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小的小烏龜
-
2 # 可楠的雜貨鋪
大年三十晚上,首先熱熱鬧鬧,賊豐盛的吃個年夜飯,吃餃子,和我老爸喝兩杯。然後開啟電視機,看春晚,擺上瓜子花生糖果之類的小零食。但是,春晚只是副專案!看到想看的才會看一眼,其他時間都是在搓麻將!沒錯,這是那一天最最最必需的專案了。除了搓麻將,還有就是家庭微信群裡搶紅包,互相語音或者影片拜年了。最後就是快到十二點出去點旺火,轉旺火,接著就是放炮仗!然後年三十這一天就美滿度過啦!
-
3 # 郝希波1
做幾個家人喜歡吃的下酒菜,喝著小酒,與父母家人,一塊看電視,交流交流這一年的心得體會,說說笑笑,不知不覺就到了12點了,吃完餃子,放完鞭炮,就迎來新年,相互拜年祝福祝福,就要休息了啊
-
4 # 絲瓜君的問候
大年三十的晚上,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除夕。
關於除夕,有一個美麗的故事,也就是年獸在除夕這一天回來吞噬牲畜,傷害人民,古時人們發現了對抗年獸的方法,因此在除夕家家戶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燭火通明、守更待歲。
隨著科技有的發達,人們不需要連夜守著蠟燭和爆竹,有一些風俗淡化了,而另一些傳承下來,也增加了新的習俗。
比如說,觀看春節聯歡晚會,在觀看春節聯歡晚會的時候,我們家通常還會準備祭拜的東西。
祭拜的東西通常有一隻完整的豬頭、一條大肥魚、一把香、一沓表,會在凌晨12點的時候停止觀看春晚,去廟裡祭拜。
這個過程比較久,因為大部分的人都會選擇在這個點祭拜,祭拜的時候,各家的祭拜品也不一樣,有在外地做生意的,祭拜品就比較豐盛一些,也會帶著爆竹去燃放,隨著保護環境的意識增強,大部分家庭現在很少燃放爆竹。
祭拜回來之後,就是對屋子、院子進行最後的掃尾、收拾,確保在初一這一天醒來,各處亮亮堂堂。
隨後,孩子們就早早睡了,大人可能還會熬一會,一般也就在夜裡2點睡了。
家裡沒有徹夜通宵的習慣,所以不會熬太久。
在除夕夜裡,還會提醒小孩子們一些事情不能做,比如說不可以動剪刀、初一不可以把水倒出去,只能倒在準備好的桶裡。
提醒一些事情要做,明天上午回去哪些本家拜年,如何稱呼人家、多說些吉利話,磕頭的時候順序等等好多。
-
5 # 夢10180447
三十晚上和整個春節對我來說我都一字"累"。因為我的工作原因,三十夜吃了年夜飯後就馬上上班,其餘往後一個月只有洗澡時才在家。我是不管什麼時候想起春節都怕,感覺沒有時間陪陪家人,很慚愧的。
回覆列表
在人們的傳統意識中,
真正的過年是從年三十開始。
這一天人們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圓飯。
你是不是已經忙著在家置辦年貨
坐等明年的到來 ~
守歲(除夕夜守歲也是一項流傳久遠的習俗,傳說守歲是為了防止一種獨角獸的侵害,而這種獨角獸最怕火光、紅色和聲響,所以人們就在除夕夜穿紅衣、點紅燈、貼紅紙、放煙花炮竹,焚香祈禱,徹夜不眠,也就有了“守歲”習俗。在這個晚上,無論大人抑或是小孩,都要說吉祥話,不可說晦氣話、髒話和不敬之語。因此,歡歡喜喜、和和氣氣、團團圓圓,是除夕夜的最大主題。)
貼春聯(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屬於楹聯的一種,是一種獨特的文學形式。在大年三十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於門上,以增加節日的喜慶氣氛,也預示著來年的好兆頭。在家門前掛上紅彤彤的燈籠,意味著益壽延年,香火不斷。)
包餃子(吃餃子,也成為家家戶戶在年三十必做的事情之一了。早早地起來包餃子,在眾多的餃子中只包上幾隻帶有花生或其他果仁的,甚至一枚小小的錢幣,誰吃到了這樣的餃子就預示著在新的一年裡會交好運,有吉祥之意。)
壓歲錢(小輩要給長輩叩頭拜年祝長輩長壽、大福、大順,長輩要給小輩紅包,即“壓歲錢”,壓歲錢寓意“壓歲祈福”。其寄予了長輩對少兒們成長的美好祝福。)
燃爆竹(大年三十晚飯前和跨年的那一刻就會響起“隆隆”的鞭炮聲,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
團圓飯(熱熱鬧鬧的除夕怎麼能少了年夜飯呢!沒有什麼比一家人聚在一起高高興興地吃一頓團圓飯更讓人幸福的啦!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超熱鬧,好開森,好歡喜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