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兔子蠻蠻

    早產兒視網膜病變是一種能導致嬰幼兒失明的嚴重疾病,多發生在孕周少於37周或出生體重低於2500克的新生兒。早產兒視網膜病變在早產兒中發病率15%~30%,盲童中有1/3為本病所致。它與嬰兒的孕周、出生時體重密切相關,孕31周以前出生的嬰兒,40%有發生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的危險,越是不成熟,發病率越高,病情也越嚴重。一般體重1500克以下的早產兒,發病率在30%至50%之間,體重越輕發病率越高,體重在750克以下發病率高達90%,1000克至1200克,發生率為45%左右。儘管近年來在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的診斷和治療上有了一些進展,但在世界範圍內仍然是導致嬰幼兒視力損傷和失明的主要原因。隨著中國早產低出生體重兒治療需求和生存率的不斷提高,早產兒視網膜病變這種原來很少見到的疾病的發生率及嚴重程度在逐步上升。預防和治療早產兒視網膜病變已成為提高早產、低出生體重兒生活質量的重要問題。

    人眼視網膜血管的發育是隨著胎齡的增加而逐漸成熟的。正常情況下,在妊娠15~16周(3~4個月)時為適應視網膜代謝的需要,視網膜的血管系統開始由中心向周邊發育,24~28周時(6~7個月)血管發育迅速,至36周時(9個月)鼻側血管已發育到位,40周(10個月)出生時全部血管發育完成。

    由於早產兒出生時許多器官尚未發育完全,尤其是肺組織功能不健全,導致呼吸窘迫,腦缺氧等,危及生命,因而常常需要在出生後給予氧氣吸入以保證生命組織對氧的需要。早產兒由於提前出生,視網膜血管尚未發育完全,還未到達視網膜的周邊,出生後繼續發育。正在向前發育的血管前端組織對氧非常敏感,若此階段的早產兒因全身情況不穩定需要吸入氧,高濃度的氧可使發育中的血管前端組織閉鎖,停止發育,此時周邊視網膜血管未發育到位的區域仍為無血管區,在吸氧期間該區視網膜透過相鄰組織高濃度氧的彌散可獲得代謝需要的氧,而當早產兒全身情況穩定不需要吸入氧氣後,該區視網膜就處於一個相對缺氧狀態,在已有的全身其他因素的影響下,如氧飽和度波動,維生素E缺乏,早產兒紫紺、物理呼吸、心室出血、抽搐、缺血缺氧性腦病、膿血癥、宮內缺血、貧血、主動脈未閉、肺透明膜病等,相對缺氧的視網膜產生血管內皮生長因子來刺激新生的血管生成從而補償缺氧。而新生的血管是不健全的血管,易破裂出血,誘發增生,牽拉視網膜引起視網膜脫離,嚴重者可致失明,眼球萎縮,此即為早產兒視網膜病變。

    發生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的患兒一般均有出生後在溫箱內吸氧史。視網膜病變常常發生在高濃度給氧後迅速停止的組織相對缺氧期。即使是正常使用氧氣,由於早產兒常常同時伴隨肺呼吸功能障礙、酸鹼中毒、肺炎、缺血缺氧性腦病等,會使患兒機體處於代謝紊亂和相對缺氧狀態,因而也不能排除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的危險。吸氧的早產兒不一定都會發生早產兒視網膜病變,而無吸氧史者,亦可因胎兒血紅蛋白(fetal hemoglobi)氧飽和度的急驟上升、胎兒氧分壓(fetal PO2)轉入新生兒氧分壓(neonatal PO2)時的急驟變化等導致本病。此外,母體貧血及多胎兒等,亦為本病發病的原因之一。因此,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發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本原因是早產、低體重、視網膜血管發育不成熟。因此,早產兒一定要及時到眼科接受眼底檢查,及時發現和治療早產兒視網膜病變,避免視力嚴重喪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去世的人,和在世的人,還有墓碑的署名,怎麼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