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鄧州天涯

    清朝前身"後金"初年,國君(即"大汗")、貝勒的女兒(有時也包括一般未嫁之婦女)均稱"格格",無定製。例如,清太祖努爾哈赤的長女稱"東果格格",次女稱"嫩哲格格"。

    清太宗皇太極繼位後,於崇德元年(一六三六年),始仿明制,皇帝女兒開始稱為"公主",並規定皇后(即中宮)所生之女稱"固倫公主",妃子所生之女及皇后的養女,稱"和碩公主"。"格格"遂專指王公貴胄之女的專稱。例如,皇太極的次女馬喀塔(孝端文皇后所生)初封固倫長公主,後改為"永寧長公主",復改為"溫莊長公主"。由此可見,現在影視劇中把皇帝之女稱作"格格"是不準確的(如,"還珠格格"、"十八格格"......)。順治十七年(一六六0年)始把"格格"分為五等,即:

    一、親王之女,稱為"和碩格格",漢名為"郡主";

    二、世子及郡王之女,稱為"多羅格格",漢名為"縣主";

    三、多羅貝勒之女,亦稱為"多羅格格",漢名為"郡君";

    四、貝子之女,稱為"固山格格",漢名"縣君";

    五、鎮國公、輔國公之女,稱"格格",漢名"鄉君";

    此外,"公"以下之女,俱稱"宗女"。"格格"之稱一直沿用至清末民初之際,才漸漸終止。例如清高宗(乾隆帝弘曆)一生共生了十個女兒,其中有五人因早歿沒有加封,另外五個女兒,加封為公主。即第三女(孝賢純皇后生),封固倫和敬公主;第四女(純惠皇貴妃蘇氏生)封和碩嘉公主;第七女(孝儀純皇后生),封固倫和靜公主;第九女(孝儀純皇后生),封和碩和恪公主;第十女(妃汪氏生),封固倫和孝公主。她是個例外,因為她是在乾隆六十五歲時生的,是乾隆帝最鍾愛的女兒,後下嫁給和的長子豐紳殷德。她本應封為和碩公主。但乾隆破例把他封為"固倫公主"。此外,乾隆帝還收養了其弟弘晝的一個女兒,後來加封為和碩和婉公主。

    從以上事例來看,清朝從皇太極開始就已經不把皇帝的女兒稱作"格格"了,一般均稱為"公主"。 但公主的家人也可以在不是很正式的場合叫她“格格”,這是按照她的排行來叫的,如“大格格”、“十格格”等。

  • 2 # 神悅創

    題主應當是說清朝的事,清以前親王爺的女兒叫郡主,其它王爺的女兒要看皇帝給的封號了。

    既然說格格,我們就談清朝的事,早年清軍入關八年以前,皇太極即位之初就已位把皇帝的女兒稱為公主了,當時規定:皇后的女兒稱固倫公主,妃子女兒稱和碩公主。到了順治末年更將八旗貴族女兒的稱號作了明確的劃分:

    親王之女:和碩格格(漢稱郡主)

    世子及郡王之女:多羅格格(漢稱縣主)

    多羅貝勒之女:多羅格格(漢稱郡君)

    貝子之女:固山格格(漢稱縣君)

    鎮國公及輔國公之女:格格(漢稱鄉君)

    所以只有親王之女才是郡主而其它的不是,除非皇帝另封。

  • 3 # 小南史

    看過《琅琊榜》和《還珠格格》電視劇的都應該知道郡主和格格都是皇天貴胄,具體怎麼區分,歷史上是怎麼來的,又有什麼區別呢?

    (一)東漢及魏晉時期

    郡主最早是郡公主的縮寫,這個稱呼最早開始與東漢。在東漢的時候,一般皇帝的女兒都封為縣公主,只有少數的分為郡公主。

    縣公主、郡公主,對應的公主封地的大小,是一縣還是一郡,相當於一郡。在東漢時期看,郡公主明顯是級別最高的公主,而且很少有公主封為郡公主。

    與郡公主對應的是郡王,在東漢時大部分的封王都是郡王,沒有郡王、縣王的區別。到了魏晉時期,特別是司馬炎大封同姓王,將王的級別定義為大、次、下,對應的食邑多少的不同。以郡為國,邑二萬戶為大國,邑萬戶為次國,五千戶為小國。最高等級的是郡王。當時受封的王爺中,有一個最特別的就是司馬懿的三弟司馬孚,從輩分上說事晉武帝司馬炎的爺爺,所封的爵位是安平郡王,超越了體制所限,食邑戶數為4萬戶。

    郡公主、郡王在東漢、西晉是對應的都是郡縣制中的郡,以此來確定采邑的大小。郡是高等級的行政區域,對應的也都是最高等級的公主和王。

    (二)郡主第一次出現

    郡主一詞,最早出現在南北朝時期南朝宋,在劉義慶組織編寫的《世說新語-賢媛》中,有這麼一句““ 桓宣武 (指桓溫)平蜀 ,以李勢妹為妾”。在宋之後的梁,劉孝標註引南朝宋虞通之《妒記》:”溫平蜀,以李勢女為妾。郡主兇妒,不即知之,後知,乃拔刀往李所,因欲斫之。”

    這麼七繞八繞第一次出現了郡主,這裡的郡主指的是南康郡公主,是晉明帝司馬紹之女司馬興男。郡公主第一次縮寫成了郡主。沒想到從此以後,大家不知道郡公主,只知道郡主。

    這個事件的發生,同時帶出了一個詞語“我見猶憐”,形容女子的嫻雅可愛,令人望而生憐。故事的梗概大致是,桓溫的老南康婆郡主兇悍嫉妒,在桓溫納一個李姓小妾之後,提刀要去殺了這個李氏,但看到李氏後心生憐意,說我看了她都可憐,更何況桓溫那個老傢伙。

    (三)歷代郡主所代指的人物

    東漢、魏晉南北朝、隋朝時期,郡公主大多數都指的是皇帝的女兒,而且在史書裡一般都不縮寫為郡主。

    郡主稱為特定的封號一直要到唐朝,封為郡主的人是皇太子的女兒。這個時期一般皇帝的女兒都叫公主,比如唐高祖的平陽公主,唐太宗的襄城公主等等。

    北宋時期,郡主才成為一般王爺女兒的封號,而在與北宋同時期的遼,郡主是皇帝庶出女兒的封號,然後再加封為公主。元朝無郡主的封號。明朝沿用了北宋的制度,親王的女兒稱為郡主。清朝和明類似,和碩親王的女兒稱為郡主,也稱“和碩格格”。

    (四)清朝格格與之對應漢家說法

    一、親王之女,稱為"和碩格格",漢名為"郡主"

    二、世子及郡王之女,稱為"多羅格格",漢名為"縣主"

    三、多羅貝勒之女,亦稱為"多羅格格",漢名為"郡君"

    四、貝子之女,稱為"固山格格",漢名"縣君"

    五、鎮國公、輔國公之女,稱"格格",漢名"鄉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心眼兒的人,怎麼能讓他變得心胸開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