十足。
4、“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49章)”,善良的人我會善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以善意對待他,結果使得人人向善。誠實之人我信任他,不誠實的人我也信任他,結果使得人人守信。
5、“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邦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54章)”,用道修身,個人就會純樸率真;用道治家,家庭就會富裕有餘;用道治鄉,鄉里就會長久和睦;用道治國,國家就會五穀豐登;用道治天下,天下就會普天昇平。
6、“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59章)”,早作準備可說成是重視積功累德。重視積功累德就無往而不勝。
7、“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60章)”,用道來治理天下,鬼也不起作用。......不但神明不傷害人,聖人更不會傷害人。神明、聖人都不傷害人,這是德的集中體現。
8、“大小多少,報怨以德。(63章)”,不管大小多少,要用德來報答怨恨。
9、“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是謂不爭之德。(68章)”,善於帶兵的人不逞個人的勇武,善於作戰的人不會怒形於色,善於克敵的人不和敵人發生正面衝突,......這就是與人不相爭的德行。
10、“有德司契,無德司徹。(79章)”,只拿著借據的是有德的人,只管收債的是無德的人。
老子為了講述清楚德的具體含義,將德分為“上德”、“下德”,並提出符合“上德”條件的是“有德”,符合“下德”條件的是“無德”。為什麼“下德不失德”是“無德”呢?“下德”具體有哪些?第38章處提出“仁、義、禮、信”的具體道德,並說“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結合第23章“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可知道,在老子眼裡,從道者和從德者,本身是有區別的。也就是說只有“惟道是從”(21章)的人才是“有德”的,而遵守仁義禮信的人是“無德”的。這二者之間的區別在於“參照物件”不同,前者參照的是天地萬物,是“法自然”的邏輯;而後者參照的是古人之言,是“法聖人”的邏輯。聖人之言不是盡善盡美的,聖人的認知是無法突破歷史的侷限性的。換言之,聖人不是全能全知的道,他的書也不可能全面的指導後人。
故此老子在對統治者建言時候說:“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39章),也就是說針對治理國家而言:“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這三句話是遠遠不夠的,但是還要堅守根本,要“見素抱樸,少私寡慾”地修身。這裡可以借用“照貓畫虎”來理解的“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有道者是直接觀察老虎的,而無道者是企圖通過貓的模樣來畫出老虎的模樣。大家都知道能被記錄下來的,只是老虎在某一時刻、某一狀態下的情景,並不能通過文學藝術的表達完全還原自己的認知,這就是語言的侷限性。而無德之人是完全脫離“道法自然”的實踐的,憑藉古人的描述和自己的主觀臆斷來從事。
除了直接參考對“道”的認知來審視“德”之外,老子還提供了另外一種做法。這是可以跟“事有君”相互印證的思想。“聖人抱一為天下式”(22章),“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28章)“知此兩者,亦稽式。”(65章),“式”在就是“法”的意思,也就是說“德”是有法可循的,而這個“法”與萬物而言是“得一”(39章),於人而言是“抱一”。這個“一”,正是“道生一”。
以上可以看出,“德”一方面表現在“唯道是從”,一方面表現在“得一”。因此,對於“德”的認知可以通過“道”來論證,對於“德”踐行可通過是否“得一”來論證。老子說,自古以來凡是得到一的:天得到一就清明,地得到一就安寧,神得到一就有靈驗,空谷得到一就豐盈,萬物得到一就繁衍滋生,侯王得到一就能為天下的首領。他們都是從得到一才能達到的境界,天不能保持清明,恐怕要破裂;地不能保持安寧,恐怕要廢棄;神不能保持靈驗,恐怕就要消失;空谷不能保持豐盈,恐怕要枯竭;萬物不能繁衍滋生,恐怕要滅絕;侯王不能保持統領地位,恐怕要垮臺。“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得一以為天下正。其致之也,謂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廢;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正,將恐蹶。 ”(39章)
