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範談教育

    傷害學生的事件有很多,無論是家庭、社會、學校都有可能對孩子造成傷害。

    如果傷害來源於學校,那麼我認為加強學校的師資隊伍的素質是很必要的,學校的相關制度應該完善;如果傷害是來自學校的學生,那麼我覺得這個時候就不僅僅是讓他們自己解決了,家長和學校必須介入;如果傷害是來源於社會,那麼法律無疑是最好的武器,家長要讓孩子懂法,用法律來保護自己;如果傷害是來源於家庭,那麼家庭成員就要找出自己的問題,凡事能商量的就商量,商量不了的就想辦法商量。

    除此之外,我覺得法律相關部門,還是應該對相關的法條更加的完善,多少的校園欺凌因為“未成年”的保護傘而結束。

    最後我想說的是,每個人應該尊重別人的生命,尊重別人的人格,充滿正能量。

  • 2 # 桃源之外

    首先,外人對學校學生的傷害是社會問題不是教育的問題,應對的措施不是學校該做什麼,而是社會該做什麼。社會上有這樣一些人,當他在社會中受到不公平的傷害後,想到的不是去反抗傷害他的人,而是對更為弱小的群體實施報復,於是學生傷害案頻發。社會犯的病給學校亂開藥,豈能有效?愚以為切實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一個真正民主自由法制平等的社會,才會疏導民怨,消彌戾氣,才會大大減少傷童事件的發生。其次,學校採取相應的應急措施,增強安全意識,擴大安全的預貝性,增強安保措施是當前環境下的無奈之舉。淺見,不喜勿噴。

  • 3 # 生活微評

    傷害學生的事件很多,不知道題主指的是哪一型別的。今天我回答一下“如何預防校園欺凌事件傷害學生”吧。

    最近校園欺凌事件一件件的爆光,其傷害程度一次比一次嚴重,讓人觸目驚心。但施害者往往不滿14週歲而免於刑事追責......

    一面是施害者的逍遙法外,一面是被害者痛苦掙扎,還有施害者和被害者家長承受各種痛苦和壓力;當事學校、老師面對各種追責和輿論壓力......

    那麼,我們該如何減少和預防這此類事件的發生呢?我覺得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也許能標本兼治:

    1、首先要對家長進行再教育:中國有句古話:“上樑不正下樑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老師,也是最好的老師。對孩子的影響不言而喻。有很多在學校施暴的學生,都源於家長不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有的甚至是家長本身有一定的權利或有一定的社會優勢,在生活中作威作福且不折不扣的把這種作風傳給孩子。讓自己的孩子在社會中只能“佔便宜”不能“吃虧”。現在有很多家長都是隻怕自己的孩子受委曲,但不管維持公正的方式。有就親耳聽見過家長教孩子:“別人罵你,你就給我打回來!”。家長的如此教育引導下,沒有校園欺凌才怪呢。

    2、要敢於給孩子“立規距”:現在很多家長都愛孩子到了溺愛的程度,從小到大,從來沒有樹立過規則意識,不斷的放縱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就為所俗為,沒有半點兒敬畏。家長要從小給孩子樹立規則意識,要明確告知孩子哪些事應該做,哪些事絕對不能碰。嚴加管制並講清楚做了這些事會有什麼後果,其後果有多嚴重!要讓孩子從小知敬畏!

    3、強化學校的主體責任:學校是教育的主陣地,現在有很多老師在學校,對權貴的孩子聽之任之,不敢管。當權貴的孩子和普通家庭的孩子產生矛盾時,公然拉偏架,給整個學校風氣帶來極壞的影響,也為日益嚴重的校園欺凌事件填下巨大隱患甚至是導火索。所以,必須加強學校的主體責任,學校一旦出現這種事件,第一追責的就是當事班主任和學校校長、德育工作主要負責人等。

    4、學校加強德育工作:學校要時時刻刻抓緊思想品德教育。學校最重要的不是學習文化知識,而是思想品德。一個品德敗壞的人,學的文化知識越多,對社會越是個禍害。我記得我們從小學四年級開始,一直到初中上完,每天至少一節思想品德課。也正是這種軍事化的思想品德教育,我的就學生涯中從未見過打架、鬥毆的事。我們的同學,無論成績好與差,從小就樹立了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

    5、學校出臺嚴厲處罰措施:以上種種,也算是“防”的範疇。但對於已經發生的校園欺凌事件,對施暴者沒有懲戒也不利於久“防”!所以,學校應該依法出臺相關的處罰措施,嚴懲施暴者!

    6、加快立法、健全法制,及時修訂《未成年人保護法》,讓該類事件從法制層面有更好的防範。現在的孩子生長髮育比上一代提前很多,大部分在12歲就已經開始青春發育,14歲已經跟成人一樣高大威猛。如果還將未滿14週歲為負刑責作為法律依據且沒有任何強制管治措施,那很可能難以完成保護未成年的目的。現在社會上專門有人僱傭未滿14週歲的少年犯罪的也不在少數。還有,有的孩子在學校受到了欺凌,學校和相關部門處理得不合理,讓受欺凌的學生和家長不滿意以後,很有可能再僱傭未滿14歲的少年對施暴者進行報復,這樣就形成了惡性迴圈。所以,健全法制、從法制層面防治才是根本,也迫在眉睫!

  • 4 # 北風377

    對於惡性凌霸事件,除了必要的經濟賠償外,還行納入個人誠信檔案。同時,構成故意傷害的,即使未成年人不能判刑,也應該在幾年內禁止其接受義務教育,公立學校不再接受此類學生。

  • 5 # 手機使用者10326156915

    這個問題面廣。如果來自學校家庭上下的路上,這問題不大,要安全意識,要做好防範工作,路上尊守交通規則,要觀察路況而行駛。最怕的就是報復社會行為傷害學生,防不勝防,和瘋狗一樣,不知道什麼竄出來咬人。要想防範報復社會行為傷害學生,難度相當大,有社會問題也有家庭問題個人問題,社會問題很難解決,一切向錢看,貧富差距大,社會分配不公,家庭生活困難,造成人的思想壓力大,接受不了現實,容易做出極端行為,有的是個人貪圖享樂,德道敗壞報復社會。

  • 6 # 閱世濾心

    一是國家管理層面,嚴格落實婦女兒童權益保護法;二是司法體制實踐層面,同樣的罪行,只要傷害物件是未成年兒童的,罪加一等,從重加重處罰;三是社會層面,除加大犯罪成本外,強化‘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普遍認知,同時也要加強對於兒童的規矩意識教育和應變能力提升,有效減少因兒童自身過激言行招致傷害的機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魚缸裡的清道夫需要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