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為何美蘇英法還允許兩德統一?
5
回覆列表
  • 1 # 大秦鐵鷹劍士

    二戰後德國被蘇聯、英國、法國、美國四個國家瓜分了,連首都柏林都被一分為四;其中蘇佔區成立了民主德國(東德);美、英、法三國佔領區合併成立了聯邦德國(西德)。兩德能完成統一,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其一、蘇聯快解體了,無法控制東德了;其二、德華人民希望統一,兩德政府透過合談完成了統一程序;其三、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希望兩德統一,當然是東德併入西德,以此擴大德國的實力,進而增強北約的力量。

    1990年10月3日東德政府正式併入西德,兩德透過一份長達1100頁的統一合約完成統一;1949年9月西德政府成立,受美國等西方國家控制;同年10月東德政府成立,受蘇聯控制。兩德分裂41年後以和平的方式再次實現統一,這距德國1871年第一次統一過去了119年了,第一次統一是透過戰爭的方式實現的,第二次統一則是透過和平談判的方式進行的。兩德合併與德國民眾強裂的國家認同感,兩德政府的政治智慧分不開。

    1990年蘇聯發生顏色革命,不少加盟國開始紛紛獨立,蘇聯內政面臨崩潰,無暇顧及兩德統一。立陶宛於1990年3月11日率先宣佈獨立,其後俄羅斯於1990年6月12日宣佈獨立,1991年8月19日蘇聯暴發了政變,但此政變以鬧劇收場,蘇聯的解體不可避免。當此之時東德政府放棄執政權,東德五個州全部加入西德,德國實現了統一,蘇聯已經無法干涉德國統一,俄羅斯當時也沒有能力阻止德國統一,這是兩德能統一的關鍵國際環境。

    西德是美、英、法三國扶持起來的一個德國政權,它能兼併東德再次統一德國,其實就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勝利,因此美國是支援西德統一德國的。美國希望德國統一,這樣有利於經濟發展,有利於控制歐洲;英國希望歐洲大陸保持均勢,不能讓法國一家獨大,因此英國支援德國統一。法國在二戰中被德國亡國,全靠英美兩國的支援才能復國,因此說話沒有份量,美國與英國同意了,法國也只能同意!一個強大的德國有利於歐洲的經濟發展,有利於歐洲大陸的勢力均勻,更有利於美國控制歐洲壓制俄羅斯!

    最後不得不提的是兩德能統一,除了民族感情、國際環境外,東西兩德的經濟差異巨大也是統一的關鍵要素!如果東德政府有錢經濟好,那麼西德要統一東德還真得透過戰爭。西德在美國的扶持下經濟發展快,而東德在蘇聯的控制下經濟發展差,許多東德人都逃亡到西德。東德政府為了阻止東德人逃亡西德,於1963年8月建造了長度為155公里的柏林牆,此牆高約3至4米,人們能難逾越。柏林牆及其隔離區包括了水泥牆、鋼製拒馬、鐵絲圍攔、碉堡、警犬、埋有地雷的開闊草地、警報器、反車輛壕溝、探照燈等,最主要的還有軍隊駐守,想越牆而過多半會被當場槍殺!儘管如此,人們在東德生活不下去,1949年~1963年約有250萬東德人逃亡至西德。

  • 2 # 紅色海棠zcj

    民族統一的意願是超越意識形態的。美英法為了自己的利益,也為了瓦解歐洲社會主義陣營,沒有阻止德國的統一。蘇聯由於內外部各種矛盾,已無法顧及小兄弟了,也沒有阻止德國的統一。兩德於一九九0年統一。

  • 3 # 野史也是史

    兩德的統一是歷史大勢所趨,符合美蘇英法四國的國家利益。德國的統一打破了戰後在分割德國的基礎上建立的雅爾塔體系,結束了40多年來美蘇兩大陣營在歐洲的分治的時代,此後歐洲出現了美、德、蘇三國鼎立的局面。

    東西兩德最終統一的原因

    兩德統一的根本原因是由東西德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所導致。1945年二戰結束後,美蘇英法四國將德國分割佔領。冷戰開始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與蘇聯形成對立的兩大政治集團。次年,美英佔領區合併,並與法國佔領區一起發行新的貨幣。1949年,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和德意志民族共和國(東德)分別成立。

    兩德成立後,西德經濟發展明顯好於東德,此時出現了東德居民逃往西德的現象,而西德政府實施了眾多吸引東德人民的政策,進一步加劇了東德人民外逃的趨勢。逃往西德的人中,大部分是受過高階教育的技術人員,這直接影響到了東德經濟的發展。東德為阻止人民外逃,在1961年修建了著名的“柏林牆”,同時在邊界拉起鐵絲網。

    1989年,東德受到波蘭和匈牙利政局變化的影響,再次出現了公民逃往西德的現象。同年,匈牙利與奧地利邊界上的鐵絲網被拆除。東德與匈牙利、波蘭同屬蘇聯陣營的華沙組織的國家,奧匈兩個邊界的開放,使得東德人民繞道奧匈兩國到達西德更為便利。到1989年底,東德外逃人數已達到4.3萬人。

    在10月東德40週年國慶慶典上,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呼籲東德儘快實施改革。東德人民在戈爾巴喬夫的鼓勵下,組織了大規模的遊行示威,要求政府進行改革。在急劇惡化的局勢下,東德統一社會黨內部產生分歧,書記昂納克宣佈辭去黨內外職務,克倫茨當選書記,試圖緩解緊張局勢,但示威遊行更甚。

    面對強大壓力,東德於11月宣佈開放邊境,公民可透過旅遊簽證由邊檢站出國。兩天之內處境人數達到50萬,由於柏林牆的限制,導致出關太慢,人民開始拆除柏林牆。動盪的局勢使得東德政府也發生鉅變,隨後東德組成聯合政府。12月,東德議會決定實行多黨制。鑑於目前的形勢,西德開啟了統一之門,西德總理科爾提出統一十點計劃,被東德政府拒絕,但贊同建立兩國之間的聯邦。

    美蘇英法四國對德國統一態度

    1990年,東德部長會議主席莫德羅訪問蘇聯,戈爾巴喬夫表示支援德國統一。隨後,莫德羅表示兩德統一問題可以提上議事日程,同時,科爾也為統一問題在美蘇英法四國之間奔波。他與美蘇兩國制定了德國統一的“二加四方案”。

    兩國在完成內部統一問題後,兩德與美蘇英法四國外長先後在柏林和巴黎舉行會談,商討德國統一的外部阻力。美蘇英法四國之間最大的障礙就是,德國是否留在北約,蘇聯從自身利益出發,反對德國留在北約。但在西方答應經濟援助的要求下,蘇聯同意德國留在北約,統一問題水到渠成。

    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國正式加入聯邦德國,被分割45年的德國終於統一。統一後的德國國民生產總值僅次於美日,擺脫了戰敗國的地位,對歐洲和國際事務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雞翹腿怎麼做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