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樂同學1216
-
2 # 文ddd
我們去認識和評價歷史人物應該客觀公正,拋開所謂的偏見或者崇拜,結合史實以及人物的所作所為來綜合評價。勾踐這個為後人所熟知的名字,他本人真實性格又是怎樣的呢?人的性格必然有優點和缺點。勾踐的優點恐怕就是他最為人津津樂道的‘’苦心人天不負,三千越甲可吞吳‘’,勾踐的隱忍表現用一個成語“臥薪嚐膽”可以充分體現出來,一個被打敗苟且活著的人,從來沒有放棄希望,刻苦努力,隱忍不發,誓死強國復仇的人,這樣的意志力和行動力,又能是幾個常人能做到的呢?勾踐身上這些堅韌的品質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然而勾踐最大的缺點其實也是很多統治者都會所犯下的錯,鳥盡弓藏,殘忍自私,在他的身上都體現出了帝王的薄涼和天性。勾踐對於在困難時一直幫助他輔佐他,並沒有報答,反而是加以迫害,勾踐的自私忘恩負義,縱觀史實並沒有冤枉他。
1、不懼怕失敗與屈辱,敢於拼搏。(臥薪嚐膽)
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派兵攻打越國,但被越國擊敗,闔閭也傷重身亡。兩年後闔閭的兒子夫差率兵擊敗越國,越王勾踐被押送到吳國做奴隸,勾踐忍辱負重伺候吳王三年後,夫差才對他消除戒心並把他送回越國。其實勾踐並沒有放棄復仇之心,他表面上對吳王服從,但暗中訓練精兵,強政勵治並等待時機反擊吳國。艱苦能鍛鍊意志,安逸反而會消磨意志。勾踐害怕自己會貪圖眼前的安逸,消磨報仇雪恥的意志,所以他為自己安排艱苦的生活環境。他晚上睡覺不用褥,只鋪些薪(柴草),又在屋裡掛了一隻苦膽,他不時會嚐嚐苦膽的味道,為的就是不忘過去的恥辱。勾踐為鼓勵民眾,和王后與人民一起參與勞動,在越人同心協力之下使越國強大起來,並最終找準時機,滅掉了吳國。
2、外寬內忌,可共患難,不可共富貴。(兔死狗烹)
越國能夠滅掉吳國,范蠡和文種是最大的功臣。勾踐在滅掉吳國後,因範、文二人功勞卓著,便要拜范蠡為上將軍,文種為丞相。但是范蠡不僅不接受封賞,還執意要離國遠去。他不顧勾踐的再三挽留,離開越國,隱居齊國。范蠡離開後,還惦記著好友文種,於是就派人悄悄送了一封信給文種,在信上告訴他:。勾踐心胸狹窄,只可與他共患難,不能與他共富貴。你要記住:“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但是,文種不相信越王會加害自己,堅持不肯走,果然在文種當丞相不久,勾踐就給他送來當年夫差叫伍子胥自殺時用的那把劍,同時帶了這麼一句話:先生教給寡人七種滅吳的辦法,寡人只用了三種,就把吳國給滅了,還剩下四種沒有用,就請先生帶給先王吧。文種一看,就明白了,後悔當初沒有聽范蠡的話,無奈之下只好舉劍自殺了。
-
3 # 白色婚紗去
勾踐--能忍人之所不能忍,放在生活中是個比較有城府,比較陰險的人,也許這樣的人更能成大事,並使用美人計,我總覺得使用美人計的人都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人,也就是什麼事情他都能做的出來,他興復越國後,大殺功臣就是個例子,這點又和劉邦比較像了。
總之,勾踐這種忍性是成大事具備的
-
4 # 石間撿史
應該這樣評價勾踐的:能屈、能伸、心機男。真正把“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句話的真諦演繹得淋漓盡致。
1、 能屈
在吳國做人質的那段時間,扮豬吃老虎,求生存。為了生存不惜“嘗糞問疾”。
勾踐是中國春秋五霸之一,但是讓我們現代人都熟知他的主要原因,一個是放在博物館裡的那把勾踐劍,另一個就是《臥薪嚐膽》的典故了。
勾踐的越國是春秋時期中國南方比較弱小的諸侯國,和他毗鄰的吳國實力強大,在一次又一次的諸侯國戰爭中,越國被吳國滅國。勾踐被吳國俘虜並押解到吳國的首都,一開始,吳國的大臣都勸吳王夫差殺掉勾踐,可是吳王卻饒了越王勾踐一命,並從越國撤軍。勾踐心甘情願去往吳國為人質,他和妻子及范蠡在吳國作奴僕,勾踐天天給吳王餵馬,洗馬,晚上住進石屋,臥在柴草上,每餐飯只吃很粗劣的食物。吳王夫差每次出門,勾踐都負責牽馬,甚至充當馬凳,說白了就是個馬伕。就這樣幹了兩年,連吳王都認為勾踐是真的歸順自己了。後來勾踐恐吳王對自己還有懷疑,有一回趁夫差生病臥床不起,他與范蠡合謀一出“問疾嘗糞”的戲碼,直接把吳王感動的一塌糊塗,徹底地對勾踐放心了。後來等吳王病好了,就把勾踐等人都放回越國了。
2、能伸
被釋放回國後,為了告誡自己不要忘了在吳國那段忍辱負重的經歷,強迫自己每日嘗膽。
勾踐透過大力發展農業生產力與提升軍隊戰鬥力的措施使越國富國強兵,又透過獎勵老百姓生育在短時間內積聚了人口,擴充了軍力。從而具備伐吳的實力。公元前478年,勾踐率領大軍攻打吳國,打了幾年吳國漸漸失敗了。終於在公元前473年,越軍攻入吳國都城,吳國滅亡。
3、心機男
大家想想,吳國被滅國實在是自己作的,吳王在一開始戰勝了就應該果斷地殺了勾踐,但是仁慈了一把的吳王自己都沒有想到,自己的這一個錯誤決定日後葬送了整個國家。勾踐,他既是個心機男,又是個臭流氓,老謀深算。想了很多招,演了很多戲,讓吳王信任他,繼而放鬆警惕。
當他取得對吳作戰的勝利後,他卻開始殺功臣。
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不能不說,這樣的小人最終總能成就大事的。
回覆列表
越王勾踐(約前520年―前465年),姒姓,名勾踐,又名鳩淺、菼執。是春秋時期最後一位霸主。
吳王夫差在伍子胥的幫助下打敗了越軍,勾踐被吳軍圍困於會稽,被迫向夫差求和。前往吳國為奴三年,期間受盡屈辱後來,吳王夫差釋放了勾踐,讓他回到了越國國都會稽。勾踐在坐臥的地方吊了個苦膽,夜裡躺在柴草上,面對苦膽。每天吃飯時都嚐嚐苦膽。提醒自己:不能忘了在吳國的苦難和恥辱經歷!就這樣勾踐發奮要一雪前恥,在范蠡、文種的輔佐下經過十年的發展,終於在公元前473年打敗夫差,滅掉了吳國。成為春秋五霸的最後一位霸主。
清代文學家蒲松齡的這副對聯就是對其最好的評價。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