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梅梅的娛樂觀

    影片《霸王別姬》講述了段曉樓、程蝶衣、菊仙三位主人公的同性戀和異性戀之間的矛盾,透過他們命運的轉折和和情感的糾葛,描述那個時代華人對人的生存狀態及人性的思考與領悟,時代的轉換與人物命運的轉折緊密相聯,社會性與民族性緊密相聯,信仰與現實緊密相聯。程蝶衣從小依賴師兄段曉樓,這種依賴逐漸演變為一種同性間的愛情,但是段小樓對待他感情的態度卻顯得冷漠和模糊。而段曉樓和菊仙的異性戀,也是菊仙更為明顯。段曉樓始終是一個模糊的狀態,也許是因為懼怕,這種懼怕在文革期間表現得尤為明顯。最後這種三人間的矛盾還是以生命的終結畫上了悲劇性的色彩。影片展現的悲歡離合,跨度為民國到文革以後。

    程蝶衣其人

    “一輩子就是一輩子,差一年,差一個月,差一個時辰,差一秒都不是一輩子。說一輩子,差一分、一秒、一天、一年都不是一輩子”。

    “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程蝶衣是一個被妓女不得不拋棄的孩子,這為其的一生定下了一個大基調,他的人生是別人強迫他的同時他自己也在勉強自己的人生。年少的他曾多少次不自量力地試圖反抗,然而縱然以生命為代價也無法改變。命運總是給了他左一個白眼,右一個耳光。在被太監猥褻之前,他的性別意識始終都是堅定的,他是男兒郎,不是女嬌娥。程蝶衣是一個單純和理想化的人,這樣的性格在盛世可能如魚得水,但在那個動盪的年代顯得尤為可笑。程蝶衣也是一個“不瘋魔不成活”的人,可世事多舛,不是您付出多少就能得到多少,時也命也,自古以來都從不欺人。程蝶衣對段曉樓的愛可歌可泣,但不被世俗所理解,甚至於不被段曉樓所理解,所以最後只能是個悲劇。

    程蝶衣其人相比我們現在的好多人都敢於表達喜愛和憎惡,我們現在的人可能是顧忌和顧慮太多,總感覺活在別人的陰影下,被條條框框所束縛,不得自由,然人活一世,求個痛快而已,可以委曲求全,但不能愛恨不分。

    段曉樓其人

    段曉樓少年時意氣風發,天不怕地不怕,像楚霸王一樣快意人生,這也奠定了程蝶衣對他的傾慕一發不可收拾。段曉樓的命運與項羽的命運似有相似,在優柔寡斷中徘徊掙扎,他的性格決定他在歷史的演變中後知後覺,如果沒有菊仙的出現,或許他早就被時代的車輪輾壓過去了。他的性格也註定了他以後的所作所為。抗戰時期,他嘴上說要愛國不為日本人唱戲,但自己被抓起來後還是依靠程蝶衣犧牲自己去救他出來。文革時期,他為了隨波逐流的活下去,求自保違心的說不喜歡菊仙,最後不僅否定了自己一生的事業,還將妻子和師弟程蝶衣統統出賣、揭發。

    段曉樓其人不過徒有其表,內心是一個軟弱到懦弱的人。這一點到與我們現在的一部分人很是相似,為利益無所不用其極,為上位使盡各種手段,卑躬屈膝,點頭哈腰,自己折斷自己的脊樑骨,還沾沾自喜,引以為傲。可身而為人,總要做點人事的。

    菊仙其人

    菊仙花滿樓頭牌妓女特殊身份決定她是一個永遠現實的人,她為段曉樓所救成了段曉樓的女人,所以她處處現實地維護著段曉樓。菊仙用現實告訴其他人,風塵女子不是不能愛人,不是不能被愛。可能菊仙對段曉樓的愛比不過程蝶衣,但這並不矛盾,因為性別不同,對愛的付出與執著程度肯定會有所差別。因段曉樓是程蝶衣的夢中人,段曉樓同樣也是菊仙的夢中人,無奈最後自己竟是被自己的夢中人扒光了偽裝出現在眾目睽睽之下,所以在與程蝶衣告別後她選擇了懸樑自盡。

    菊仙是一個能讓我們現在人學習的角色。無論以前從事什麼職業,那都是被生活所迫,一旦情由所起,必生死相依。我們現在人往往都做不到這一點,被一點現實黃白之物迷惑就能置同床共枕之人於不管不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都拋之腦後,與菊仙其人差之遠已!

    影片《霸王別姬》,程蝶衣、菊仙所作所為讓人大感佩服之餘深思所行不免悲從中來。程曉樓則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 2 # 百家悅讀者

    殘忍?

    那恰恰是過去那個時代政治文化環境下的產物,在我們看來確實殘忍,但是在古人眼中卻是極為正常的一件事情。

  • 3 # 穿棉背心的新青年

    我看了不下十遍《霸王別姬》,看一遍落一次淚。作為從那個時代過來的人來說,這真的是一個沉痛的話題!不是人殘忍,是當時特殊的時代背景導致很多年輕人的思想扭曲了!在大時代背景下,人都是渺小的!

    那個時代就是由一出出的悲劇組成的,自然《霸王別姬》只能是悲劇,也只不過是時代的縮影。

    戲班裡的人把程蝶衣變成了虞姬,把男兒郎變成了女嬌娥,但是卻沒有人對他負責,他從小就被人灌輸了這樣根深蒂固的思想,長大後他早已分不清自己是程蝶衣還是女嬌娥,師兄是段小樓還是楚霸王。這是那個特殊時代背景裡很無奈的一個縮影。

    段小樓是假霸王,而程蝶衣變成了真虞姬!

    《霸王別姬》故事跨度很大,從清末民初講到新中國成立之後,跨度廣,但敘事不拖沓,一個多餘的場景都沒有。戲班,苦練,前清總管,寥寥幾幕就勾畫出一個行將就木的封建王朝的苟延殘喘;二人成角,風光無兩,但身邊也有虎狼環伺,各懷鬼胎,對映民國經濟文化開始繁榮,但帝國主義的殖民侵略之心愈發顯露;

    程蝶衣放浪形骸,染了大煙癮,戒了卻倒了嗓子,臺下一堆“老總”卻沒有發火,反而鼓起了掌並唱起軍歌,讓人看到了人民解放和建立新中國的希望;

    建國後,大家追求新文化,戲曲也要改革,段小樓選擇服從,程蝶衣卻堅持藝術操守,不過他所堅持的東西后來被認為是落後腐朽的“毒瘤”,他所堅持的大於天的戲連同內心的理智與良知一同被打碎,在狂熱的人群中被批判與踐踏;

    最後,一切重回正軌,但他已不是當年意氣風發的程蝶衣,可他似乎在精神上又迴歸了當年那個“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的懵懂倔強的小豆子,一個圓終於畫成,他也選擇在排練的舞臺上像虞姬一樣揮劍自刎,了此一生。他,他們,是時代的見證者,其隕落也意味著一個時代的終結。

  • 4 # 回想歷史長河

    霸王自刎烏江不是古代的殘忍,他是中華民族古代特有的信仰,我認為他不是虛榮而死,而是他與官兵情投手足共同患難的大義精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是慢性鉛中毒?醫院能查出來嗎?怎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