-
7 # 古之善
中國古哲人稱謂的“德”是指“一陰一陽之謂道”的行為原則,也就是“道之德”或“道的德性”,簡稱為“道德”。即,“道之德”的本義,是指“陰陽行為原則”,簡稱“陰陽原則”。
老子曰:“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
老子說:萬物的行為是陰陽相抱的陰陽行為,而且是“衝氣以為和”的行為原則,即“鬥爭之和諧”的陰陽行為原則。那麼,陰陽行為原則,稱之為德;而“德行”反映的是陰陽雙方行為的善或理性,也就是陰陽雙方的行為精神。
孔子曰:“陰陽合德。”(《易傳·繫辭下》第六章)又曰:“陰陽不測之謂神。”(《易傳·繫辭上》第五章)
其中,“陰陽合德”:是指陰陽行為原則之德。陰陽不測之謂神:是指“道”內在的“陰陽之氣”之行的正氣,是看不見的、摸不著的稱之為神。
孔子曰: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體物而不可遺。(《中庸》,第十六章)
“鬼神”是指:陰之為“鬼”,陽之為“神”,“鬼神”是孔子在當時的歷史時期,針對人們主觀“鬼神”的認識,形象地強調客觀存在陰陽的行為精神是無形無體無聲。
孔子說:陰陽之合的行為原則稱之為“德”;而“德之行之神”的行為精神可真是普遍而盛行!看它也看不見,聽它也聽不到,但它卻體現在萬物內外的行為之中。
這裡特別指出:孔子稱謂的“鬼”、“神”在他的語境中有不同的語意,我們要正確去理解孔子思辨中的奧妙之真理,我們不能僅僅以“形而下”在“字”的現象之義中去解釋。
如:孔子的“鬼神之為德”、“陰陽不測之謂神”、“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氣也者,神之盛也;魄者也,鬼之盛也;合鬼與神,教之至也”、“神無方而《易》無體”;以及“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中國古哲人稱謂的“道德”或“道之德”,就是道之本之精氣的陰陽行為原則,也就是道之本之精氣按照“陰陽行為原則”生化道之體的萬物。所以,陰陽行為原則之德,就是宇宙萬物的行為原則,也就是人類世界之上的、最高的、無時間、絕對性的道德普遍原則。
正因為“道之德”是最高的、絕對性的道德普遍原則,所以“道之德”之“和”的行為原則,就是全球人類自身不同歷史時期、相對的倫理道德的認識本體,就是人類共同價值觀的共識,就是全球人類社會中不同的國家政治意識形態、宗教意識形態必須遵從的倫理道德底線。進而,絕對性的“道之德”也就是人類世界倫理的道德普遍原則或道德行為準則。
道之德或道德,是針對宇宙萬物而言的(或者說,是宇宙世界“第一推動者”的行為原則)。而人道的倫理道德,是針對人類而言的。
註:中國古哲人稱謂的“德 ”或“道之德”,不是(錯誤翻譯成)西語中人的“品性端正、好的品德、優點或美德 moral/morality/virtue”。而人的“品性端正、好的品德、優點或美德”具有歷史時空的相對性。
老子曰: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又曰: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
那麼,最高、絕對的道之德(或道德普遍原則)的定義,我可以這樣地給出:
道之事中“有與無”共同存在,並且是由“有”中的陰陽雙方產生“無”;則“無”以“勢之行”之形式,推動“有”中的陰陽雙方之“和”之目的,稱之為道之德。
注:道之德,就是道德普遍原則。道德普遍原則必須具有一般的形式,必須普遍有效適用於一切場合和一切人,即適用於宇宙萬物(不涉及具體的人、習俗、宗教、意識形態)。也就是說,針對人道而言,道德普遍原則能夠作為人類相對行為標準次序的終極絕對標準來接受。
中國古哲人在公元前6世紀,在哲理上就揭示了宇宙世界的本原是“無限無體的陰陽者之一”,以及宇宙世界“第一推動者”的行為原則之德。這就是為什麼稱:老子、孔子是聖人啊!
因此說,人類歷史上中國哲學的產生是在公元前6世紀。而且中國古哲人所回答的“第一哲學命題”在理論上,就已經遠遠地、遠遠地超出公元前6世紀希臘古哲人泰勒斯在追問宇宙世界本原時說是“水”,這一樸素的唯物主義、樸素辯證法、樸素的生活經驗中間所感受到現象界“實有之水”的思辨。而且,至今的西方哲學或倫理學,也無法回答到底什麼是道德普遍原則?
