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福州禪武

    內家拳中的“意”是大腦意識。

    傳統的“意”非常難用一個精確的具體的事物描述,我用現代的訓練學去套著解釋,是我自己的觀點。

    一、念動訓練(intentional training)一譯“意向訓練”。是心理訓練方法的一種。主要運用頭腦中已有的動作表象進行技術動作練習,但不限於腦內動作表象的回憶,還包括視覺化和情緒狀態等。由運動觀念而引起的運動反應,是透過對運動的想象或回憶來實現的。透過想象或回憶某種運動動作,引起神經肌肉的相應變化,從而起到訓練的作用,就叫做念動訓練。

    蘇聯生理學家K.M.貝科夫在研究中發現,運動員在頭腦裡出現賽跑的表象時,他的左腿和右腿四頭肌的生物電流就發生變化;小提琴家在頭腦裡出現演奏的表象時,左手和右手肌肉的生物電流以及腦皮層運動中樞的生物電流也都發生明顯的改變。這說明,運動表象本身都帶有不顯著的運動反應。運動表象在腦皮層中的興奮會引起運動衝動,這是產生念動動作的生理基礎。可以說,念動動作是一種條件反射性的反應。體育運動的發展,促進了念動動作機制的研究,念動動作在運動員的訓練中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近年來,中國心理學家運用運動表象調節外顯動作對運動員進行心理訓練,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尤其是對於一些高水平的賽事幾天內,幾小時內,運動即要儲存體能,又要進行相應的技術訓練,這種方法是有效的。或是一些技術進入一個瓶頸,修改動作的方法之一。

    二、神經調節功能的改善、

    Ⅰ、發動參與活動的肌纖維數量增加。

    Ⅱ、改善主動肌和協同肌、對立肌、支援肌(固定肌)的相應諧和關係,對立肌放鬆才能是影響力氣的重要要素。

    Ⅲ、大腦皮質神經過程的強度和靈敏性的改善能增鼎力量

    根據現代的力量訓練理論力氣大小有四個要素;

    ①肌肉生理橫斷面積、

    ②神經調節功能的改善、

    ④肌纖維的組成。

    內家拳意念訓練顯然符合②神經調節功能的改善。例如,如果一個人非常想成功一件事,他的精神更加集中,做事的效率也就更快更精確。或者,我們面前站個美女,也能刺激我們做更好,或是你要跑到五樓,我放一條狗要咬你,你也會跑很快。這種情況下,人的體態沒有改變,改變就是人的心理,內泌系統。

    三、內家拳意識和中醫有關。

    “氣一元論"氣的學說屬於中國古代哲學範疇,其核心思想是用一元論來認識世界。中國古代哲學關於氣的學說,滲透並融入中醫學理論體系,深刻地影響著中醫學的形成和發展。同時,由於氣的學說在中醫藥學領域的廣泛應用,也促進了中國古代哲學相關理論的發展。傳統武術很多理論來源於中醫、哲學、宗教。例如,經絡,經絡學是在世界醫學中,唯一由中國發明的獨特學說,它在防病治病方式上,不是依靠藥物,而是以調理經絡之氣來起到作用。

  • 2 # 上庠

    內家拳中的意,有著豐富的內涵,下面我簡要談一談,與同好交流。

    剛開始練拳,內家拳的意可以簡單理解:就是集中注意力,精神集中。練拳就好好練拳不要想別的事情,無論站樁走架,都要用心去做。注意力集中,拳越練越精神,心不在焉,則會越練越沒勁兒,功夫也很難長進。

    有了一定的拳術基礎之後,內家拳的意,就要上升為“技擊意識”,所謂“練時無人當有人”,一進一退,都像與人纏鬥一般。老一輩的講法是:猶如三尺之內,被毒蛇猛獸環繞,要與之爭生存。這樣去練拳,才能拳不空發,精神抖擻,長期才能出“狠”勁兒。

    再往裡深入,有些動作細節需要藉助意來幫助練習。比如站樁,有一定功力後,可以想象頭頂上天,而腳則往地下伸展,有足踏黃泉的意思。再者,比如拳術中進步,提腿輕靈,但落腳要穩,怎麼才能穩呢,要想象落腳“如踩毒物”,就是你邁步出去,落腳彷彿踩在毒蛇上,可以很輕,但得踩住,不能讓它跑了…這樣去練,久而久之,有落地生根,輕靈沉穩之妙。

    再往裡深入,拳術的意,就是本能了。功夫到這一步,無論練拳還是技擊,也不用刻意去想什麼,自自然然去做就行了,別人拳打來,你只是一個抬手,身體已經欺到他面前,其中奧妙,非淺嘗者可知。

    總之,內家拳的意是幫助形的鍛鍊,練拳應以形正為主,從一拳一腿的打磨入手,切不可捨本逐末,形正氣自順,形到意也就到了!

  • 3 # 小天使FB

    內家拳的意到底指的是什麼?是大腦意思嗎?

