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司州牧

    歷史的趣事非常多,下面我就簡單列舉幾個:

    一:諡號。在我們日常的形象中諡號一般都是人死後才會有的。但是有考證發現,在先周時周文王的諡號“文”有可能是在其生前就有的。

    諡號作為後人對前人生前所作所為的一種精煉的評價,早期(唐以前)具有很高很客觀的參考價值。如褒諡:文,武,宣等;平諡:哀,懷,愍等;惡諡:靈,厲,煬等

    唐朝及其以後,皇帝無論好壞其諡號不僅越來越長,而且開始變味兒,裡面充滿了各種溢美之詞。這或許有現實的考量:生而為君且死者為大,為子為臣於情於理不便多加批評。這也導致諡號逐漸喪失了它原本具有的價值。故此以後,後人稱某朝的某位皇帝多不再稱帝號(諡號)而改成廟號。

    二:年號。年號最早由漢武帝創造,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年號是“建元”,即公元前140年。

    年號由漢武帝首創並一直延續到中國封建王朝的結束可謂生命力頑強綿長。

    年號不僅便於臣子上書時紀年,往往還具有寄託皇帝願望的作用。所以,年號在某種程度上能反映皇帝統治時期的社會狀況。比如:漢武帝的“天漢”,就有天佑大漢的寓意。天漢是漢武帝統治晚期的年號,因為連年征戰長達數十年漢朝的經濟遭到巨大破壞,各地時有農民起義的發生對漢朝的統治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所以起此年號。

    再如東漢光武帝的“建武”,則有建立武功之意。那時的光武帝劉秀已經成功翦滅列強統一中國建立政權,所以以此年號來宣示自己的功績。相同的還有隋文帝的“開皇”等。

    最後再說一個唐昭宗的“乾寧”。乾即是天,唐昭宗在位時李唐王朝已經名存實亡,全國各地藩鎮割據征伐不休,所以昭宗用“乾寧”來表達他希望天下安寧的美好願望。

    當然中國歷史上有趣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一時半會兒也說不完,今天就先說到這裡吧

  • 2 # 妖鬼雜談錄

    竹林七賢鎮樓

    歷史上有意思的事情很多,但是老妖覺得最有意思的還是魏晉時期,因為所謂的魏晉名士放浪形骸,多有驚人之舉以及有趣的事情。

    1、司馬昭、陳泰等人與鍾會、鍾毓故意犯諱互相以父親名字調戲

    古人注重避家諱,所以在提到長輩的時候,不能直稱名字。《世說新語》中就記載了很多則故意犯諱的故事。

    1、司馬昭與鍾會

    比如司馬昭與陳泰(父親陳群)、陳騫(父親陳矯)同車,路過鍾會家的時候叫他出來一起坐車,結果鍾會出來後,幾人早就跑遠了。

    等到鍾會到了,司馬昭嘲笑“遙遙不至”。因為鍾會父親鍾繇同“遙”音,故意犯諱。而鍾會立馬回:矯然懿實,何必同群。

    意思是德行出眾的人何必走在一起,這一句話裡面有司馬昭父親名字中的“懿”,陳騫父親名字中“矯”字,陳泰父親名字中的“群”字。

    司馬昭又問:皋繇何如人?鍾會又回答:上不及堯、舜,下不逮周、孔,亦一時之懿士

    2、司馬師與鍾毓

    司馬師一次宴會時,陳泰與武陔(其父親武周)也在,三人一起嘲諷鍾毓。司馬師問鍾毓:皋繇何如人?

    鍾毓回答:古之懿士(司馬懿),然後又對陳泰與武陔說道:君子周(武周)而不比,群(陳群)而不黨

    針鋒相對的人不僅要撥出對方父祖的名字還要引用相對的古籍、典故等,遊戲程度果然高階。

    2、魏晉時期的地域黑

    習鑿齒與孫興公在桓溫那裡做客。桓溫對孫興公說可以跟習參軍一起談談。然後孫興公說了一句:蠢爾蠻荊,大邦為仇。(習鑿齒是荊州人,春秋時期屬於楚國)。

    意思是愚蠢的南方蠻夷,敢於大國為仇敵,孫興公借《詩經》中話嘲笑習鑿齒是蠻夷。

    而習鑿齒也接著對了一句:薄伐獫猶,至於太原。(孫興公是太原人)。

    意思是討伐匈奴,打到太原。也是諷刺孫興公是北方夷人。

    3、鳯與凡鳥

    嵇康的兄長嵇喜有才華,比較注重官場,不為清流所重。

    一次,呂安訪嵇康未遇,已經是大官嵇喜則客客氣氣地招呼他進屋坐,呂安不肯,在門上寫了一個很大的"鳯"字就走了。

    嵇喜心想鳳是吉祥之物,必定是稱讚自己不凡。但是嵇康看到告訴他這是在說他俗,是一隻凡鳥(鳥)。

    這個故事倒是讓人想起楊修與曹操的故事,不過楊修機靈刷過頭了。

  • 3 # 歷史小沙漏

    歷史上的有趣事太多了,我就簡單的說兩個歷史故事吧。

    一個是夏朝末期的人物后羿。這個人物我們最熟悉他的故事就是嫦娥奔月,后羿射掉了九個太陽。實際上歷史上的后羿期初並不是什麼大英雄。在夏朝末期,太康在位時,整天不務正業,拖家帶口的去森林裡打獵遊玩,經常幾個月都不回朝。后羿知道這件事情,就發動了政變,奪了他的位置。但是后羿就是一個武夫,上位後也是不幹正事,喜歡打獵,相信讒言不信忠誠勸諫。最後被手下奸臣寒浞設計殺死。后羿在位時候也沒有給百姓做過什麼好事,整天就知道出去打獵。但是寒浞這個人更差勁,上位後把人當活靶子射著玩,人們一對比覺得還是后羿好,畢竟他不殺人。於是,就開始把他傳成了神話故事,后羿射日的故事就這麼產生了。

    在說一個歷史故事,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管仲,這人政治軍事才能都是一流的。他輔佐齊桓公可是盡心盡力。可是他和齊桓公之間曾經有過一箭之仇,差點要了齊桓公的命。故事還要從齊桓公還是齊小白說起,那個時候,齊桓公正要趕回去做王位,他的兄弟也在往回趕,誰先回去了王位就會是誰的。而管仲當時是他兄弟那邊的一個謀臣,自然是要去阻擋齊桓公的,於是帶著十幾個人就去追殺齊桓公去了。管仲這個人了不起,不但是文才治國思想一套套的,而且箭法奇好,追上去一箭就射到了齊桓公的胸口,還好有東西擋住了。齊桓公裝死躲過一劫。最後齊桓公當上了王,要殺管仲,鮑叔牙求情,說此人才能非比尋常,可拜做丞相。齊桓公也正缺輔佐自己的人才,就這樣,管仲成了齊國的宰相。

    歷史其實是很有趣味的,並且也能讓我們從中明白許多道理。后羿的故事告訴後人,要親賢臣,遠小人。管仲齊桓公的故事告訴我們,人要大度,方能成大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關於美食的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