摘自《論中國哲學辯證思維》南京出版社,2015;《老子的智慧之學》南京出版社,2015
-
8 # 使用者272428725
人類所說的大爆炸理論只能是大道存在與執行的一種演繹與證明,而不是大道的全部意義。道大,遠,返,道有多大,超過宇宙的宇宙;有多遠,不見來始,不見終了,意思是宇宙大爆炸有開始和終了的時候,而道沒有,以此理解道大就是所有宇宙存在的總空間(或是一種能量存在總空間),道返是說道的原則標準會呈現在我們身邊。所以上德就是藉助於天地宇宙有形世界的執行規律所給予的秩序原則、利他原則、協調萬物原則等等的啟示,而道本身是形而上的存在,我們無法知道其全部狀況,所以誰說道是如何如何的,就都會錯。“道可道,非常道。”。
道德經所說的第一章之後的部分,我們大家所說的部分都是為理解道或是為了應用道之原則的解說和演繹,是橋樑和紐帶。
所以道的德,就是大德,大德如天地一般,養育萬物,平等相待,不予索取。所以人類社會的上德或上德之人,都無法達到天地之德的高度,只能是不斷的學習,努力的接近而已。所以天地道的原則標準是玄德,是人類應該遵循的不二標準。
如果忘記或是拋棄了大德原則標準去刻意的提倡所謂的“仁、義、禮”等下德的原則標準,長此以往就有可能出現忘記大道大德原則標準的情況,就可能出現社會動亂,秩序失衡,就無法逐漸達到大同社會的狀態。
-
9 # 筆落驚鴻
要講德是什麼,必須先弄清道是什麼。道是不可言的,也言不出,老子開篇就說:道可道,非常道。能說出來的都不是常道,都是非道,相對道。所以稱為形而上學,但伊喜非要老子去描述道,於是冠絕古今的道德經,極其簡短的5000字,玄而又玄的描述了道,我們現人的解讀是,道法自然,即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看不見的手,通過無有的轉變,讓萬物生生不息。
而德,就是道的在人身上的體現,也叫人道。其實從道篇就可以看出,老子極其不想寫德篇,甚至在貶低德篇,但就如同佛法分上乘佛法,下乘佛法一樣,總要有指南知道人們修道,悟道,幾於道,於是德就誕生了。道德經第38章:故失道而後德,失德 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就是指出失道後,才需要講德,而對德的層級又進行了分類,依次為仁,義,禮。依次反推,我們要修道,就要先從最底層的禮做起,但更需明白有意的修道,皆是人為,落在了德上,就一直在人道上,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德之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願你我共勉。
-
10 # 家國怨
《道德經》探討系列之——什麼是德?
上篇,我對“道”進行了初步的定義,並指出《道德經》的中心思想,那就是:一切事、物都逃不脫生滅,從生到滅的過程中擺不脫矛盾。萬物的差別就是生滅時間的長短問題和矛盾的強弱問題。
有人說,恐怕不是這麼回事,《道德經》體現的思想有很多。沒錯,但那些都屬於外延思想了,它們都是建立在這個中心思想基礎之上的。
今天我們重點來探討什麼是“德”,當然特指老子《道德經》中的“德”。但又不可能脫離《道德經》出現之前和出現之後的德。
德,形成這個漢字以來,就是特指人為了到達目的地行走在正路上就是德,你如果從旁邊小路上或沒有路的地方到達目的地,就是出軌或者叫沒德。這是造這個字的本義吧?那麼老子在《道德經》裡邊強調的“德”是什麼呢?讓我們先回到老子的時代,當時人們對天體執行還知之甚少;先看大的方向,日月執行,勤而不輟;大地厚廣,承載萬物;水潤萬物,無聲無求。這些就是日、月、地、水錶現出來的主要特徵,是主流的,是有益於萬物的。當然他也存在令人不喜的情況,如:你的莊稼缺水時,太陽偏偏精神抖擻;明明可愛的生物,卻偏偏被水無情淹沒。這些對人來說是矛盾的,對他自身來說是他的品行。
因為這些表現是“道”的作用,如果他們逆“道”而行可能早就消失而不會長久了。《道德經》認為,日、月、地、水為“道”所生,且能長久,更使萬物能夠生生不息。他的種種表現是符合了“道”的要求的。所以說,他們的這些品行、主流特徵就是“有德”。《道德經》是提倡我們要順“道”而行,但“道”說不清、講不明,所以提出了人類要參照這些天體表現出來的“德”去做,才是人類生活的真諦。這就是《道德經》裡邊講的“德”。當然,現在我們很多人把天的德,稱作天道,並無不可,這是參照系不同而已。只是要弄清老子講的“道”和“德”,否則,以現在人類的道德去解讀老子的“道德”,難免不明就理,認為老子故弄玄虛!
簡單的歸納一下,“德”是什麼?“德”就是宇宙萬物生生不息而被人類觀測感知出來的品行。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德”是沒有好、壞之分的,如食物鏈中的殘忍(僅僅是作為人類看來殘忍),他也是“德”的表現。人類社會的道德因為加入了人類的主觀意識和《道德經》裡的“德”有一定的差別,但大意是一樣的,有引申之意,能不能出現重合要看我們人類自己了。
在《道德經》中,我們會發現一些矛盾,是因為後來人在註解中添加了個人意識。只有弄明白老子的“道”和“德”,你才能準確理解原文吧!例如:“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很多註解為,“失道而後有德,……”請問失去了道,你還會有德嗎?或者說,你失去了道的德是什麼樣的德呢?所以,我認為,應該註解為:失去了道,就會失去德;失去了德,就會失去仁……,“夫禮者”應為:沒有道德,失去仁義的“禮”才會如何、如何……。
回覆列表
我們都知道老子的《道德經》,分為“道經”和“德經”上下兩個部分,合起來稱之為《道德經》,也稱為《老子》。《道德經》主要論述“道”和“德”。其中“道”不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個體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同時也是世間萬物,宇宙的本原。總之,“道”作為道家思想的核心,是一個非常抽象的概念,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
那麼,“德”究竟是什麼呢?
