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秦鐵鷹劍士
-
2 # 大相無形
朕統六國,天下歸一,築長城以鎮九州龍脈,衛我大秦,護我社稷。朕以始皇之名在此立誓:朕在,當守土開疆,掃平四夷,定我大秦萬世之基;朕亡,亦將身化龍魂,佑我華夏永世不衰。此誓,日月為證,天地共鑑,仙魔鬼神共聽之!
這是目前可考的史料記載原文,也是關於秦始皇本人對於自己陵寢最直接的一次表述。但奠定秦始皇和其陵寢歷史地位的並非僅靠這段話。
真正奠定其歷史地位的,是其一生的功績喝影響!
我們不難發現,秦始皇是個氣魄和格局都很宏大之人,其行事風格霸氣逼人、氣魄非凡,長城、馳道、直道、秦始皇陵、離宮別苑……等等一系工程,放在任何一個朝代都是無法實現的超級工程。一座陵寢,動用70餘萬人修建近40年!一座阿房宮竟“可納萬人、內豎五丈旗”還只是宮殿主體、沒有算上配屬的數百座配殿和偏殿!另據陝西曆經數年考古發現的一座秦咸陽城門竟寬達200餘米、主門洞近50米……這些,都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秦始皇心中規劃的華夏王國,遠比我們史料中要更為誇張、更為宏大。
也正是因為秦始皇一生的豐功偉績在整個中國古代史上無人可以比肩,才有千古一帝的讚譽。後人無人挖掘其陵寢,並非真的一個人都沒有,而是沒有官方、雄主或梟雄之類的政治勢力去主動挖掘!技術層面的難度固然是種客觀原因,更主要的是對秦始皇的一種敬重,因為他無論是作為帝王、還是做為男人,其取得的成就都非常人所能企及。
他對後世產生的影響一直持續到今天,他所建立的政治體制和格局、乃至華夏版圖之框架,後世所有帝王都在受其福廕!這便讓每個帝王在其面前都難比肩、更難奢望超越。“朕在,當守土開疆,掃平四夷,定……萬世之基;朕亡,亦將身化龍魂,佑我華夏永世不衰”,一位兩千多年前的人,喊出了後世所有帝王終其一生為之奮鬥的誓言和宏願,其生死報國的丹心鐵骨、錚錚誓言,只能讓更多的帝王自行慚愧!
因此,後世君王反而多是透過派人駐守和保護,來表達對這位君王的敬意和尊重。
直到毛澤東同志一句“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將千百年來一直壓迫在最底層的“人民”看做歷史的主體,也只有人民才能超越所有封建帝王、才能超越秦始皇!
千載之下,誰人可及?
您的關注就是我的動力
-
3 # 荒徑漫草
秦始皇確實說了一段話,但並非至今無人敢挖秦始皇陵。秦始皇說的話跟他的人一樣霸氣:朕統六國,天下歸一,築長城以鎮九州龍脈,衛我大秦,護我社稷。朕以始皇之名在此立誓:朕在,當守土開疆,掃平四夷,定我華夏永世不衰。此誓,日月為證,天地共鑑,仙魔鬼神共聽之!
秦始皇劇照,感謝原作者
相當的霸氣有沒有,或許秦皇朝未滅之時絕對無人敢人挖秦始皇陵,因為世人確實攝於秦始皇的威名,以及秦律之嚴酷。但自秦皇朝滅亡後,其威不再,六國後人中不乏痛恨秦始皇之人,前人已有伍子胥曾挖墳鞭屍報仇的先例,秦始皇陵也極有可能遇到這種情況。
只不過秦二世一生糊塗,但有一件事做得非常英明(對於修陵人是殘忍),那就是在秦始皇陵修好後,殺死了所有工匠於陵中,使得世人都不知皇陵入口在哪。項羽後來不但放火燒了阿房宮,而且以他之性格必然會發掘秦始皇陵。事實確實如此,他發動大軍尋找皇陵入口,但是放火燒完地面建築也沒有找到入口,只能作罷。
這麼多士兵守護著,不能亂來
《史記》中曾記載秦始皇陵機關重重,項羽也許也不敢冒然繼續再挖,軍隊始終是用來打仗的,一直在挖墳算咋回事?項羽之志不僅僅是報仇,他還要爭天下呢,因此估計他看到不好挖也就很快罷手了。
秦始皇說的那段話也確實有用,他把自己置於守護華夏龍脈之至高無上的地位。這樣一來後來王朝的皇帝在君權天授的思想下,誰不想自家天下萬萬年?自己挖自己龍脈算是不是傻,保護起來利用起來豈不是更好?
別動,朕護著的是華夏龍脈
作為普通出身的人傑劉邦果然精明睿智,他專門派了20戶人家為始皇守冢,一來求個心安,龍脈在漢家天下就在,二來也贏得百姓人心,以及相信龍脈這一說法,天下也容易快速進入平定期。
後來歷代王朝也一致照辦,這樣一來秦始皇陵也得到了保護,避免被挖掘。那麼在動亂年代呢,相信肯定有人打過主意。不過普通人沒那個能力,有點勢力的人害怕被天下人群起而攻之。畢竟那是華夏龍脈守護者靈魂安息之所在。
考古多是從保護性發掘出發,能保護原來樣子都是妥善保護,並非有古墓就挖。
回覆列表
秦始皇曰:朕統六國,天下歸一,築長城以鎮九州龍脈,衛我大秦,護我社稷。朕以始皇之名在此立誓:朕在,當守土開疆,掃平四夷,定我大秦萬世之基;朕亡,亦將身化龍魂,佑我華夏永世不衰。此誓,日月為證,天地共鑑,仙魔鬼神共聽之!因為秦皇陵是天下龍脈所在,華夏安危所繫,故無人敢挖秦皇陵。
秦皇陵建成以後,胡亥將所有工匠皆殺死於陵中,故無人知道皇陵入口。項羽劫掠咸陽城後,摧動數十萬大軍發掘歷代秦陵,秦始皇陵當然難以倖免,地面建築皆被摧毀,但苦於找不到入口,故沒有掘成秦皇陵。劉邦當了皇帝后,令二十戶人看護秦皇陵,這二十戶人世世代代皆守皇陵;後世皇帝依劉邦之例,皆派民戶看護秦皇陵,故秦皇陵很保護得很好。秦始皇雖然名聲不好,但畢竟功勞大大的有,且皇帝的名號為秦始皇所立,後世的皇帝自然不會動秦皇陵,以免自己遭到報應,皇帝不動秦皇陵且派人守之,百姓自然也不會去盜秦皇陵。
司馬遷曾寫道: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可見秦皇陵內部機關重重,去盜墓必然九死一生,除了強弓勁弩外,還有水銀之毒,進去的話必然難以生還。《盜墓筆記》裡的大盜那麼利害也沒有敢去盜秦皇陵,一方面是找不到入口,另一方面也是畏懼裡面的機關。曾有人說秦皇陵的建造得到了外星人的技術加持,凡人根本無法進入。六十年代郭沫若等人要求發掘秦皇陵,目的是為了先秦文獻,周總理高瞻遠矚地否決了這個提議,並說“十年內不開帝王墓”,並建議此事由後人去處理。作為後人,我認為秦皇陵當永不發掘,妥善保護古蹟比發掘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