    是的。是大腦神經系統發出的一系列各種指今,讓執行者用平時鍛練的技巧,技法,完美的執行它。用現代科技來詮釋(意),其實它就大資料平臺(大腦),各分支平臺數據(眼,手,身,法,步)。大資料平臺接囗與各分支平臺接囗對接。這就是傳統武術,意念與形體上的完美的融合,產生不同的技擊技巧,技擊能力,和超強的爆發能力。

    傳統武術,都講究意念用在各種拳法,功力上的應用。不論內家拳,外家拳,還是南拳北腿。內家拳的太極,八卦,形意,都講究以意練氣,以意練形,以意練神。這三種意念上的修練,可以讓修練者,面對各種力量,技巧的挑戰。外家拳的各種南拳,沉橋大馬,喝聲發力,威猛剛勁,少林五形八法拳,八極拳的迅猛發力。它也就是外家拳在意念下,刻苦鍛練筯,骨,皮下得出的超強功力和發勁能力,以及抗擊打能力。

    意念指導下的內家拳的修練,外家拳的鍛練。其實都有一個共同點,都是一個共用的修練方法,用意。用現代醫學觀念詮釋它。它就是一種用意念指揮,鍛練呼吸的強化訓練方法。以意練氣,就是佐證。鍛練呼吸,讓膈肌下降的空間増大。氧氣的大量吸進,加上閉氣的介入支援,呼氣時大量的廢氣撥出,產生巨大的能量勁力,加上平時修練時的技擊技巧。意念,身體,立體二維空間下的雙向融入,才能產生力量上的強大勁力。這就是傳統武術意念的正解,意念,也是多元化的中華傳統武術文化的精典精華。內練一囗氣,外練筯,骨,皮。內家,外家都是一家。內外兼修,所有傳統武術名家都是這樣修練,所以他們才能名楊四海,成為大家。你同意嗎?歡迎點評。

  • 4 # 小太極猴劉永明

    不識陰陽,不練太極。陰在內,陽在外;陰在下,陽在上。從上理推出日是太極圖,一在內屬陰,口在外屬陽。意字是太極,日在內屬陰,立心在外屬陽。一是意的內日的內中,屬陰中之陰,是最重要概念。甲骨文中的”一”從能從羽,可推出一是龍鳳合一心。意字心在下屬陰,是基礎是條件。

  • 5 # 梁錦成

    練拳中的意可以指氣內氣,如氣到手指上基本上氣不到,怎樣氣到手指呢?那可用意來說明,意到手指(可理解為氣到手指),一切都通了。大腦只要反覆熟練動作要領,練好了意到那氣也到那,練拳時還有方法,必須梢節領勁,才能意到氣到,指(意)那裡就打那裡的功犬。

  • 6 # 閉關道長

    就是氣功狀態, 我講的大腦皮層與低階中樞的分離狀態。很多動作可以是自動的,就是神經反射。你平常練的動作,記憶到了大腦皮層,出招時是自動的。為了增加這個記憶區,李小龍用的是快動作,太極用的是慢動作,可以擴大這個記憶區。真正打起來是沒有時間去思考的。所以很多人打完後,怎麼打的全忘了。因為你出手時,並沒有經過正常的大腦存取程式,而是條件反射這個短路途徑。我在前面文章裡解釋過氣功狀態,大家可以看一下。

  • 7 # 形意無名

    忽然看見這個問題,有點小小體悟,簡答一下個人理解,勿嫌簡陋。

    所謂意,本義是心志,願望的意思,在拳術中則另有含義。個人以為,傳統武術中的意,指的是統領,以心智與心神,約束與引領肢體動作,使動作規範,形與神和諧統一,達到內外和諧一體的功效。

    意的第二個含義,是假借,放大,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就是一句拳諺:“遇敵好似火燒身”。遇敵真的如是火燒身嗎?當然不是!這就是一種假借,如火燒身一般的抽撤,在行動及反映上上就會迅捷許多,達到實博情況下所需要的狀態。

    心意有十大真形,形意有十二形,那麼老祖宗選擇這些動物作為效仿的物件,有什麼時候具體的意義呢?比如我們練習虎形,是模仿老虎的動作嗎?當然不是!我們需要體認的是虎的威猛,迅捷與氣勢,使虎的這種特性透過意的引導訓練,達到形神合一的效果,這樣一種模仿與假借,可以使學者迅速的掌握需要體認的狀態,達到心神合一的效果。

  • 8 # 拈花微笑184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內家拳之所以叫做內家拳,就是內家拳有一個核心東西叫做用意不用力,也就是要把意練成功夫,有了意的功夫,打出的拳就會有巨大的威力。而要讓意產生功夫,絕不僅僅簡單是一個精神集中,心神跟著拳架走,全心全意都在拳架上,因為這麼練的最後還都是拳架子,很少練出了內家拳的功夫,還是打不了人上不了戰場,不如外家之蠻力管用。

    內家功夫實際上就是聚意和用意。而核心是聚意,正如劉奇蘭所說:固住神意不使散亂,則可天下無敵。聚意也很簡單,就是想著頭手腳聚於遠方(極處也可,就是不能在身上)一點,可以理解為頭手腳甚至整個身體聚於遠方呈槍尖(這是形意脫槍為拳的真實含義),什麼時候感覺頭手腳甚至整個身體確實到了遠方相聚,初步的聚意功夫則成,此時意的功夫才是真的,此時用意才會產生威力,你才能夠用意不用力。

    內家拳其實真的很簡單,後人把他弄的雲山霧罩。

    有一段話大家可以認真琢磨一下:

    入化本是集中意,無形無象莫猜疑。棚捋擠按皆非似,真得化勁萬歸一。

    不要去練什麼招式,天下招式無窮無盡,不僅學不過來,而且學了也沒什麼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外媒爆料莫德里奇逼宮佛爺,要求放他去國米,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