當然,這裡的“德”並非儒家思想中的“仁義道德”,而是每個人應該具備的世界觀、方法論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如果說“道”反應了自然規律,那麼“德”就反應了一種社會法則。
老子在《道德經》第三十八章中,對“德”有過精彩的論述,他說:“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上德的人,對人有德而不自以為德,所以才有德。下德的人,對人一有德就自居其德,所以反而無德了。因為上德的人,與道同體,道是無所為而為,所以他也是無所為而為。而下德的人,有心為道,反而有許多地方卻做不到了。
上仁的人,雖然是為,卻是無所為而為;上義的人,儘管是為,卻是有所為而為;上禮的人,就更過分了,他自己先行禮,若得不到回答,便不惜伸出手臂來,引著人家強就於禮。由此看來,失去了道然後才有德,失去了德然後才有仁,失去了義然後才有禮。
可見,在老子的道家思想中,“上德”和“道之德”是一樣的,和我們通常理解的“仁義道德”是不一樣的,差別在哪裡呢?在於“有為”和“無為”。
老子認為,上德主張無所事事,一切順應自然,帶有明顯的“無為”特徵,可理解為因循自然的行為規範,有一種“無為”的特徵。而下德由上仁、上義及上禮組成,需要人實際去實行與推廣,帶有明顯的“有為”特徵,注重人為的行為規範。從這裡可以看出,在老子眼裡,孔子推行的仁義理智信只是人為教化的結果,沒有達致真正無為超脫的上德境界,所以貶之為下德。
莊子說“道不可致,德不可至。仁可為也,義可虧也,禮相偽也”。
真正的道,不能靠人給予,真正的德不能由外部而來。仁可以靠有所作為來達成,義可以靠有所作為來實踐,禮只是相互虛偽的來往。這和老子說的“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在講,道家的“德”和儒家的“仁義道德”是完全不一樣,甚至是完全相反的,一個是人為規定的“德”,一個是尊重自然的稟賦的“德”。
所以,儒家孔子所推崇的“德”在老子看來是屬於“下德”範疇,是屬於人為規範的領域,而老子認為,上德表現為無為,即不去考慮德與不德的問題,反而是最大的德。
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社會中,我們如何在世俗的社會中保持“上德”呢?莊子在這一篇《莊子·知北遊》中,給了我們一個智慧“外化而內不化”,通俗理解就是“隨外物變化,而內心保持不變”。這裡莊子通過顏淵和孔子的一段對話闡釋了這個道理。
顏淵問孔子說:“我曾聽先生說過:‘不要有所送,也不要有所迎。’請問先生,一個人應該如何生活在社會呢?”
孔子回答說:古時候的人,外表適應環境變化,但內心保持不變,現在的人,內心多變,而外表又不能適應環境的變化。隨應外物變化的人,必定內心持守不變而不離散遊移。對於變化與不變化都能安然聽任,安閒自得地跟外在環境相順應,必定會與外物一道變化而不有所偏移。
狶韋氏的苑囿,黃帝的果林,虞舜的宮室,商湯、周武王的房舍,都是他們養心任物的好地方。那些自稱君子的人,就連儒家、墨家之流,都以是非好壞來相互詆譭,何況一般人呢!聖人與外物相處卻不損傷外物。不傷害外物的人,外物也不會傷害他。正因為無所傷害,因而能夠與他人自然相送或相迎。不管是山林還是曠野,都能讓我們快樂;不管是喜去還是悲來,我們都能安然接受,不能阻擋。
孔子接著說“悲夫,世人直為物逆旅耳!夫知遇而不知所不遇,知能能而不能所不能。無知無能者,固人之所不免 也。夫務免乎人之所不免者,豈不亦悲哉!”
以上莊子通過孔子之口,來闡述了得道之人,在社會中的處世哲學,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外化而內不化”。我們要知道每個人的能力邊界,知所為,也知所不為,就像莊子說“知天之所為,知人之所為者,至矣”,就是說,每個人的能力是有邊界的,知道自己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這個很重要。我們無法避免所不能避免的,當然我們也無法做到不能做到的。
老子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也是這個道理。這其實也是道家思想,尊重每個人的自然稟賦的一種體現,所以莊子說“至言去言,至為去為。齊知之,所知則淺矣!”最好的言論是什麼也沒說,最好的行動是什麼也沒做。平凡人所知道的一切,實在是太淺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