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Jack准將
-
2 # 違律者
如果沒有鴉片戰爭,哪怕清朝滅亡了,也還是會有一個新的封建專制王朝出來,而且有很大可能還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漢文化在近一千年時間裡已經有走進死衚衕的跡象了,幾千年文明程序所帶來的制度文化道德上鎖鏈太多太沉重了,以至於對時局變遷的把控能力反而不及文化落後地區的民族。這些少數民族沒有太多的歷史包袱,制肘少,靈活性強,有斡旋能力,能夠輕裝前行,大刀斬亂麻,反而可以做出一番偉業。近一千年間,華夏大地上就有兩個大統一的少數民族政權與四個國祚超百年的少數民族為皇帝的區域性帝國“遼、西夏、金、大理”,像首都北京,近一千時間裡倒是有近七百年是處於外夷統治之下,這就很說明問題了。中國這個文明古國如果依舊在原來越走越窄的泥濘道路上前行,很有可能會步印度這種文明古國的後塵,就是高度文明發展管理制度下對人民的馴化,從文化、歷史、道德、宗教…方方面面壓制住人民,種姓制度根生蒂固,以至於形成了一個很適合異族統治的溫床,任何異族打過去都不會遭到激烈反抗,反而會有大量本土地方勢力配合異族統治。最典型的就是印度。而中國已經有這方面的傾向了,遼金時期漢族士大夫了就找到了“化夷”的潮流,大量原本固執於華夷之辨情緒的漢族士大夫們紛紛為異族效力,典型代表比如山東曲阜的孔家,至聖先師的後人帶頭投降異族,對於這種投降異族的說辭反而還冠冕堂皇,譬如“教化四夷,化夷為夏”。從金滅北宋,元滅南宋…這些歷史程序開始,中國在“印度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近,元朝按照民族分類在政治生活上給予等級不同的待遇儼然就是印度種姓制度的雛形,明朝的出現暫時打斷了這種歷史程序,給中國爭取到了寶貴的兩百多年時間,然後清軍入關又重新開始了該歷史程序,旗漢不通婚、設定柳條邊、圈地令、八旗鐵桿莊稼、包衣阿哈…如果漢族如同古代印度人一樣逆來順受,種姓制度是很有可能又初具雛形。清朝前中期,朝堂上幾乎沒有權力很大的漢族重臣,即使是漢族卻已經是漢八旗的,是旗人跟皇帝才是一家的,比如范文程、吳三桂、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左夢庚、年羹堯…漢人身份沒有入旗的也就張廷玉、劉墉、紀曉嵐…這麼區區幾個有名的。而鴉片戰爭的爆發,英國這輛精緻小巧的工業跑車把中國這輛運了太多歷史包袱的笨重卡車撞出了原來的歷史道路,讓車上原本渾渾噩噩的華人意外看到了不同以往的道路…那是一條更寬廣的道路,於是這輛笨重的卡車開始一點一點駛離了原來泥濘的道路,向那寬闊的高速路靠攏,眼界越發寬闊,看到了一條條全新的道路。卡車上各種沒用的歷史包袱被丟棄,同時也被不少小車搶劫,卡車上的人時不時爭鬥搶方向盤…鴉片戰爭的出現,讓中國走上了一條完全不同以往的道路,也給了中國一個更有衝勁的目標,不再像過去封建王朝一樣,沒有餓死人就敢說盛世。
-
3 # 三十歷史
我們都知道,清朝的滅亡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但是清朝的滅亡並不是自己突然就土崩瓦解了,而是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清朝在晚期已經是處在風雨飄搖之中,無論後來有沒有發生鴉片戰爭,都會被其他的新崛起的勢力所取代,但是要是沒有鴉片戰爭,清朝的門戶沒有被開啟,那麼就還是處在那個封建專制極強的封閉社會下,也許清朝還能夠多統治中國幾十年,這是完全有可能的。
首先,雖然清政府晚期政治腐敗,思想落後,但是其政體還在,國力雖然大不如前,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只要沒有外力的強烈撼動,是不容易倒塌的,或是說不會那麼迅速地瓦解掉吧!清朝的晚期軍隊渙散,武器裝備落後,但是對國內的小暴動來說,也是能夠壓制下來。但要是突然面對西方先進的大炮和火槍,肯定是招架不住的。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如果落後於世界平均水平了,那麼遲早是要被侵略的。
接下來說一下社會矛盾,確實在晚晴時期,社會矛盾日益凸顯,專制制度越強,社會矛盾就會越激化。但是隻要沒有外力介入,中國的封建思想已經統治了華人兩千年,不是那麼容易被推翻的,華人的思想在沒有被喚醒之前,也將一直處在被鉗制階段,只要國家能夠不過分盤剝和壓榨,就不會造成大規模的起義,所以說清朝在沒有鴉片戰爭的外界侵擾,確實還能繼續統治下去,而至於還能存在多久,就要看具體的執政方式和統治者的能力了。
回覆列表
鴉片戰爭以前,中國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國家主權全部有清政府管轄,鴉片戰爭之後,就開啟了喪權辱國的一系列條約,清政府成為受到帝國主義侵略的歷史。
迴歸主題,如果沒有鴉片戰爭,我估計清政府應該還有50年到100年的存在時間,就像《三國演義》一樣,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為什麼?我覺得有幾下原因:
1.首要的就是民族之間的不平等待遇,過去不像現在一樣,滿漢一家,都是中華民族的一員,過去是滿漢有別,雖然經歷過幾代清朝君主的改革,可是這種狀況對於滿人根本就起不了任何作用,因為民族意識已經刻畫到滿人骨子裡的本身,還有就是作為人本身的奴性和作為漢族人的高傲,出現了兩大極端,民族矛盾一直都在激烈碰撞,就像劇中《康熙王朝》康熙說的那句話:“漢人總覺得自己低人一等,覺得漢人不如滿人,因為統治者是滿人,朕就應該封漢人一個比滿人還大的官,漢人的心才會平衡。”雖然是電視劇,但是說的也有道理嘛!這就導致民族之間矛盾尖銳,尤其是中國南方,反清復明的起義運動常常發生,而對於統治者從來不會思考爆發起義的原因,只會用武力鎮壓,導致階級矛盾日益嚴重,
2.清朝的貪腐程度可算是數一數二的,就拿皇帝吃雞蛋這回事,1個普通的雞蛋經過幾手倒騰,就變成了幾兩銀子1個。更別說別的事情了,簡直就不敢相信,貪汙腐敗程度嚴重,大家都懂得。
3.官民分家,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百姓出現民生問題,當官的不聞不問,結果老百姓鬧事了,當官的只會武力鎮壓,老百姓敢怒不敢言。
我覺得這些都是作為清朝統治內部的矛盾,導致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問題也日益加重,直到不可控的地步。
我覺得這些都是清朝內部的隱患,如果有說的什麼不對的地方,上邊所說的只代表我的一家之言,如果有說的不對的地方,我積極改正學習。